摘 要:教师回归育人初心,安安静静地教书,踏踏实实地育人,找回教师职业幸福感,寻找教师应当有的神圣、高贵姿态。文章从纯粹教育教师生态的角度探讨青年教师的培养,即:文化关怀,点燃教师教育之激情;专业素养,确保教师专业之底气;人文关怀,关注教师人格之尊严;制度关怀,树立教师廉洁之正气。回到教育原点,遵循教育本质规律,建构课堂纯粹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质量,建立一个良性合理、高效规范的教育生态系统,重新确立教育的崇高与神圣。不仅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纯粹教育;教育生态;青年教师
随着教育改革和新的农村教育政策的推行,学校管理越来越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幸福指数的提高。本人在农村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感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远远不及城市教师,精神状态要压抑得多,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及城市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一度出现人心浮动、严重外流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变化和职业竞争的日益激化,这种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农村青年教师队伍表面上的这种相当稳定,很大程度上是以农村青年教师心理需要的压抑和自我意识的萎缩为代价的。如何改变青年教师的现状呢?我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做些理性思考与探究。
一、文化关怀,点燃教师教育之激情
一位名校长曾经说过,“教育是科学,懂教育的人应该是严谨、有序、宽容的人;教育是事业,懂教育的人应该是广博、大度、心智高远的人;教育是艺术,懂教育的人应该是智慧、灵动、激情的人。”教师可以用这段意义深远的话来衡量自己是否是一个纯粹教育人的标准。青年教师应以此为尺度来衡量自己,但是他们刚从大学毕业,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知识、新思想较多,独立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较浓。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赏识。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层给予文化关怀,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和服务对象,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壮烈情怀,就会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学校的荣辱兴衰联系起来,心甘情愿、心情舒畅地为学校出谋划策,为学校的兴旺而努力工作。
二、专业素养,确保教师专业之底气
每个新教师走上讲台时,心里都有一个很明确但很宽广的目标,那就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个目标是对的,但是还不够明确,他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个层次,弄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要朝什么具体方向发展。有的人班级管理能力较强,就朝着“优秀班主任”的目标迈进;有的人文字功底好,写作水平可以发挥在撰写教育教学的反思和论文上,朝着“教科新秀”甚至“教科能手”的方向发展;有的人在课堂上展现的风采不错,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很强,那就从这方面着手,努力发展,争取上课上出特色,把课推广到学校以外,基本功的扎实会很快让新晋教师成为 “教坛新秀”甚至是“教坛能手”。总是,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目标会越来越清晰。对青年教师而言,专业素养的培养很重要。学校要想方设法让教师走出去开开眼界,或把专家请进来加强校本培训,帮助青年教师自我充电、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校领导要搭建各种各样的专业平台,让教师有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扶着、拉着、推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从而形成一个铺路子—架梯子—压担子—搭台子—树牌子—造林子的培養链,督促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湖南省邵东县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具体是这样做的:首先是上好“汇报课”,从备考到课堂结构设计,从课改理念的运用到课堂气氛,从教师的基本素养到课堂效率等方面做好指导,而且通过多次反复磨炼,让他们慢慢地“站稳讲台”;其次通过“师徒结对”,请学校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一帮一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再次是“压担子”,尽量让青年教师站在实验班、高三讲台上,把他们“逼”出来;最后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给他们一个平台,逐步推出讲坛新秀。教师专业的成长,也是他们一种职业的满足,更是一种职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的升华。
三、人文关怀,关注教师人格之尊严
人本主义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自我实现使个体产生深刻的幸福感。而人的自我实现在于潜能的发挥。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纯粹教育提倡回归初心,即帮助人改善人的自知,发现、挖掘自身潜能和价值。对于农村青年教师来说,心理压力确实很大,精神疲倦也常常光顾,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一是通过工会、团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他们心中的不快在活动中得以释放,同时还能展示青年教师除教学以外的其他能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二是学校领导走访,了解青年教师的情感等方面的需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与帮助;三是通过搭建一些平台,如让青年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的名师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得到锻炼,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通过以上一些办法,一方面让爱播撒在校园,另一方面也能留住青年教师,让他们安心工作,稳定下来。这也正体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即心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和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制度关怀,树立教师廉洁之正气
“纯粹”有两种含义:①不掺杂其他成分的;无掺和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②真正体现了事物的本质的。
“纯粹教育”也就有两重含义。其一,教育管理者、从教者、受教者回归教育初心,告别浮躁和功利,安静育人,安心教书,安乐成长。其二,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源。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中说过:“‘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教育乃教人化人之举,以培养“真人”为旨归,自然应当坚守一颗纯粹的“真心”。
要引领广大教育人回归并坚守教育原点。就必须剔除引起教育问题、促使教育方向发生偏离的因素。系统论的负反馈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反馈理论认为,抑制或减弱最初引起系统变化的那个成分,将导致整个趋势的变化,促进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导致教育生态失衡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教育系统自身需要对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子——“功利主义”做出反馈,以求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因此,教育“去功利化”便成了调节教育生态平衡的关键。一位年轻教师曾这样说过,做纯粹教育,要守得住清苦,要让教育有温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固然很重要,但也更需要制度的规范与管理。青年教师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受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加强制度的管理,以树廉洁自律之正气。比如,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学校通过制定《教学五项常规月考评方案》《学校教职工奖罚条例》《学校超课时工资方案》《教师职评与考核方案》等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做纯粹之教师,教纯粹之书,坚守教书育人之初心,告别浮躁和功利,安乐成长,安心教书,安静育人,遵循教育本质和规律,怀纯粹之心,让纯粹教育之光熠熠生辉。
总之,我们反复讨论,几经斟酌,立足长年以来的办学成果,针对教育领域的问题,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严峻挑战,顺应各方要求,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2013年8月,邵东县教育系统提出了与功利主义教育相对的 “纯粹教育”。回到教育原点,遵循教育本质规律,务实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建构课堂纯粹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青少年拥有幸福而完整的学习生活,建立一个良性合理、高效规范、欣欣向荣的教育生态系统,重新确立教育的崇高与神圣。引导教育生态不断改良与社会风尚不断向好,教育生态和社会生态协同进化,不仅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基础教育对社会的担当。
参考文献:
[1]周磊.老师应回归纯粹的教育[N].湖北日报,2018-10-18.
[2]吴永军.教育需要纯粹的精神气质[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
[3]刘秒杞,王小英论教育知识的真理观——基于从“纯粹理性”向“合理性”嬗变的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4]赵婀娜.中考少加分,教育更纯粹[N].人民日报,2016-06-30.
[5]刘效仁.官员EMBA退学潮,让教育回归纯粹[N].湖北日报,2014-09-16.
[6]曹春华.做一个纯粹的教师[J].江苏教育研究,2006(11).
[7]陈中,郭丽君.中国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8]张京涛.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才智,2010(2).
[9]克雷明,蒋晓.教育生态学的趋向[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1).
[10]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作者简介:申东升(1966—),男,湖南邵东人,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湖南省邵东县第四中学教学副校长,研究方向:高中学科创造性思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