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逐渐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信息技术进入教育的过程中,微课因其流线型、高效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结合微课程的特点,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较高的品位;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1-015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46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逐渐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微课教学已然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作为一种新课程理念下所流行起来的新型教育形式,微课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形式,它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重新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课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的调整让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微课程是一种较之于传统课堂的完全不同的新型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它是信息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教育不断改革进步的见证者。在外行人来看,微课是一种视频教学,但这个视频并不同于学生在教室里观看电影,而是科任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精心制作的高效课堂教学视频。它只演奏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但它所包含的精炼的知识才是本质,通过观看这样的视频,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内容过于宽泛,学生不能有效掌握
微课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中具体的一个知识点,突出难点的本质。微课程制作要突出重难点,内容要简洁明了。事实上,很多教师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是由于在具体选择的时候为了面面俱到而导致内容过于宽泛,不能有效发挥微课教学的效果,也不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导致了在使用微课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二)认识片面,没有高效发挥微课作用
微课教学热使得很多教师盲目跟风,试图尝试在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但是很多教师实际上压根不知道何为微课,更不要说認真研习过关于微课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还未建构出一套新型的有效规范且被广泛承认的微课教学体系,很多教师误认为微课教学就是简单的视频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多大改观的倒置现象。
(三)过度依赖,忽视传统教学
过于追求微教学时髦性,完全否定和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似乎显得多余,加之许多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因为没有教师的观点,经常在学习微课时,课堂纪律分散。
(一)做好微课程的引导工作
做一个微课程指导视频,让学生看一眼整个课程的重点和过程,让学生在课文开始前就能大致了解学习内容,大大提高了内容和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小鹰学飞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小鹰介绍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老鹰的形状,在最短的时间内,如何捕食和老鹰改变颜色,看完这个视频以后,学生将会非常容易理解他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而微课程视频教学的使用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二)运用微课程创造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教学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直观视频,并可以观看。通过将文本转化为可以直观感受的学习场景,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看到人物的性格。这样在上课的时候会更方便,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习到他们的好品质。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他们的语言素养,促进语言学习的高效。
(三)利用微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复习
使用精简的微课程,学生可以看到相关的微视频,节约了长时间的复习时间,帮助学生快速巩固和记住他们的知识。同时,在学生在复习阶段,语言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短视频回顾所学知识内容,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也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例如,高年级的学生将很快面临入学考试。在考前的复习阶段,如果学生忘记了语文教材的某些知识点,可以利用微课复习巩固,简单高效。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教育行业越来越受欢迎。然而,目前我们还没有充分发挥微教学的优势。如何在信息环境下使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好,将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彭耀武.让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光[J].中国电化教育, 2016(Z1).
[2]刘赣洪,袁文珍,宋江雪.中小学教师微课偏好内容分析研究——以江西教师网点击率前500名的微课为研究对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5(8).
[3]李丹丹.探讨语文教育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语文建设,2016(3).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委浩强(1981.8—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27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