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作文教学无疑是“写”能力的终极体现。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研究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瓶颈和对策,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学;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1-013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28
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学生每次作文总是生编硬造,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一是阅读面狭窄,许多学生几乎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另外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很少有额外的钱去买课外书籍。二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无法做到用系统、连贯的体系去指导学生作文。由于缺少了阅读,缺少了教师的系统指导,学生的写作自然就停留在无源之水的层面,无法突破写作的瓶颈。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对作文也就更加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没有兴趣的写作,怎么会写出情感真挚的好作文呢?鉴于此,本人就自己在农村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状对初中作文教学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作文教学不应该和课文教学割裂开来,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事实上在我们平时的文本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在这些篇目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或者借鉴作者的写法,将名言警句借为己用,化用为自己的作文。
比如我在教学《背影》时,讲完课文,我让学生借鉴朱自清先生的手法写写自己的父亲。我们可借鉴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感人。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有许多这样的名篇,或是对亲情的感悟,或是对自然的珍爱,或是对人生的启迪,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这些篇目时渗透作文教学,融入作文的写法技巧,我想课堂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作文教学要做到“滴水穿石”,不要指望临时突击或投机取巧记一些模板就可以提高。我在教学中常常有意无意地渗透作文教学,如课堂前三分钟让学生口头演讲。确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也有利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或者学完课文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写一段评论,或者扩写、改写、续写等。这样的形式在今天的中考题型中已经不多见了,但是这种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急功近利,而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会临时改变教学内容,插入写作训练。课堂的即兴作文就是在课堂某一环节,在学生感悟特别深刻或者特别想要表达的时候,给予学生写作的机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也是作文的一种训练和积累。作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滴水穿石地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去积累、去作文。作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把作文教学融入文本教学、融入生活实际,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初中生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情实感,缺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写作,总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作文时应把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加工、提炼、再现,并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作文才会感人。所以我们教师要求学生作文,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只要学生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写出来,作文就会有感染力。鼓励学生去感受生活之美,抒写生活之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作文时,不要总去写所谓的“大事件”,要留意生活的小事情,从小事情中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只要投入真情,以小见大的手法同样可以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当然教师在命题时,要给学生提供能说真话、写真情的平台。用真情写作,用真情对待作文,将是作文的真正归宿。
“大语文观”,海量阅读,给当代中学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就是平时要多阅读,读名著,读诗词,读经典,这不仅仅是作文的事,更是事关学生未来成长和道德情感、价值观提升的大事,因此,阅读应伴随学生的成长。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明确本学期该读哪些书籍,该做哪些笔记。并抽出部分课时进行人物形象分析、阅读体会、阅读感悟的课堂讨论,来加深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认知。这样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名著的阅读,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是个人情感流露的载体,只有注入源头的活水,才会有精彩的文字发之于心里,流露于笔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写作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10).
[2]黄星.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叙事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尹新民(1974.10— ),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在文本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