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PS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2019-07-08 03:54吴清晰谢飞翔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解决问题策略

吴清晰 谢飞翔

摘   要 基于CAPS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依托语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问题化的学习任务,搭建问题解决支架,生成解决问题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关注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CAPS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 解决问题 策略

CAPS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由四个步骤组成:C(Characters)主人公是谁?A(Aim)故事目的是什么?P(Problem)发生了什么问题?S(Solved)怎样解决问题。阅读教学把知识的理解作为学习目标,把解题作为评价的指标,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了解和获取阅读文本表层信息,理解文章的内涵,读懂、读深、读透文本,提升解题能力,还要把新的信息和知识吸收或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优良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

一、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问题化学习任务

美国课程改革家罗伯特·马扎诺曾指出:“如何使教学吸引学生是教师应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而最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特点等学情因素,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出发,以“学”的基础和差异创设适合情境,对阅读内容进行二次开发,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线索”翻转为“问题线索”,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的起点不是“解答”问题,而应从“创生”问题开始。设置与阅读材料有关的任务,使学生能在一个真实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积累语言实践量,发挥核心问题的导学功能,引发学生生疑、质疑、思疑、解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围绕语言项目设计一些科学合理、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核心问题,形成问题链,如子任务、主任务、扩展性任务等,针对阅读内容的“异议点”进行联想及扩展、针对阅读内容的“扩充点”进行补充及延伸、针对阅读内容的“疑点”能力进行训练及提升,让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高度活跃,并与同伴发生思维碰撞,思维品质能得到快速提升。如教学北师大版英语(下文同)M4U11 The Advertising Game时,教师设计Where have you seen and heard advertising?What kind of advertising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it?Have you ever bought anything because you liked the idea promoted in the advertisemen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esign of nowadays advertisement? 等任务,让学生查询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在解答问题的基础上交流和沟通信息,深度理解材料内容,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这些生成性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組织回答问题,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作一个前置性探究,最终都是服务于英语阅读教学这一主旨,切实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基于学生深度学习搭建问题解决支架

深度学习是指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衔接新旧知识,实现解决问题,发展高阶思维的目的。心理学表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英语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文本迁移与应用能力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必要学习支持,把“问题生成单”变成“问题解决单”,引导学生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将语言学习从表层引向深层,全面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尝试“教育留白”,适当点拨,讲清思路,明确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从识记文本基本内容到领会文本中心思想,分析和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形成创造性的新思维。如教学M8U22 Lesson 1 Global warming时,教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What has caused this global warming?How has the global warming come about?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然后由学生自己生成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认识。针对获取的信息和形成的观点,提出批判性问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达到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适时讲解,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储备的知识,带领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新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思考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法以及采取这些方法的原因,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究,由机械的、重复的、被动的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训练,转向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方法的习得、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迁移能力,提升其综合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生成批判反思能力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重要的是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促进学习内容模块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还要关注他们怎样学,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目前英语阅读教学过分偏重知识理解或者停留在知识理解层面,关注“知识与技能”,并没有把“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所说:“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要求阅读教学走出“知识理解”围栏,由“知识理解”向“问题解决”过渡,再向“知识创新”提升。

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人的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人的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学生反思自主学习过程,回想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习效果如何等等,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并检索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思维组块,为解决类似问题做准备,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学M3U9 Lesson 1 On Your Bike时,结合城市的交通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the bicycles over cars? Are the“white bikes”good for our city?Why?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讨论,了解汽车给城市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善学,让他们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纵向引申、横向扩展、多维迁移,发展学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启发学生进一步去质疑、解惑、发现,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语言学习者”,实现深度学习。通过这种基于学生深度学习,搭建问题解决的支架,有效地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有机融合,确保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进行。

英语阅读过程不仅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加工和认知,还是他们面对新问题,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训练或传递的过程,而是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已知,依托语篇,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初步的感知和梳理,将阅读活动置于情境中,提出需要解决的与社会、生活、学习相关的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观点和建议,从而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2014(06).

[2]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3] 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4] Cook,V.Going beyond the native speaker in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99,33(02).

[5] Sheorey,R.&Mokhtari,K.Differences in the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of reading strategies among native and non-native readers[J]. System,2001( 29) .

【責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解决问题策略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