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推动基层审计新发展

2019-07-08 03:59杨立
审计与理财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发展十九大

杨立

【摘 要】基层审计直接贴近民生,覆盖面非常广泛,在我们整个审计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审计机关已日益凸显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基层审计工作效率,急需得到解决提升。党的十九大召开,给新时代基层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搞好基层审计工作,必须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導和推动新时代基层审计工作新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基层审计;新发展

一、基层审计机关的现状

基层审计机关主要为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目前各市县基本都设立了审计机关,除了设立有审计局外,还设有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人员混用,有行政编、参公事业编、事业编三种身份。主要审计类型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草案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外资审计与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等。

二、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

1.人员短缺、结构不合理。

一是审计任务与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突出。市县审计机关每年审计项目基本上都有三四十个(不含追加计划)。而市级审计机关一线审计人员大部分只有20人左右,县级审计机关一线审计人员10人左右。人均年审计项目数近2个。如遇上级临时追加项目多,则可能完不成本级计划。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审计人员中,年龄结构老化,大部分一线审计人员都是四五十岁以上,断层非常严重;拥有第一学历的审计、财务、经济、法律、金融、外资、工程、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占比非常低;审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依靠长期工作积累,缺乏系统培训。三是职业培训碎片化。基层培训基本停留在对刚进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短训,停留在项目实施前短训和计算机审计考级以及基层审计机关组织的零星培训上。四是年轻干部培养渠道未有效打通。五是进入审计机关人员的门槛限制未完全起作用。地方政府政策性人员安排专业不对口,上岗开展业务难。六是人员管理难度大。在一个审计局工作,人员有三种身份,行政编、参公事业编、事业编一起混岗使用,管理难度非常大。

2.审计质量不佳,执行力度不够。

一是计划安排政出多门,自主性差。计划指令政出多门,削弱了计划的综合协调性,此外地方安排的小项目过多,既浪费资源又难有精力把大项目查深查透、做大做强。二是审计全覆盖要求与实际执行差距大。审计全覆盖”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应尽的职责。但基层在执行中缺乏审计全覆盖的长期规划,制订计划独立性差,人员力量有限等因素影响了审计全覆盖。三是督促落实审计决定的力度不够。有的重大敏感问题没有或者没有全面上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整改就无从谈起;有的审计机关移送给有关部门、司法机关的经济案件线索存在处理落空的现象;有些问题形成原因复杂,整改有难度。四是审计执法与普法的结合不够,削弱了建设性、预防性的审计功能。

3.技术落后,信息化应用不足。

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化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县区的审计部门在信息化技术滞后方面更为明显。一是基层审计环境艰苦,一些乡镇等基层部门甚至还在用手工账,在检查时,基层审计人员不能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只能采用原始的查账方法。二是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受限制,受制于基层实际,很多方面都不能应用信息技术。三是各级机关对于审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在基层审计方面缺乏技术性探索,没有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4.机制不健全,管理难度大。

一是审计质量控制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仍待健全。审理机制对遏制“选择性审计、选择性报告”的问题力度有限;审计组“一竿子到底”,既管实施,又管定案(代拟)当中缺少牵制,审计方式不科学;审计回访和廉政巡查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二是审计成果未能很好转化利用。《审计专报》质量不高、编报不及时;审计发挥体制机制建设作用不够;利用媒体报道审计发现的案例不够;请求纪检、巡视(巡察)、司法协助审计不够。三是审计理论、方法、技术成果运用不够。新形势下基层缺乏权威案例指导,学习运用审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足,开展专业审计交流不够。四是部门设置分散。有的为了上下对口,对内设部门是一应俱全,加剧了人员紧张。还有现在基层面临人员退休的高峰期,他们当中的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离开岗位会造成审计力量断层。五是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一部分,审计机关发挥他们的作用不够充分。

三、破解基层审计发展难题的思路与建议

1.以创新为引领,提升基层审计工作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对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提升基层审计工作水平,就必须要勇于创新,通过创新来不断提升基层审计机关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审计的监督作用。

(1)在“观念”上创新,拓宽基层审计的思路。

基层审计机关要改变以往以合规审计为主导的审计思路,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转变,在观念上进行创新,树立全局意识。把政府行为的有效性,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为民服务的执行情况等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方面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部分,评估政府工作绩效,拓宽审计的检查范围,根据政策发展方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在体制和机制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2)在“机制”上创新,健全事后跟踪机制。

现有基层审计机关的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急需健全。要提高基层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减少对审计业务的干预程度,提升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要改变现有财政拨款与人事任免等环节的政府干预程度,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制度上要破除“老好人”思想,从专业角度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和项目的绩效情况进行深入的检查。要加强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可以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对被揭露出来的违法乱纪行为,共同追踪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巩固审计的监督效果。

(3)在“力量”整合上创新,全面提升审计监督工作实效。

一是整合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现有力量资源,应进一步突出财政审计这个主题。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中心,相应地开展好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形成“一果多用”“互为补充”的审计工作新格局。二是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要在一些大系統,大部门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力量,积极开展好系统的内审工作。在一些机关、部门以及乡镇聘请社会特约审计监督员,发挥对审计的监督和对社会经济的监督作用。三是用好社会中介审计力量,加强对政府性投资的审计。要建立起中介审计机构的项目库,随机组织力量,有效防止审计不实的问题。四是注重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的教育和廉洁自律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基层审计部门要结合工作的实际,不断地开启新思路、研究新方法、寻找新途径、监督与服务并举、免疫与增效同步,才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好审计的作用。

(4)在信息技术上创新,提高审计的效率。

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要求,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基层审计机关应当加大在审计技术和手段方面的信息技术创新,通过设计特定财务分析软件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快速地从庞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查找出关键的业务,实现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要积极推行审计信息化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不断改进AO和OA系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开发法规软件和专用审计软件(如基建的联网审计和各种审计模板等),积极探索网上实时监控和网上运程审计,有效利用现代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有力支撑作用,提升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

2.以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和深化审计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破解新时代基层审计发展难题,亟待深化改革。一是加强审计干部形势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审计人员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对审计工作发展新要求;对重点对象逐一谈心谈话,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纾解情绪。二是优化审计干部人事管理,人尽其才。适当调整综合岗位,能外包的则外包,能聘用的则聘用,腾出专业人员充实审计一线;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适当轮岗,实行多岗位锻炼,为他们压担子、搭平台,鼓励大胆实践、宽容失误,让他们在审计实践中尽快成长;用好有关购买服务和政府雇员政策,对现有聘用人员进行考核清理,招聘一批年轻专业人员,充实业务岗位;合理调整投资审计人员岗位,充实各业务科室人员等,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考核办法,推行全员积分制考核,与目标管理奖挂钩、与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挂钩,激励干事创业。推进数字化审计。三是深化财政联网审计,发挥其数字化审计示范作用。拓展社保、民政、公积金、房产、扶贫等部门联网审计;建立数据采集和定期报送制度,实现数据的有效运用;大力培育数字化审计团队,舍得把懂业务、熟悉计算机审计的业务骨干放到信息化审计岗位。四是积极应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一体化管理。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制订应对措施;研究制定基层审计机关统筹管理办法,有序推进一体化管理;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整合审计资源,推动基层审计机关“一盘棋”;推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用好内审力量和内审成果。

3.以依法审计为保障,准确把握权力边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破解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基层审计工作水平,就必须要以依法审计为保障,准确把握审计权力边界。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始终做依法治国的坚定推进者、维护者、实践者,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审计。一是恪守审计的权力边界,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开展审计监督,规避司法风险。二是坚决纠正投资审计中的不合法行为,停止“以审代结”。严格规范审计取证、资料获取、账户查询、延伸审计、审计处理等行为;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和审批、征地拆迁、工程招标、物资采购、质量评价、工程结算等管理活动,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三是坚持客观求实,慎重对待新情况、区分新问题。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坚持历史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四是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各项审计中,要围绕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动能成长。五是专业文明开展审计。按照专业素养、专业水平、专业操守等标准,文明审计。不能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听不进被审计单位的解释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要静下心来,认真、耐心、平等地听取意见,反复研判问题,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维护审计的公信力。

四、结束语

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作用不容小觑,必须要妥善解决好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难题。党的十九大召开,给基层审计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为引领,以改革为抓手,坚持依法审计,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审计思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加强基层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就一定能够实现基层审计新发展,推动基层审计工作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柯善洪,肖胜国.基层审计机关现阶段推进财政审计转型的几点思考[J].审计月刊,2010,(7).

[2]刘家义.深入学习贯彻审计法实施条例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J].审计研究,2010,(3).

[3]吴春生,姚伯雄.论基层审计机关财政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审计,2011,(11).

(作者单位:萍乡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新发展十九大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十九大”的教育话题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新发展理念下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向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再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