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2019-07-08 03:51王肖
教育界·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王肖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难点,提出加强思想引领,重构体现建设;共建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参与度;加強传统校园文化的继承;将校园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等策略,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从而发展为高校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新媒体;难点困境;方法举措

【基金项目】一、杭州市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课题编号hzxx18011,课题名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继承和创新研究”;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工作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HKYSZYB-2017-5,课题名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校园文化是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本身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特点[1]。首先是互动性。校园文化是由在校的群体共同创造的,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校领导主要负责决策方面,比如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训等文化;教师体现在教学方面;学生体现在学习及校园活动方面。这三方的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新媒体的融入,极大地增强了互动功能,使得信息传达更加及时、方便、流畅。其次是渗透性。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比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文化气氛,比如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这些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形成的,不能像知识一样去直接教授,而要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新媒体为校园文化的广泛渗透提供了平台。再次是传承性。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必然传承下去,不会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这种传承的文化,一定是具有该校的校园特色的,比如教学理念和文化品牌等。新媒体的融入,需要把这些特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形成浓厚、持久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载体工具,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融合性等特点。新媒体融入校园,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一,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出现前,校园文化传播方式比较单一,比如校报、宣传栏、讲座等,特点是传播信息量受限,内容不及时,传播范围小等。现在很多校园事迹、新闻等,都能通过学校官方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推送,及时高效。

第二,增强了群体交互性。传统校园文化的传播,是单向的,学生单向接收,类似于灌输。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体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交流,发表见解等,校园文化可以双向、多向交互传递,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活跃度,增强了校园文化的感染力,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

第三,打造数字化校园,促进智慧校园和未来课堂建设。智慧校园,即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是一种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环境,提供了平台和服务,增强了交互和感知。“未来课堂”即依托“互联网+云物大智”与AR/ VR等新技术,为师生创设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智能化、感知化、个性化、一体化、泛在化、置身其中的全生态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型人才。未来课堂是“课堂革命”发展的必然,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智能管控、学情分析、行为感知、远程录播、多维互动、探究学习、虚拟实训等功能。新媒体为智慧校园和未来课堂建设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契合新时代对新高职的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类简史》中提到,在20世纪前半叶,学者认为每种文化都自成一格,和谐共存,而且都具有独特的不变本质。每一群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社会、法律及政治系统,而且各自运作顺畅,就像行星绕着太阳一样。根据这种观点,文化只要独立不受影响,就不会有所改变,而且依照原本的步调,朝向原本的方向持续下去,直到出现了外界力量干预,才会造成改变。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新媒体这个大环境就属于新生的外界力量。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的出现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困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平台繁多,缺乏管理,出现“信息孤岛”。很多高校有学校官方网站、团委网站、党建网站、学生社团网站等,并且建立了很多公众号。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相关推送信息时,层级管理较乱,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之间不连通,信息存在很大冗余,并且有大量垃圾信息,一些高校将大多数精力花费在平台“量”的积累上,忽略了其内容的价值与效用的开发,真正有质量、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阵地很少。学生就会对不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删选、忽略,甚至屏蔽,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有效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较弱。

第二,缺乏顶层设计和思想引领,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这一词语本身包含了众多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人文意义,是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综合。一些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仅放在举办讲座、召开思政专题会、发布新闻、创办社团等活动中,没有顶层的思想引领,难以形成凝聚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导致学生就会对“校园文化”感到虚无缥缈,没有自信,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思想和行为规范中[2]。学生普遍使用微信朋友圈、QQ、微博、抖音等,但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交、明星、网红等内容上,学生也缺乏对舆情舆论的辨别度,网络诈骗现象在高校仍然较普遍,学校仅局限在对舆论信息的控制上,抱着维稳、“不出事就好”的态度,没有充分重视对大学生合理有效利用网络的教育和引导。

第三,重环境建设轻积累应用。随着“互联网+教学”“人工智能+教育”、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部分高校开始投入到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的建设中,自己搭建平台及环境,但真正利用率不高[3]。有些高校甚至只是将智慧教室用作领导参观的地方,这种表面对外的宣传违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即一切为了学生发展[4]。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加强思想引领,重构体系建设

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生态技术环境,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不变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不变的,要自上而下,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级领导层面明确组织部、宣传部、党务、团委工作等部门职责,二级学院做好党支部、团支部文化建设,班级做好班风、学风文化建设。各层级各部门要做好沟通交流,共同推进校园文件建设。

(二)共建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参与度

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文化传递和渗透,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新闻板块,融入刚需,让校园文化真正实现交流、互动、活跃。比如有些学校为避免学生上课玩手机,就实行“无手机课堂”。但手机作为学生使用最为普遍的工具,如果纯粹执行上課交手机,并非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让学生将手机用于学习。教育本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的学习、渗透、根深蒂固的形成过程,也要“以学生为中心”。

(三)加强传统校园文化的继承

文化的建设,必须继承,吸收,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中体现传统文化因素比较多:理念校训类,比如陶行知“爱满天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行知文化引领育人模式改革;社团类比如晨晖戏剧社、马列研究社;文化品牌类,比如鲁班文化节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做到广泛交流,注重反思,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

(四)将校园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学生可以实现实时可学,处处可学。教师授课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学知识的传递,也要体现“课程思政”“课程育人”。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适当融入文化因素,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认知里,在教学过程中,在行为准则制定、制度建设上,体现校园文化因素,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精神文化。

新媒体环境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依托新媒体,可以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创新主流文化引领方式,增加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的途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新媒体媒介素养。高职院校应从全局出发,结合学院的战略发展总目标,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需求,对学院校园文化进行全面设计,实现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打造绿色高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傅俊卫.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1(03):97-98 .

[2]彭硕,郭晨,吕敬祥.移动网络的发展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J].高教论坛,2014(32):21-22.

[3]韩慧玲.“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5):112-113.

[4]吴泳成.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9):17-19.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文化
校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公共选修课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