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程 苏思 程振强
【摘要】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单纯性和独特性,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其母体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时,文化方面差异使得他们遭遇文化适应问题。现实迫切要求以更有针对性的文化调适策略机制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非正式社会网络;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调适
【基金项目】本研究报告为2018年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非正式社会网络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及其调适策略”(2018-D-115)研究部分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培养对象,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实现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少数民族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内地高校逐渐接收并成批量地对口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单纯性和独特性,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其母体文化,从熟悉的本民族文化环境融入一个截然不同的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环境时,两种文化在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和思想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会产生文化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学生间生活社交关系呈现出蜂窝型、聚集状的社会网络结构,同时也会出现跨文化群体间矛盾冲突问题。现实迫切要求以更有针对性的文化调适策略机制来应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及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情况,本研究报告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实际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高校为样本,在设计和投放问卷时针对上海市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多、民族类别多、层次多的特点,对各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题精准设计、问卷精准投放,保证问卷的可信度,提高问卷的可比性。共精准投放问卷200份,收回177份,有效为175份,有效率87.5%。
(一)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既有学生内在的因素,又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外在因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大学之前的就读环境。大学之前就已经在外就读的学生比大学之前在家乡就读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生活,对外界环境的接受能力更强。
2.担任班干部带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适应能力有显著影响。通过问卷发现,担任过班干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善于交流沟通。
3.自小接触的文化不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技能以及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这一类学生的语言技能在自小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培养得较好,更容易促进交流;对于未知、新奇的事物他们愿意积极了解,主动接触,并且对于集体活动更乐于参加。
4.学校对于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视程度,班委或辅导员、教师的关心程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参与班级活动,参加本民族的聚会活动,与本校同学的交往等等也有着显著影响。
5.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为了适应大学生活,他们自身的意愿、对于环境的承受力等等对于适应大学生活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有利的外界因素可以在新环境中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但是最终的改变还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性格以及对外界的客观认知。
(二)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上海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层面来说,大学之前的生活经历、经济、交流等方面存在问题。
2.从学校层面来说,在硬件设施方面不够齐全,思想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关注度不够,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它们尽量避免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出问题,无过就是功,在培育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方面也往往流于形式。
3.从社会层面来说,首先,一些特殊事件导致人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偏见;其次,一些企业在招聘学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歧视;再次,一些国家政策造成人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一种不公平感。
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
基于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探索构建多元专业引导策略和调适机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在整体网络层面培育功能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归纳各高校中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在满足个体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方面的功能,突出“密集型”网络结构和“稀疏性”网络结构在文化适应作用和人格定向社会化功能的异质性作用,充分发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文化适应正向引导作用,最大限度避免组织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带来的文化适应功能局限和负面影响。第二,在网络个体层面强化构建,在心理、学业和就业方面拓[工专业辅导渠道,通过识别“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少数民族个体嵌入关系的影响作用,帮助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化解各种文化适应问题,为其实现良好发展扫清障碍,使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推动者。
(一)整体网络层面的调适策略
整体网络层面的调适主要是培育功能良好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满足个体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方面的功能,突出各种非正式支持在文化适应作用和人格定向社会化功能的异质性作用,充分發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文化适应正向引导,最大限度避免组织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带来的文化适应功能局限和负面影响。在高校和社会中培育功能良好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从少数民族社区来说,内地很多地方都有少数民族自发组织的本民族团体或宗教组织,这些团体或组织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刚来到大学时,这些非正式组织会在短时间内给他们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但是时间一长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社交方式得不到进步与改善。对于这一方面的调适,可以使学校与当地少数民族协会进行沟通,鼓励他们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导向作用,积极与外界交流。
第二,从教师、同学方面来说,他们作为与少数民族学生直接接触的对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学,教师通过朋友化、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日常生活、学习上能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更好更细致的帮助,这些比正式的帮助或宣讲效果更好,不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更加理性对待文化差异,从而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安全、心理、生理等各层次的需要。这一方面的调适主要是通过各类非正式培训班、报告会等培养辅导员、班委、学生等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观念和各种帮助技能,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第三,从学校的各类非正式自发组织来说,高校中的各种非正式自发组织,以团体的形式组织各类活动,学生在这个群体中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他们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对于这一方面的调适,包括学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平台,鼓励各类自发组织积极接纳、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组织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开放性、包容性。
第四,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起着整体总领性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适应氛围,为各种非正式支持提供良好基础以及引导方向。高校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进行调适,思想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在行为方面,学校首先可以通过倡议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方向,为学生自發团体的成立指引方向性作用;其次是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帮助汉族学生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彼此接触、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的适应;再次是组建非正式高校少数民族委员会,引起社会重视少数民族文化。
(二)网络个体层面的调适策略
策略的调适必然要有针对对象,对象越是细致明确,措施会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所以对于网络个体层面的调适,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适。
第一,在心理适应方面,主要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成长方面的问题。高校要摆脱以往灌输式的心理教育或辅导方式,建立以预防和引导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是建设高素质的、专业的心理人才队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评估,在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其次是提高高校师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帮助他们理性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再次是拓宽文化适应、交流的空间,利用各类自发组织、社团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广的文化交流平台;最后是对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的帮助。
第二,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以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目标。国家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竞争能力以及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明显落后于内地学生,这偏离了国家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初衷。在这一方面首先应当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鼓励竞争;其次是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精准的师生帮扶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渠道的开拓。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必然走向就业的道路,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关乎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在大学中就业能力的培养渠道主要包含社交、专业知识、就业技巧,社交主要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培养;专业知识主要是他们自身所学专业以及各种技能培训,就业渠道的开拓主要通过各高校的就业创业协会来实现,在协会中开设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就业的部门,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力的评估,积极与公司企业和各单位接触,在就业环境、就业选择、就业方向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
第四,主流文化认同方面调适。调查发现,在高校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感、国家认同感较强,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有逆反或者无所谓的反应,这与国家通过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来促进融合统一的策略不相符。对这一方面的调适,首先是在近些年中央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提高学校的重视度,在思想和行为上同步重视。其次是加强党组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建设,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以点带面,影响少数民族整体的组织建设。再次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历史普及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构建多元文化观,促进其文化融合,认同主流文化。最后是发挥新媒体作用,在信息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化,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渠道都可以获取想要的信息,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各类新媒体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提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畅军亮.文化适应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60-61.
[2]陈红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困境及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8(03):103-106.
[3]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01):83-88.
[4]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45-52.
[5]吴儒练,徐长山.融入与重塑: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06):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