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新常态的宏观背景,提出基于隔离与协同的“高校竞合战略”破解辽宁高校发展困境。主导逻辑是从三个层面打破现有高校发展的“心智困境”与时空局限:一是以省域、跨省、跨国的高校竞合破除地域性思维局限;二是学科内与跨学科的高校竞合,打造开放性教学平台;三是推进高校全产业链的纵向竞合,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隔离与协同;竞合战略;主导逻辑;辽宁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135-02
新常态背景下,辽宁高校发展战略模式面临以下现实困境:第一,高校发展模式同质化缺乏办学特色;第二,“互联网+教育”对传统高校教育体系的冲击;第三,空间、资源局限对高校发展的条件制约。从文献来看,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具备行业特色的高校发展战略模式,如矿业、成人高校等;二是地方特色高校的发展战略;三是特定历史时期(如社会转型期)或特定任务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高校发展战略;四是高校战略模式的系统性分析,如TOWS矩阵、博弈论等工具的应用(曹健,2010);五是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影响要素研究(程家旗,王俊清,2015)。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局限于单纯的竞争或合作思维,对新常态下高校发展战略缺乏理论思考,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战略缺乏理论创新。从竞合的视角建构高校发展战略模式的应用型研究,是现有教育改革领域的一大空白。
一、理论基础
(一)差别优势
“差别优势”(Distinction Advantage)是本文前期研究界定的一个概念(邱国栋,韩文海,2012),用以指竞争对手之间相互难以模仿、并有效维持双方竞争均势与平衡的优势。差别优势的理论建构源自两个方面(见表1):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差别优势是相对于经济学领域的“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和“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而提出的管理學概念。绝对优势是基于效率差异考察而得出的概念,即“使用同样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经济体之间,劳动生产率高的那一方具备绝对优势”。而比较优势则是基于机会成本差异提出的经济学概念,强调考核生产同样产品的经济体哪一方的机会成本更低。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差别优势是对耐克与阿迪达斯基于隔离机制的竞合实践所提炼的概念。因此,差别优势强调管理运作的成熟度、竞争优势的相互难以模仿以及战略实施的有效性程度,本质源自企业异质性资源(如核心能力、动态能力、隐性知识等),其意义在于解释了隔离机制作用竞合效应的理论根源与逻辑起点。
(二)基于差别优势的隔离机制效果
隔离机制(Isolation Mechanism)的经典理论源自生物地理学概念,包括地理隔离、季节隔离、形态隔离、行为隔离四种形式。美国学者Rumelt(1984)最早将隔离机制概念引入组织战略研究领域,并界定为“为保持企业独立性,防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被学习、模仿或转移,维持企业持续资金流和持久竞争优势的经济力量。包括稀缺资源的产权和各种各样的准权利,形式有保护层、信息不对称以及制止模仿竞争的摩擦”(Rumelt,1984)。隔离机制体系有三种形态:所有权(Property Rights)、学习与开发成本(Learningand Development Costs)及因果关系模糊(Causal Ambiguity),基于上述形态建立竞争能力模仿壁垒。David Besanko(1999)等人进一步将隔离机制凝练为模仿障碍(Impediments to Imitation)与提前行动者优势(Early-mover Advantage),前者强调有形(如法律限制)或无形(如“隐性知识”“因果模糊”等)障碍来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后者则通过先行优势增加竞争对手的模仿成本,如学习曲线、转换成本及网络外部性等。
本文强调的隔离机制效果是建立在差别优势基础上的,意在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被模仿的同时,实现产业保护、市场隔离与竞争双方共赢的竞合效果——具备差别优势的组织间基于隔离与协同的竞合共生,本文的前期研究将这一效果界定为“隔离机制的竞合效应”,具体包括树立纵向障碍的产业保护、做大做强产业与市场、划分市场隔离带与产业保护带、获取嵌入性竞争优势等(邱国栋,韩文海,2012)。从理论逻辑而言,有隔离机制才有协同效应,才可能实现竞合效果。因此,上述理论是辽宁高校基于隔离与协同的竞合战略主导逻辑,亦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研究
基于本文的研究设计,从差别优势、隔离机制、竞合效果三个指标选择国内外两组案例样本,其中国内样本为辽宁省内高校,具备共性与差异性,同时为辽宁高校竞合战略提供参照与战略落地的可行样本。
(一)单元案例1: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
同处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综合性、理工类大学,两所学校仅一街之隔。首先,两所高校差别优势明显:“哈佛人不会算,麻省理工的人不会写”。哈佛大学是世界上专业最齐全且十分突出的少数大学之一,其中如哈佛商学院、医学院、法学院世界排名前三,但唯一的短板是工学院(排名前20以外)。与之相对,麻省理工学院被誉为世界最好的工学院,理工科的差别优势与哈佛大学形成完美互补。其次,二者基于差别优势的隔离机制效果显著。因为有彼此的存在,哈佛大学的工学院难以发展,因为来波士顿工作的工科学者会首选麻省理工,而麻省理工的文科建设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在各自的差别优势领域,“先动优势”与“模仿障碍”极为显著,且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为此,哈佛与麻省理工允许本校学生选修对方的课程且学分互换,协同效应极为显著,为基于隔离与协同的高校竞合提供极具参照价值的样本。
(二)单元案例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
与国外样本类似,国内大学也存在类似的隔离机制效果: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三所大学区位上形成空间集聚,差别优势与隔离机制效果极为显著。三所高校的学科分布与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差异:大连理工大学以理科、工科见长,且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而大连海事大学学科优势虽然也是理工类为主,但专业极具特色——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国内少数几所海事院校之一,因此,学科与专业的差别优势在于多个细分领域具备国内领先甚至垄断性优势,如“海商法”等;而东北财经大学聚焦商科专业建设,独树一帜,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与较高的学术声誉,与其他两所高校形成专业与学科互补。
截至目前,三所高校基于差别优势的隔离机制效果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嵌入性优势。学生在本、硕、博期间分别就读于上述三所高校的现象较为普遍,为学科交流与人才流动提供了不同学科背景的嵌入性优势;第二,共同做大做强。三所高校基于差别优势的发展、互补与良性竞争为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学术集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人才供给。三所院校所处的高新技术园区,是大连乃至东北高新技术产业与知识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其两性发展直接得益于三所高校基于隔离与协同的竞合战略。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破除思维局限的“心智困境”,积极探索并构筑差别优势
真正限制辽宁高校发展战略模式的并非制度困境,而是心智困境。改变发展战略模式,首先应进行认知升级——从传统情境下的心智模式升级为全新技术情境下的心智模式。现有高校发展战略的一个认知局限是发展模式同质化,普遍认知是较低层次的高校模仿较高层次的高校的发展模式,而忽视自身的差别优势,丧失充分利用自身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独特性发展战略路径的机遇。因此,需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差别优势或基于异质性资源积极构筑差别优势,以使不具备传统竞争优势的高校探寻一条差异化的成长路径。尤其对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高校,可以提供一条“逆势攀升”的战略路径。基于此,本文认为,辽宁高校应摒弃传统思维的“心智困境”,认清或积极构筑自身的差别优势,以建立基于隔离与协同的主导逻辑。
(二)利用差别优势与隔离机制,积极推进辽宁高校的跨校、跨学科竞合平台
辽宁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具备较大的差异性,也均具备可以塑造为差别优势的异质性资源。因此,辽宁高校在认知升级的基础上,应充分认清自身的差别优势,基于隔离与协同积极推进辽宁高校的跨校、跨学科的竞合平台。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充分利用空间集聚,参照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范式,突破校际的制度局限,开展基于隔离与协同的跨校、跨学科竞合平台。一是纵向梯度的学术交流与人才流动;二是水平维度的优势互补,竞合共生,充分利用知识密集与学科集聚形成高校竞合平台。
(三)加快辽宁高校全产业链竞合战略落实,寻求基于隔离与协同的竞合共生
从全省的视域来看,应该充分整合资源,形成高校发展的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建构。各高校应基于自身差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的“生態位”,充分利用系统内“结构洞”与关系网络,基于隔离与协同实现不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区位、不同特点的高校间竞合共生。系统内的资源流动、优势互补与知识集聚,形成场域内高校竞合共生网络,使不同类型高校都建立起符合自身差别优势与发展路径的竞合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健.高校发展战略选择的营销因素——兼论TOWS矩阵和博弈论的应用[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143-148.
[2]程家旗,王俊清.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12-115.
[3]戴维·贝赞可.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邱国栋,韩文海.基于隔离机制的竞合效益——以Nike等3组企业为样本的跨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4):141-153.
[5]Rumelt R P. Toward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M].New Jersey: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1984:55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