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教细学,播撒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2019-07-08 03:47张依芳
新教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本传统活动

张依芳

【编者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不同角度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深刻领会教材要旨,灵活运用教材,在语文课堂、课外阅读、综合实践等课内外活动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何将历史故事的传承理解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希望本专辑的文章对读者有所启示。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至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小学阶段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萌芽时期,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黄金时期。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安排了很多相关的学习内容,既有整个单元的主题学习,又有分散在不同单元之间的随机渗透。研读教材,用好教材,通过精教细学,精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润泽生命的底色。下面,笔者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介绍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精教,要教得精准、精要、精当

精教,顾名思义,是精准之教、精要之教、精当之教。精教是相对于泛滥之教而言,强调教的专业性。

1. 精准之教,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主题内容编入语文教科书,原有教材已如此,并不是新举措,只是统编版教材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比重,突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关注不足或过于关注,都有可能导致教学方向的迷失。因此,正确处理语文知识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为《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可以看出,本组课文的所有学习内容都与传统文化相关,突出单元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显然,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学习内容,所以,本组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赵州桥、《清明上河图》及中华传统节日等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关注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也就是要了解自然段的特点,要学习“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还有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可见,传统文化是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题,但并非唯一主题,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任务与其他单元一样,识字写字,阅读与习作,均不可忽视,任务并不轻松。

2. 精要之教,精选课文的教学内容。

本组课文学习内容多,还要突出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怎样教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呢?笔者以为,教学高效贵在精要。

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大概念,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对于小学生而言,每一次的学习聚焦点要小一点,挖掘的深度要适当,定位为“了解”是比较合适的。如《元日》的教学,了解“放爆竹”“挂桃符”等春节传统习俗及所含蕴意即可,不必过多发散,重点应落在指导学生学习“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的方法上,了解诗歌大意也可促进对正月初一“放爆竹”“挂桃符”等传统习惯的了解。也就是说,了解传统文化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学习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渗透的。边学习语文知识,边了解传统文化,二者可以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传统文化之所以流传至今,一定是堅守的结果,但在坚守中也要有所创新,要用发展的眼光解读传统篇目,赋予文本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种田人因“守株”而“释其耒”的做法,用当下的观点来看,便是忘了初心。本文正是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观点的生动阐释,在这一理念广泛传播的当下,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应该被挖掘的。

聚焦文本的核心要素,选准文本中的教学内容,是为高效语文课堂提供教学素材的保障。

3. 精当之教,精心设计教学细节。

语文源于生活,传承传统文化的课文教学内容更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精当的教学设计能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描绘的世界。精当的教学设计要凸显主题,既要关注细节,又要简约高效。比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的教学,可设计“读—讲—读”三个教学细节。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借助注释了解词义与句意;二讲,讲一讲诗句中所写的正月初一习俗是什么,现实生活中正月初一又有什么习俗,理解“习俗”的意思;三读,再读诗句,体会人们在正月初一一元复始的时候发出的美好祈愿,以及人们闲适惬意的节日生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三个细节的教学,把抽象的节日习俗与生活经验相链接,化解难点,这样读懂诗句就容易多了,也有趣多了。

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学习,不是独立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有机渗透,教学中,教师要精准把握教学目标,选择精要的教学内容,采用精当的教学策略,做到取舍有度,精准教学。

二、细学,在读中学、做中学、问中学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成效虽与教师的教授水平息息相关,但更是由学生学习的参与情况决定的。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要有教师的精教,更要有学生自己的细学。

1. 读中学,了解传统文化信息。

语言文字记载了历史的变迁,也记载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是了解传统文化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开启了解传统文化之门。比如,《纸的发明》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造纸技术发展与变化过程。阅读课文,梳理时间信息,提取关键信息,了解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记录文字,以及西汉时代用麻、东汉时代蔡伦的发明创造,从而体会造纸术发明的时间很漫长和发明的不易。同时,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理解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从而体会到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体会文化的价值。

2. 做中学,开展课外学习活动。

传统文化这一大主题之下,还可以分解出很多的小主题,每一个小主题都是一个项目,内容丰富,仅靠阅读一两篇文章,显然不足以了解清楚一个主题,因此,就要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在课外的拓展中开展好活动,在活动中边做边学,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科书安排了活动开展的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在做中学,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

本单元安排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一是习作,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二是展示活动成果。这次的综合性学习聚焦传统节日这一主题,习作的过程,就是参与活动的过程,也是搜集活动资料的过程。在展示活动成果这一环节中,可以展示自己做的月饼、写的春联,以及诵读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讲讲怎样包粽子,等等,每一个成果都要经过学生亲身的实践,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和动口,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做中学,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3. 问中学,走进传统文化内质。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许多传统文化通过口口相授,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在书本中查阅不到的。学习传统文化,要向身边的长辈或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学习,带着求知的欲望,在问中学,这样可以学到书本上读不到的民俗文化,从而走进传统文化的内核,真正了解其中的意蕴。《古诗三首》课后安排的“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要求学生通过问长辈、查资料等方式,搜集不同的节日时间、节日习俗,了解相关的信息。除了搜集信息,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不同的节日活动,边问边学,在活动的现场亲身感受与体验。学生在生活中走进传统文化,既了解了传统文化,又實践了传统文化,从而走进传统文化的内质里。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载体,因而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具有时间性,教师要有时间节点意识,要安排好相关的节日访谈内容,供学生学习参考。

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人的生命的养料,晕染着一个人的生命底色,为一个人的成长打上鲜明的民族烙印。学习传统文化,不但要学习相关知识,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融入生活里,这样才能走进传统文化的内质,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精教细学,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景提供了教学上的支持。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甘蔗小学学区)

猜你喜欢
文本传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老传统当传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