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芳
作文的生命力在于“新”,“新”就是有独到的见解,从取材、观察、构思、细节方面去引领,相信学生写出新意的作文足可期待。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写作并不是难事,但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难了。何为“新意”?我觉得“新意”就是“独到”,那么作文如何做到“独到”呢?下面从作文教学的实践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取材,生活處处有文章
语文学习的最大困难就是写作,学生可谓是“谈作色变”,说自己没有材料可写,说缺少灵感。什么是灵感呢?作家刘墉这样解释:灵感就是灵活的感动。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讲要获得灵感首先让自己的心灵变得自由,变得敏感起来。怎样让心灵敏感呢?张开你的双眼,打开心灵,这不需要故作深沉,也不需要幼稚,你把你当成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当成一个第一次进入校园、进入班级的陌生人,如此你才会对一草一木感觉新奇;如此你才能发现身边熟悉的人和陌生的地方,从而用新的独特的眼光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为你的写作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水。
二、观察,发现未被发现的东西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当和学生谈观察,我就给学生讲世界著名文学大师福楼拜教学生莫泊桑的故事:有一年,年轻的莫泊桑登门请教,福楼拜让他把十年辛苦写成的书稿全烧光了,从头开始练习描写,并布置他写一百个不同人物的面孔。
有一回,福楼拜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十个十字路口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来到路口,远远看到一座老妇人的雕像,就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位老太婆。”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莫泊桑又来到路口,这次走得近了,回来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福楼拜听了之后微笑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能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于是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的认真仔细、回来说:“老师,我看到了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弊脚的木匠随便削了一块木头安在他脸上的。”老师高兴地说:“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
莫泊桑最后的发现让他和其他观众有了区分,这也是“独到”。这就是说一个人想要写出独到的东西,必须用心观察,有自己的敏感点,任何事物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期待我们去挖掘它。
三、构思,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构思的奇巧就在于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清朝文学家袁枚曾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说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的文章是没有生机可言的。
如何让写出来的文章充满生机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呢?那就是一定要把事情写透,如何写透一件事呢?我还是给学生举例子:豆苗从破土而出到长大成熟,没有一个人不清楚,但是在作家王梅芳眼中就不一样了,她发现了一颗与众不同的豆苗,它生长在卫生间的夹缝里,靠着一点点水汽和窗户里斜射下来的阳光,靠着脚下一点点尘土扎下根来,长出了叶子。作者为着一点点绿意欣喜,同时又有深深地担忧,豆苗长得很快毕竟没有可以扎根的土地,那么总有一天这豆苗开不了花,结不成果没有留下什么就要死去。在她的担忧里,豆苗依然成长似乎不问将来。有一天,豆苗竟
然开了几朵淡淡紫色的小花,作者无限欣喜,虽然这颗豆苗最终凋零了,但它留下的是一笔精神财富,它用孱弱的身躯提醒作者“信念是一条开花的路”。
一颗普通的豆苗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被一个善于写出详略的作者看到,于是有了一篇美文,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震撼力。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立足于生活,在借鉴中求新,凡是你所褒扬的东西尽可能多看一眼,多想一些,多写一点,练写的空间就这样被打开了。
四、细节,陌生化处理与靠近
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什么是细节?细节就是文章中写的细微的地方。细节描写则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就像朱自清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老王镶在门框里的样子,孔乙己排除九文大钱的慷慨,胡屠户为女婿扯衣服后襟褶皱的巴结等都是细节。正因为有了细节一篇文章才有了熠熠生辉的光亮。“陌生化”就是拉开距离去审视人和事。
胡适的《母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长相,但是你如果站在当时的那个背景下就会觉得那是一位极不寻常的母亲,教子有方,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伟大母亲,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心目中母亲的光辉形象更清晰了,自然而然地拉近了文外读者和文内人物的距离。拉开距离,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就一定会有成功的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
总之,作文的新意是经过作者的挖掘才会有的,而新意的产生要符合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价值标准。真正的新意是来自弘扬真善美,贬低假恶丑,充满正能量的发散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25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