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 产业报国筑梦者

2019-07-08 03:17肖琳
中国新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沈鼓乙烯压缩机

肖琳

“专家的意义在于引领和带动更多的技术人,像火种一样一传十、十传百。”

她先后获得“常温装配超低温运行离心压缩机”等8项国家专利;她被称为“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第一人”;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她就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妍。

为大乙烯安上“中国心”

乙烯工业代表着国家生产力的一个层面。包括我们身上穿的化纤的衣服,还有一些皮革、塑料等等材料都来自于乙烯。如果把生产乙烯的整个大装置比作是人体的话,那么压缩机就是心脏,是在这个装置当中提供动力的一个核心设备。

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更代表石化装备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大型乙烯压缩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被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大型乙烯装置是一个承担着解决人们“穿衣”问题的重要设备。原中石化总裁王基铭院士曾说,如果大型乙烯装置不能实现国产化,中国人将永远被人卡着脖子,什么样的价钱和生产周期我们都得承受,他甚至要用他的“乌纱帽”来担保实现乙烯压缩机的国产化工作。姜妍所在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就承担着国家乙烯装置压缩机制造的重任。

年轻的姜妍闻听专家所言,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她回忆起另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有一次作为沈鼓集团的代表,姜妍与同事们去参观一个同行业企业,参观时队伍前面有一个领路的人,队伍最后还有一个陪同的人。“但这并不是对我们热情,而是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如果不能做到国产的话,国外要什么样的价钱、要求什么样的周期,我们中国人都得承受。还有一次去一个用户现场,用户和我说他们要换一个备件,如果买我们的可能相当于买一个轮胎,如果要买国外的就相当于买一台轿车,这就是差距。要想打破这种差距,要想使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只有研发出我们自己的乙烯压缩机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2006年,国家决定建设3个百万吨乙烯项目,沈鼓集团承担了为这3个项目研制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的任务。此前,沈鼓集团虽然先后完成了一大批大型压缩机的研制工作,然而百万吨乙烯压缩机却一直没有突破。这3个项目每一个的投资都达200多亿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年仅33岁的姜妍 “不知天高地厚”地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姜妍之所以得到集团领导信任,是因为她曾主导设计我国第一台45万吨乙烯压缩机。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工艺可以套用,姜妍带领的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只能靠百倍的努力。他们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大量查阅外文原版资料,寻找工艺突破,一次次地进行结构调整,不停地穿梭于国内各大炼化工厂之间,在数十米高的乙烯装置工作台上爬上爬下。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2010年,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在沈鼓集团总装车间试车成功,结束了长期以来大型乙烯压缩机依赖进口的历史。

2012年,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成功应用,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第一次安上了“中国心”。

人们看到的是辉煌的结果,而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过程的艰辛。压缩机是一种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规模越大,对精度要求越高,对技术要求也越高,百萬吨大乙烯设备压缩机之所以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也正因如此。姜妍介绍,压缩机的转速每一分钟都在几千转甚至上万转,同时还要求转起来后振动的幅值不能超过25.4微米,相当于1/4头发丝的直径。姜妍和团队在反复验证了理论设计之后,却发现让设备运行起来没那么容易。“按照最开始的设计,我们觉得做得已经很完美。不管是从材料上、结构上,还是在厂内试运行的时候,都是优质产品,振动幅值都不超过15微米。但是到用户现场,经历零下102摄氏度低温的环境中,机组发生了严重的振动,开不起来机器,每天损失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当时,姜妍的团队只有20天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数据都是经过多次验证的,想要找出故障原因并不容易。第二次试运行的过程中,姜妍第一天晚上彻夜无眠。到了第二天晚上,她收到同事的短信告知,与第一次的现场情况一样。刚刚有了睡意的姜妍马上清醒了,她以为又出现了跟上回一样的问题,若真是这样,就证明还是没找到症结所在,她也有些失落和沮丧,甚至给同事发短信说那看来我们国家做不了乙烯压缩机了。值得庆幸的是,第二次试运行的温度和压力和第一次一样,但是机组的振幅还是非常好的。自从2010年1月8日第二次的整改方案之后,机组在现场一直运行顺畅。

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研制成功之后,沈鼓集团立刻投入研发120万吨乙烯压缩机,仍然由姜妍掌舵。2018年4月26日,由姜妍主导设计的120万吨乙烯压缩机在用户现场开车成功,这是国内最大的乙烯压缩机,由于运行工况复杂、设计难度极高,被誉为透平压缩机“皇冠上的明珠”。目前,沈鼓集团已具备了150万吨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能力。沈鼓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实现了乙烯压缩机100万吨、120万吨、150万吨的“新三级跳”。

小镇走出来的大专家

1973年,姜妍出生在一个小镇。1993年,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姜妍来到沈阳上大学。那时,中国制造业远没有现在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尤其是在高端装备方面更是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怀揣报国理想的青年,姜妍每次听到老师说起一些先进技术被国外掌握,我国常常受制于人的时候,她总是暗暗地给自己打气,希望将来能够创造出世界水平的先进技术,打破国外的垄断。

1997年,姜妍进入到曾为我国创造了无数个业内第一的沈鼓集团。从小镇女孩转眼变成了大城市大工厂的一员,姜妍当然是既欢喜又紧张的。她从一名最基层的技术工人做起,从不挑挑拣拣,师傅安排的工作都尽最大努力做好。正是因为姜妍不讲条件的工作态度,她接触到了各种设备,也曾画了3年的技术图纸。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让姜妍收获颇丰:各种仪表、齿轮所用材料、技术规范、使用标准、物理特性,她都了然于心;各个专业的绝技,各道工序的妙处,她都能如数家珍。姜妍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压缩机的相关数据及理论知识,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笨鸟先飞。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姜妍在基层的摸爬滚打让她在挑战来临时,有底气迎难而上,也有能力获得胜利。

在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设计过程中,姜妍创造的转子结构,使沈鼓的特低温压缩机设计技术实现了历史飞跃。百万吨乙烯压缩机采用缸内加气方法,经过创新缸内加气结构,可为用户直接节约资金7300万元。当时,姜妍和团队仅设计图纸就更新300多份,经过反复验证终于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方案。依靠这一创新,沈鼓集团签订了近30亿元的合同。在沈鼓集团工作的20多年间,姜妍从一名压缩机设计领域的“门外汉”,成长为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的压缩机专家,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变成了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同时,她先后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國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 “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姜妍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她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科技创新,我非常欣喜和激动,这是对一线科技工作者最大的鼓舞。”

从28万吨到120万吨,从0到400余台,10余年来,被誉为“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的姜妍率领设计团队突破了一个个难关。当成就与荣誉越来越多,姜妍一如既往地冷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姜妍逐渐学习怎样让团队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1+1>2的效应。她在一次演讲中说,“其实,沈鼓集团每一个国产化的产品,都是我和我的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作为团队带头人,从我上任初期我就琢磨怎样带好这支队伍,让年轻同志尽快成长,让团队能量发挥到极致。”

姜妍悉心了解每一个年轻员工的特质和潜力,为他们量身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并给每个人都配备了各有专长的师傅,从掌握制图、观摩设计到参与设计,让他们经受全方位的学习和锻炼,尽快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骨干。姜妍不仅关注队员们业务水平的提升,也在生活上关爱他们。她的一个徒弟说,“冬天,要是谁家电暖气坏了,姜姐都会将自己家的电暖气借给他们。”

姜妍对队员们的关爱换来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变得越来越强,共同完成了我们国内石油化工领域90%以上的压缩机国产化设计工作。团队更是先后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辽宁省优秀班组”等荣誉称号。

姜妍骨子里有一份执着与坚韧,她也时刻记得先进技术被国外垄断的无奈。她说:“我知道这条道路从来就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中间铺上红地毯的星光大道。好运、捷径、名利,从来不属于这个事业。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未来同样如此。但我依然愿意坚守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深刻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为沈鼓、为中国再打造几个世界级装备,再创造几个高端化产品,为加快辽宁全面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沈鼓乙烯压缩机
沈鼓集团签约天津石化120万吨乙烯三机组
沈鼓中标世界最大Lummus工艺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浅析特大型往复压缩机组的安装
压缩机组智能控制与节能增效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沈鼓年产120万吨乙烯三机实现国产化
沈鼓集团:收益率不及定期存款 三大费用吞噬利润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4M20型压缩机活塞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