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2019-07-07 01:45刘玉彬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蚕蛾长毛体长

刘玉彬,兰 庆

(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四川 纳溪 646300)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e)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大蚕蛾科、胡桃大蚕蛾属、银杏大蚕蛾(种)害虫,又称白果蚕或檫树白毛虫、核桃楸大蚕蛾、杏子蛾[1~3]。曾在我国广西、辽宁等省区爆发成灾,为害银杏、核桃楸、核桃、枫杨、栗、蒙古栎、楸、榛、榆、樟、柳、李、梨、苹果、楝和杏等[3,4]。

纳溪区位于泸州市南部,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分为浅丘、深丘和低山、丘陵区最低海拔230 m,一般处于350~450 m之间,低山区最高海拔963 m,一般处于500~800 m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105°09′21″~105°37′24″,北纬28°26′54″~28°50′47″之间。据调查,纳溪区的银杏大蚕蛾在上世纪80年代就时有发生,主要危害房前屋后的杏子树和林区成片的花楸树、楝树,2017年银杏大蚕蛾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虫害成灾,发生面积达130 hm2,2018年持续成灾,发生面积120 hm2,2019年发生面积133 hm2,是目前檫树、香樟树和楝树的主要食叶性害虫,危害时引起树林的毁灭性灾害,为了有效控制虫灾的扩散蔓延,通过近3年的跟踪观察及防治应对,掌握了危害发生规律,总结了分时段、分步骤实施化学、生物、物理和人工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经过实践防治,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1 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1.1.1 成虫

体色不一,有灰褐、黄褐或紫褐色。前翅内横线赤褐色,外横线暗褐色,两线近后缘处相接近,中间形成较宽的银灰色区;中室端部有半圆形透明斑,在翅的反面透明斑成眼珠形,周围有白色和暗褐色轮纹;顶角向前缘处有黑色斑;后角有白色半月形纹。后翅从基部到外横线间有较宽的红色区,亚外缘线区橙黄色,外缘线灰黄色;中室端有一大圆形眼斑,中间黑色,外围有一灰橙色圆圈及银白色线两条;后角有一半月形白斑,外侧暗褐色。前、后翅的亚外缘线由两条赤褐色的波状纹组成。雌蛾较大,体长25~60 mm,翅展90~125 mm,触角羽状(见图1:I)。

1.1.2 卵

短圆柱形或椭圆形,长2~2.5 mm,宽1.4 mm,初为灰褐色,孵化前为灰白色其上间有圆形黑斑,一端有圆形孵化孔(见图1:A)。一只雌蛾交配后于多株檫木树干树皮裂缝分散产卵,以保障卵孵化成幼毛虫能及时上树食到檫木树叶,一只雌蛾产250~400粒卵,使其上几百倍大量繁殖和扩散蔓延易成灾。

1.1.3 幼虫

初孵体背黑色如蚁,体长5~8 mm,胸腹部各节有3对毛瘤,毛瘤上有4~8根黑色刺状刚毛,气门线灰白色。2龄幼虫体长14~17 mm,体背黑色,胸腹各节毛瘤黑色,上生黑色刺状刚毛,间有1、2根白色长毛,气门线淡绿色(见图1:B)。3龄幼虫体长20~32 mm,体上出现散生白色长毛,其余同2龄(见图1:C)。4龄幼虫体长35~45 mm,多数体背黑色,少数体背出现白斑,个别体背全白,毛瘤变为白色,体上白色长毛显著增加;气门下线黄色(见图1:D)。5龄幼虫体长55~75 mm,体背全为白色,气门下线以下至腹面黄绿色,间有黑斑;体毛多为白色长毛,毛瘤上的白色长毛中间有1、2根黑色长毛和4~6根黑色短刺刚毛(见图1:E)。6龄时体长80~110 mm,头黄褐色,体背灰白色,腹面绿色,间有不规则黄黑斑,腹线白色,体毛多为白色长毛,毛瘤上的长毛和刚毛与龄相同,气门下线的毛瘤周围呈深黄色(见图1:E)。

1.1.4 蛹

黄褐色,雌蛹较大,长50 mm左右;雄蛹较小,长35 mm;第4、5、6腹节后缘有黑褐色环带3条相间隔(见图1:G)。茧网状,长椭圆形,黄褐色,茧处常粘附寄主枝叶,长达60~80 mm(见图1:H)。

表1 幼虫各龄历期

Tab.1 Larvae at different ages

1.2 银杏大蚕蛾的生活史

据调查,银杏大蚕蛾重点分布在纳溪区大渡口镇红联村、青龙村、双龙村以及玉村的大竹林森林公园,海拔在390~600 m之间的阳坡。银杏大蚕蛾1年发生一代,以卵在1~3 m树干或枝条上、树皮裂缝及伤痕等处越冬。成虫夜间羽化,飞翔力弱,白天静伏枝上、杂草丛中,有趋光性。幼虫在3月底至4月初气温骤然升高至20℃左右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多栖息于茧内外或树干的树皮缝隙间,日间温暖时爬上枝条取食新叶,常数十头群集于一叶片上取食,1、2龄时即能从叶缘咬食,使叶成缺刻状,但食量甚微,4月中旬发现已经变成2龄幼虫,4月底5月初变成3、4龄幼虫时较分散,食量渐增,近脱皮时常数条挤在一起,5月份是危害高峰期,一株花楸树上至少有50条以上,5、6龄时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被害状显露(见表1)。中午炎热时,常沿树干爬下,到荫凉处停息或喝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枝条叶从间或树下杂草间和灌木上缀叶结茧化蛹,蛹期2~4个月左右,茧呈纱笼状空隙较大(见表2)。

表2 银杏大蚕蛾生活史

Tab.2 Life history ofDictyoplocajaponica

月旬1~3月上中下4月上中下5月上中下6月上中下7月上中下8~12月上中下ΘΘΘ- - - - - --- ☆☆ ☆☆☆☆ +++ΘΘΘ

注:Θ卵 - 幼虫 ☆蛹 +成虫

表3 银杏大蚕蛾标准地调查情况

Tab.3 Standard survey situation of Dictyoploca japonica

2 银杏大蚕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2.1 发生规律

通过在纳溪区大渡口镇双龙村3社沿井沟和红联村5社古风寺设置标准地(见表3)观察发现,银杏大蚕蛾雌虫的卵分散产在檫树和香樟树的树干树皮裂缝处,在3月底和4月上旬气温骤然升高到20℃以上时,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刚好适宜幼虫孵化,幼虫孵化后爬到树冠上层的叶背面每10条左右聚集在一起取食,在树下不易被发现,因此很容易突发成灾,发生时在阳坡和山脊最为明显。

2.2 发生特点

银杏大蚕蛾危害的显著特点,一是爆发时幼虫虫口密度大,短时间内危害力极强;二是结茧时通常3~9个聚集在3 m以下的树杈处和灌丛中结茧,虫口密度很大时,还是有少部分聚集在3 m以上的树冠枝丫上结茧,因此摘茧很麻烦;三是雌虫的比例是雄虫的1倍以上,雌虫的产卵量大,一只雌蛾产250~400粒卵,因此采用单一的防治措施是很难有效控制。

3 防治措施

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按照“二减三基本”的基本原则,建议多采用生物、物理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较好,便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饮水的安全。

31 化学防治

在第一阶段控制幼虫密度,采用喷洒90%敌百虫原药、50%敌敌畏乳油、50%灭幼脲胶悬剂 1 000倍液、10%氯氰菊酯 2 000倍液,毒杀幼虫效果良好。

3.2 生物防治

在2、3龄幼虫期喷雾白僵菌粉剂防治效果最好。

3.3 物理防治

在第二阶段成虫防治期,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采用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来防治,每20~40亩安装一台,距离发生地30m左右,太阳能光伏板朝向西南方向220度较好。

3.4 人工防治

采用人工摘除茧和人工刮卵后集中用火烧毁[6]。

猜你喜欢
蚕蛾长毛体长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长毛的月亮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夜晚的“舞者”
——大蚕蛾
夜晚的“舞者”
探究绿尾大蚕蛾与宁波尾大蚕蛾的分类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大白、长白达100 kg体重时体长校正公式的研究
“长毛”鞋履的正确打开方式
鞋上长毛是今季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