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劼(广西财政厅)
根据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有关要求,我国深入推进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持续完善财政支持保费补贴政策,旨在提升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生产发展能力。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出台《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正式列入财政预算科目。2013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强化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精神,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实事求是、分步实施、强化管理、协同推进”原则,将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险种范围。
政策性育肥猪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生猪养殖风险,是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惠农政策。2016年《中国畜牧兽医年鉴》数据显示,广西生猪年出栏量3416.8万头,占全国生猪年出栏量的4.82%;广西生猪年末存栏量2303.7万头,占全国生猪年末存栏量的5.11%;广西猪肉产品产量417.3万吨,占全国猪肉产品产量的4.84%;广西生猪饲养产值559.8亿元,占全国生猪产业产值的4.35%。截至2018年,广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投保量累计4518.61万头,财政支持政策性保险为发展育肥猪起到坚实的保护作用。
1.完善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补贴政策。
一是完善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补贴政策。2013年以来,广西财政、农业农村、银保监等多个部门,深入调研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畜牧养殖行业情况,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工作的通知》《关于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政策性生猪保险理赔联动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畜牧业政策性保险有关要求。
二是动态调整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补贴规则。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由广西区内具有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资质的保险公司承保,自治区财政主动认领牵头部门责任,持续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和资金管理内容。表1报告了2013年至2022年广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不同财政补贴规则:2013年至2017年,保险金额为500元,保险费率为5%,中央财政补贴50%,地方财政补贴30%;2018年1月至7月,保险金额为500元,保险费率上调至6%,中央财政补贴50%,地方财政补贴30%;2018年7月至2022年,根据农业金融助力脱贫攻坚要求,自治区财政部门会同银保监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扶持力度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通知》文件,针对东兰、德保、天等、罗城等20个深度贫困地区,提高风险保障水平,降低保险费率,免除县级财政和养殖户的保费负担,保险金额上调至625元,保险费率下调至4.8%,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0%,市级财政补贴5%。
2.财政资金补贴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保费。广西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按照“规模控制、计划管理”原则,年初根据农业农村部门报送的育肥猪保险计划数,组织开展年度的保险保费补贴工作。保费补贴资金的拨付和结算遵循“分批预拨、按季补贴、年度结算”的原则,具体做法:
一是在下达资金时,自治区财政每年分批将中央补贴资金和自治区补贴资金下达至各市县;二是每季度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三是在结算保费补贴时,由保险公司在每年末根据本年度的出保单和足额收取的养殖户保费为标准,认定实际结算资金。
3.积极履约理赔,助力育肥猪养殖业发展。表2报告了广西银保监局统计的2013年至2018年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业务数据。在报告期内,广西育肥猪投保量从2013年的35.42万头增长至2018年的1413.95万头,连续六年大幅度增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保费收入从2013年的1203.13万元增长至41937.01万元,增长幅度与承保数量增长率基本一致,连续六年大幅增长;赔付支出从2013年的29.18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29848.63万元,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育肥猪承保公司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履约理赔,助力广西育肥猪养殖业稳定发展。
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作为中央补贴险种,是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广西财政部门积极推进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财政补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财政补贴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保费补贴资金拨付不规范。在拨付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过程中,常见基层财政部门拨付不规范问题。一是未按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拨付资金,特别是未按季度拨付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部分县级财政部门每半年甚至每年拨付一次补贴资金。二是拨付内部管理程序不够规范,例如:某县支付保费补贴时没有按照规定程序完善审批、签字、盖章等环节,某县部分拨款单的开具时间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申请表》的审批时间。
表1 2013—2022年广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保费补贴规则
表2 2013年—2018年广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业务数据
2.保费补贴资金支出进度慢问题。在使用政策性育肥猪保费补贴资金时,常见财政资金支出进度慢问题。例如,有的保险公司从申请拨付资金到财政局拨款的过程耗时超过两个月,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相关主管部门在资金申请表的审批盖章处不按规定签署日期,无法界定资金审批时间长的责任属于财政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又如,某县财政局在2018年的7次拨款中,有4次拨款未能在规定的10天内办结拨款事宜。
3.查勘定损理赔难度较大。
一是查勘定损难度大,定损理赔不精准。查勘定损是育肥猪养殖保险承保和兑现理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参加投保的养猪户的直接经济利益。育肥猪理赔的查勘核实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技术和时间,定损难度较大,影响到理赔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不少基层财政部门反映,许多养殖户对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赔偿比例、赔付市县、赔付方式不清楚,理赔过程缺乏透明性和公正性。
二是育肥猪佩标脱落影响理赔。防疫耳标是投保育肥猪的主要标识,佩标一旦脱落,就会影响投保育肥猪的理赔事宜。不少养殖户反映,育肥猪佩戴的免疫标识容易脱落,补办免疫标识繁琐、不简便;因此,往往造成保险公司有时候难以识别投保育肥猪的身份,养殖户难以补办免疫标识,是财政补贴育肥猪保费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4.县级财政补贴配套压力大。根据2019年广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补贴规则,除了20个深度贫困县,其他地区的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15%至20%,市级财政补贴5%,县级财政补贴10%。实际情况是,广西的育肥猪养殖大县普遍财力较弱,保费补贴财政配套压力较大,导致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在报送下一年度的保险计划时,不愿多报补贴计划数量,直接影响了育肥猪养殖大县的政策性保险覆盖面。
5.未按规定开展保费补贴监督检查。广西部分县区的政策性育肥猪保费补贴资金存在一定风险。基层财政部门根据保险机构提交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季度申请表》和《农业保险保单签订季度明细表》拨付资金,对实际承保的面积、数量等数据仅靠农业农村部门核实。2018年,广西有14个县的财政部门没有对保费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难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为了进一步完善广西财政支持政策性育肥猪保险政策,促进政策性育肥猪保险扩大规模,进一步发挥政策性保险的作用,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完善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规范保费财政补贴是提高政策性育肥猪保险承保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基础。财政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一要进一步完善育肥猪保险的财政补贴长效基数,建立保费补贴资金的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提高保费补贴资金的精准性与效率性。二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银保监部门,调研育肥猪养殖行业情况,调高决策科学合理性,结合自然灾害与动物疫病的复杂性,将政策性育肥猪保险准确定位为保大灾、保成本的惠农措施,探索转变保费补贴规则和财政资金补贴重点,从直接的财政补贴转变为对创新和新型科技成果应用的奖补。
2.发挥补贴资金的财力保障作用。
首先,财政资金是政策性育肥猪保险保费的主要资金来源,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财力保障工作,结合各地财力状况,安排年度保险计划数量,有序开展补贴和结算工作。
其次,政策性保险的普查统计等承保前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工作经费支持,倡导保险公司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规范计提和列支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工作经费。
再者,在推进政策性保险补贴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精神,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金融资本力量,鼓励各级财政部门用好本级财政预算资金和各种类型基金,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同时,积极探索保费补贴的新财源,鼓励龙头企业出资缴纳保费,减轻养殖户的经济负担。
3.严格落实广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各级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广西财政厅制定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按季度拨付补贴资金,严格审核保险公司的凭证,严格保费补贴资金的结算程序,完善保费补贴资金监管,确保广西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保费补贴资金使用精准、及时、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