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清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因此饮食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中,反季节的蔬菜就成为人们在饮食中的主要需求之一,反季节的香菇栽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栽培中需要对反季节栽培的技术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对于反季节的栽培香菇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于不同条件下香菇的生长进行研究,应用栽培控制与管理技术,提升反季节香菇的质量以及产量。
关键词 北方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研究
1 引言
鲜香菇在如今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蔬菜,不仅能够通过日常的食用对于人体的营养摄入形成良性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口感,带来一定的饮食享受。反季节的香菇栽培,能够满足市场中对于香菇的需求,使得相关的种植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反季节的香菇栽培进行重视,对于栽培的技术进行研究与提升,促进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的发展。
2 应用冷棚卧式地栽香菇技术
2.1 反季节香菇生长的基本条件
在反季节的香菇栽培中,香菇需要经历温度较为炎热的夏季,这对于香菇的生长是不利的条件,需要对于这种温度与光照的方式进行改变。应用冷棚进行香菇的栽培,能够有效的使得相关的栽培温度适宜于香菇的生长。这种方式的应用中,需要对于香菇的相关品种进行关注,应用优质的香菇品种进行反季节栽种,关注香菇品种在生长中所具有的耐热性。香菇需要在冬春季节进行菌筒的制作,一般需要在春季结束之前制作完成,在个别气候较为寒冷的状况下,能够延长菌筒的制作时间。春夏季节进行覆土,同时夏秋季节六至十月间出菇,这一阶段,是市场中香菇的断档期,反季节香菇的上市,能够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1]。
2.2 冷棚的搭建技术
在反季节的香菇生长中,冷棚的搭建是重要的过程,需要对于冷棚的温度控制性能进行关注。香菇需要在这一季节中进行生长,应用冷棚与温度炎热的整个夏季进行对抗,一旦冷棚中的温度不能够达到低温标准,香菇的生长将会受到影响。在冷棚的搭建中,需要应用水源对于香菇的生长温度进行控制,因此,冷棚的搭建选址,一般在相关的水源附近。此外,在香菇的生长中,需要对于外界的暖风进行隔离,应用塑料布对栽培地的周围进行围挡,能够有效的防止热空气的侵扰。
2.3 制作栽培袋
由于香菇属于菌类,因此,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相关的菌筒。在栽培袋的内料选择上,需要应用硬质的木屑作为主要的物质,同时应用较为细腻的麦麸、石膏粉等进行搭配联合使用。在较为粗糙的内料中混入细致的内料,并且将石膏与糖等与水搅拌,应用于已经配置完成的内料中。在栽培袋的制作中,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栽培袋的内部进行内料的填充,同时将分口进行紧封。其后,需要对于栽培袋进行灭菌处理[2]。
3 反季节香菇栽培中后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3.1 挑选合格菌丝,关注接种过程
在菌丝的挑选中,不仅需要对于菌种进行关注,也需要对于将要应用的菌丝进行关注,应用具有耐高温菌种中发育较为茁壮的菌丝。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细菌的污染,因此接种工作的迅速性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3.2 选择适合的时机进行香菇的采收
在香菇的采收中,不仅需要对于香菇的生长状况进行关注,同时需要关注市场的动态。在目前的市场中,由于在不同的年份中温度的变化等而有所区别,因此市场与生产的因素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在适合的季节中将香菇進行采收,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鲜香菇进行保存。由于香菇在采收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批次,在前一批次采收完成之后,需要对于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整,使得香菇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持续性的生长。
补水一般掌握 “宁少勿多”的原则,以菌袋内培养料含水量达 55%为宜。另外,要特别注意补加营养液时氮源的用量,由于生殖生长阶段所需碳氮比高,因此应多补碳肥,少加氮肥,否则菌丝体难以分化成子实体。当菌棒生长 3 潮-4 潮菇后,已进入 7月份,是 1 年中最热的月份,此时菌棒管理以降温养菌为重点,搭建遮阳网,棚内喷水,达到降温、调湿的目的[3]。
4 结束语
在反季节的香菇栽培中,需要对于香菇进行栽培管理,应用合理的管理技术,对于香菇进行选择,并且构建适宜于香菇生长的环境。香菇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温度以及水分的控制中进行细致的关注,使得反季节的香菇能够在生长的过程中拥有较为良好的气温以及水分的条件。同时,还需要对于环境的相对独立进行关注,避免对于香菇生长环境的污染。反季节地栽香菇,不仅菌棒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不易感染杂菌,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减少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而且解决了北方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滕玉艳. 北方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探究[J]. 农业与技术,2018,38(04):128.
[2]高月. 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规程探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4):65-67.
[3]冀宝赢. 北方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4,33(0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