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占坤
纵观人类文化史,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曾产生过伟大的创世史诗以及英雄史诗。然而那些辉煌的诗篇,大多已经消失于历史的动荡变迁,或者僵死于文字的书面记载,唯独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通过艺人的口口相传,成为世界上唯一一部至今还在民间不断传唱和演绎的“活态史诗”。也就是说,英雄格萨尔不只是活在史诗中,而且活在草原上。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或者说“格萨尔”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
多维视角的大型文化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通过大量的实地拍摄、专家访谈、民间生活、艺人采访、文本解读、文献支撑,成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第一部全面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的大型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已于去年12月底播出,成为纪实频道去年的收官之作。
此片由上海市委宣传部、青海省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青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是上海文化支援青海的又一举措,得到了两地宣传部领导的重视与关心。全片分为三集,讲述被誉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所诞生的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渊源,在描绘格萨尔文化版图的同时,向世界呈现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形态、民族风貌、草原文明及格萨尔艺人的传奇故事。
“这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展示伟大史诗《格萨尔》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表示,《格萨尔》文化是中华民族进行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的丰富宝库,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文明的华彩篇章。纪录片的成功播出和广泛传播,对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通过纪录片的介绍,我们知道,《格萨尔王传》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世界上最长的说唱体民族英雄史诗,于11世纪以来创作流传于今青海、西藏及甘、川、滇藏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民间,至少已经有1000年的历史了。史诗叙述了天神之子格萨尔在人间南征北战、斩魔除暴、造福于民的辉煌业绩。这部史诗被历代说唱艺人以口耳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发展。到20世纪末,搜集整理到的《格萨尔王传》已有150余部,150多万行,1000万字以上,出场3000多人,主要人物80多个。史诗是一部青藏高原古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涉及远古神话与传说、地理、历史、经济、军事、宗教、医学、道德观念、习俗、生产与生活方式、语言文学、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对藏族社会的发展、对藏族群众的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而“格学”的研究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这部纪录片并非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而是注重以文化的视角,讲述了《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什么样的史诗,格萨尔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格萨尔现象的来龙去脉。
格萨尔史诗博大精深、体量庞大,对年轻的纪录片团队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导演组数次赴青海进行看景,走访了果洛州的久治县、达日县、甘德县、玛沁县、玛多县,黄南州的尖扎县、泽库县,玉树州的治多县以及西宁等,搜集材料、局部拍摄、寻访民间艺人、拜访专家,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拍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沪后,团队对纪录片的主题、提纲进行了反复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书籍,形成了可操作的初步文稿,并对纪录片所要追求的影像品质、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6年的夏季直至2017年的春节前后,纪实频道的五支摄制组先后十数次来到藏区,足迹遍及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雪山、草原、牧区、峡谷、江河等,长时间奔波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域。分集导演张艳芬不听当地同行的劝告,冒着大雪开车十几个小时进入海拔4000多米的果洛,只为拍一场传统的藏族婚礼。“鹅毛般的雪花打在脸上的刺痛感觉,山路上车轮不停打滑的惊心瞬间,至今都成了难忘的记忆。我们尽力了。”
分集导演史嘉年在高原一呆就是两个月,拍摄期间,一次路面塌方,车上没水没粮,在零下十几度的草原搭简易帐篷和衣而睡……说到这些,她却很淡然:“其实在藏地拍摄,任何的摄制组都有一把辛酸泪,苦和累是标配,说点高配的,摄制组同事兄弟般的相互鼓励和支持才是最值得回想的。”
青海同行戏称他们是一支“高冷”的团队。
摄制组不仅在藏区拍摄了四季风景、说唱艺人、民俗生活,还在北京等地,采访了大量的格学、藏学、文学、人类学、历史、地理等专家学者,拍摄了众多珍贵的格萨尔史诗文献。
前期拍摄结束后,团队又对文稿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并在青海召开了脚本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各方的评价和建议。获得了广泛的肯定与好评。一致认为,此片从创意策划,直到今天的素材和脚本,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自信的生动案例。文稿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凸显厚重感,富有表现力。历史与空间的跨度,神圣与世俗的交融,民间与学术界的纵横,脚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上海纪录片团队踏实严謹的作风,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青海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称“上海年轻的团队为古老的史诗带来新鲜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