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庭茹 孙欣妍 桂雨 黄茜
【摘 要】旅游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可以实现贫困地“自造血”,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以自贡市大安区为例,分别从文化、农业、工业三方面探讨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规划。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大安区
一、研究背景
(一)增长极理论(理论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速一般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国家想要均衡发展的理想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产业趋于向经济增速快的区域靠拢,通过选择这些区域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由增长中心由点及线再及面地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范围内地区的经济发展起辐射作用。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旅游业优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旅游业作为旅游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其集聚和扩散作用将旅游业的关联作用扩展到一个广阔的地域空间[1]。通过吸引游客前来进行旅游活动,让乡村资源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又将此类效益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实现乡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的同时,加速乡村地区非农业化进程,助力乡村以旅游业为主导的转型发展,让旅游业作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经济增长点,辐射带动关联区域。此外,区域旅游的发展可以遵循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模式,以优先得到发展的地区来带动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实现增长点的扩散作用,最终带来整个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2]
(二)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断论,同时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和概括的提出,值得我们思考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好“有针对性、心中有数”的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人们对休闲质量的提高的追求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这些都为我们旅游业长足猛进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31号),其中首次提出“科学旅游观”与“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概念,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带薪休假制度、财政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旅游精准扶贫一直被认为是旅游业自身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在一系列智力扶贫工程,如咨询帮扶、规划帮扶、培训和辅导帮扶,以及投资帮扶、资金帮扶、合资合作帮扶等国家旅游局统筹规划的产业扶贫工程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旅游建设正在向产业规模化、地方品牌特色化、景区开发生态化的模式靠拢,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已经在部分乡村地区初见成效,地区经济实现增速,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可以这样说,旅游精准扶贫就是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贫困的最好载体。
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扶贫时,执行者更多的是聚焦于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条件,缺乏对旅游精准扶贫人口参与条件的关注。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扶贫无法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甚至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扶贫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目的性不强、缺乏监管以及可行性差等,旅游精准扶贫在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这一基础上更强调“精准”,不仅精准定位可进行旅游扶贫的地区,更精准识别目标对象,不仅要将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区分开来,还要进一步精准识别出有意愿有能力或有意愿无能力参加旅游精准扶贫的人口,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用“绣花功夫”开展精准扶贫,做到分类科学、施测精准,从“漫灌式”到一人一策,精准掌握实情、注重实效、专心实事,让旅游业成为振兴乡村、农民致富的新动能。[3]
二、国内经验
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中国减贫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数据显示,仅2017年一年中,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超过28亿游客,其从业人数多达900万人,700万户农民在经济上受益,全年总收入超过7400亿元。笔者通过资料筛查,选取国内三个特点突出的旅游精准扶贫地区成功案例作为经验参考。
(一)安徽六安
六安地处安徽省西部,是大别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丰富,实行旅游扶贫是六安市扶贫攻坚的主要措施之一。200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设立安徽省天堂寨旅游扶贫实验区,六安开启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新征程。目前六安已形成4条主要旅游线路:西北线古文化揽胜旅游、西南线山水观光旅游、东南线休闲娱乐旅游、六安近郊旅游。[4]
仅2015一年,六安市接待3000万余人次国内游客,海外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逾200亿元。截至2015年底,六安市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42个,贫困人口46万人。2016年6月,六安市出台《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设6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8万人次人口脱贫的目标。充分发挥旅游精准扶贫效力,凭借其强大的市场优势、产业活力和带动作用,使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的红利的贫困人口最大化,已成为六安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之一。[4]
(二)贵州丹寨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东南部,而当地斥巨资打造、建筑面积5万㎡的丹寨万达小镇,是作为万达集团履行“企业包县”的社会责任的一项重大扶贫创新项目。丹寨万达小镇以丹寨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保存良好的原生态自然资源作为核心,把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等元素融为一体,将集“吃、住、游、购、娱、教”于一身,是在创新性扶贫政策思想下打造出的精品特色小镇。[5]
2017年7月3日,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业,截止同年12月31日,游客量已突破300万人次。2017年,丹寨县在旅游方面的综合收入上从2016年的5.4亿元,直接增长到了24.3亿元,实现了443%的巨大飞跃,帮助了丹寨县1.6万的贫困人口实现了增收,促进了丹寨县的全面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丹寨万达小镇的建设,已经直接或间接地为丹寨增加了超过2.4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超过20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泉山村、卡拉村、石橋村等27个景区及旅游村寨的游客量持续增加。而同期建设的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在首年招收学生405人,以提升丹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开展贫困户的技能培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