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国防工业遗存建筑中场所精神的更生策略

2019-07-05 18:43王泽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

王泽

【摘 要】建造于不同年代,承载不同行为活动的建筑空间,如同出生和生长于不同环境的人一样,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气质,即场所精神。这种特性同样存在于我国近代国防工业遗存的建筑空间中。本文将以金银滩原子城二二一厂的改造项目为例,通过简要阐述保护与延续国防工业遗存及其场所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在具体更新改造的过程中优化、复苏与重塑场所精神的原则和方法,初步探索遗存场所中所蕴存的精神文化价值。

【关键词】国防工业遗存;场所精神;更生策略

一、国防工业遗存与其场所精神的时代意义

1.1保护国防工业遗存建筑的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遗存建筑针对解放以来我国所建造的军事工业建筑,从个人角度考虑,是其他更早遗存建筑所不具备的记忆、归属与情怀的载体;从城市建设、商业及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是打破“千城一面”态势,保护城市生长印象,开发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文化旅游活动场所的经济动力;从大国延续民族精神,屹立时代精神的角度出发,更是弘扬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

1.2延续国防工业遗存建筑场所精神的意义

国防工业遗存建筑属于真实存在过、满足特定功能、与社会及自然环境具有一定关联,并由于人的参与发生一系列行為的空间领域。国防工业建筑在形式上由于需要满足特殊的功能而别具一格,丰富了建筑的物理机能和视觉效果。这种建筑物 “更多地取决于形式,建筑形式又取决于建筑物在时空中发展的复杂实体属性” [1],即历史与人文精神。遗存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时代的变革,体现了精神文化的内涵,肯定了场所精神存在的多元意义。延续并更新场所精神的文化价值,才是国防工业遗存保护的核心原则。

二、场所精神导向下的国防工业遗存更生原则

2.1国防工业遗存场所精神的更生原则

复苏、优化与重塑组成了营造场所精神更生策略体系的基本要素,精神的营造即环境意向的营造。“环境意向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环境存在着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 [2]。因此,在对国防工业遗存保护与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适宜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更生原则。

勘察、审测与评估是项目进入设计阶段的第一个流程。对场地的检测不仅包括场域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等现状的调查与测量,还包括了对不可或不易直视的隐形问题,如时代背景、原工业污染、区域微气候、光害、风害、微生物等问题做出适当检验并记录。状态信息的收集是进行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础。对场所庞大信息的筛选、修正与分析是遵循客观事实进行项目改造的必要前提。

在解决所有隐性与显性相互交织的诸多干扰问题后,需要将场所现状修复为健康的机体。对于保护建筑,首先需要在规范内和不影响文化识别性的基础上消除安全隐患,还原本真外观。其次,设定场所精神的复苏、优化与重塑,通过场所形式、功能与体验的更新与置入,给人们带来原机体的新生认同。最后,可以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区分原始场所设施与新生设施的差异,从而在尊重场地历史记忆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秩序的回归和意识的迭加。

场所精神不是永恒不灭的,需要对场地进行维护和跟踪升级以保证精神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在完成改造后进一步调查更生状态,避免缺失活力或昙花一现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对场所管理与维护的合理规划也有利于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场所精神导向下的国防工业遗存更生策略

本章将从金银滩原子城二二一厂的形态与布局、层次与秩序、尺度与质感的角度出发,探寻国防工业遗存场所精神的具体更生方法。“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3],布局划出不同领域的界限,形成不同功能或多种功能迭加的分场所。因此,领域的分类也多种多样,而针对人活动的领域,则可以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厂区内的冥想空间、纪念广场、图书馆等供人静坐、集会、阅读等活动的场所为停滞空间,而博物馆、艺术馆、道路等空间则为服务人进行某个前行目的或集体活动的场所为运动空间。只有赋予明确用途,才能确定各个空间的尺度、质感、造型等。

首先,带有方向性的布局,将使途中空间更具吸引力,同时可以衬托目标的仪式感和纪念性。因此,在保留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可以重点深化中轴线的设计,在轴线途中设置纪念广场、核能武器化时间轴等节点,复苏场所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提升为场所精神的核心精神。

其次,对于不对称的体量组合,秩序与层次的引入能够加强人们的期待,带来强烈的印象。通过对功能的划分,空间被分为外部的、半外部的、内部的;公共的、半公共的、私用的;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等,因此,在考虑空间组合的同时,尤其需要注意领域性质的差异,从而有秩序的进行排列,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完整统一的场所能够排除其他精神意识的干扰,保护原址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二分厂的整体规划中,十分注重层次与秩序的表达,尤其是道路系统。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故事性、参与性、沉浸感,让受众体验场所的神秘与教育精神,在设计中将地上、地下与半地下的体验不断转换,形成立体而有层次的趣味空间。使外部秩序有意识的被渗透入内部,并且在过度空间上使用“收缩点”,对比外部空间的震撼感受,不仅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也将场景还原真实历史,以体验场所精神的原址感和神秘感。

最后,稳定的比例关系形成连续的质感,能够在不破坏整体场所精神的基础上,强化场所的个性与美感。根据布鲁曼菲尔特的《城市规划的尺度》所述,视点距离与建筑高度比例为2,仰角为27°时,可以整体看到建筑,比例小于1有近迫感,反之有远离感,等于1则存在均匀性。因此,在纪念广场加设纪念碑时,需要考虑碑与广场的尺度关系。为达到人们仰望而敬畏的目标,将纪念碑放置广场中央,并增加高度,使位于广场边缘的人也需要昂首仰视,才可以完整观摩整个纪念碑。因此,需要将纪念碑至广场边缘的距离与纪念碑高度比例控制在2。并随着距离的变化,延续重复质感,形成视觉上有意识的连续体验。位于比例在2以上的人只可以看见材质的光度,靠近则可以看见材质的分格,浇筑的文字,比例在1以下的人可以清晰看见材质的肌理,焊卯的构件,分缝的深度等。只有抓住尺度与质感的关系,才能使建筑到达意想不到的效果,优化场所的均衡感和敬畏感。

四、小结

“所有的场所都会或多或少地被记住,这部分是由于它的唯一性,部分是由于它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并在我们个人的世界中引起足够的联想来把握它”。这种由场所传递给人感受的过程即是场所精神感染力的表现。对于失落或遗存的场所,需要通过设计力量的介入使建筑空间重唤新生,传达情感。这将是建筑把人的内心风景展示给自然环境的方式,是人与自然环境精神的交流与传递。因此,需要更多的设计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对场所及场所精神的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更生场所精神的理论及方法策略,为保护和延续建筑空间的精神文化价值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意]阿尔多·罗西,著. 黄士钧,译. 城市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1.

[2][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17:4.

[3][意]布鲁诺·赛维,著. 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0.

[4][美]肯特·C·布鲁姆、查尔斯·W·摩尔,著.成朝晖,译.身体,记忆与建筑[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20.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基于场所精神的棚改集中安置区景观设计研究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空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