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9-07-05 18:43宋超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技师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宋超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探索适合于技师学院同时立足于本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人培方案,有利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潜力、提高师生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技师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文件精神,职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技能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以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我院数控加工专业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产训結合阶段

在产训结合阶段,职业学校经常会面临合作企业少,校内资源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院结合校设企业优势,积极尝试将“产训结合”纳入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其在人才培养作用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并实施产训结合,将实训与实践分别作为实训中心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各自独立的环节进行;实训为主,实践为辅,将部分生产任务纳入实训教学,将部分消耗性较大的实训环节融入企业生产,两者互为补充。这种模式将实践课程(技能训练和企业实习)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技能训练,实行技能等级证与毕业证的“双证书”捆绑制度。

(二)校企合作阶段

在产训结合实施过程中,基于之前的积累与经验,我们发现校企合作发展到中期阶段,单纯的校内企业已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设立校外实践基地就成为必然选择。为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学院主动寻求与合作企业开展以学院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培训和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学生入企实践,使学院和企业互惠互利。同时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与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使专业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教学进一步契合社会需求。同时,积极推动教师入企学习、培训,鼓励教师提升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并获得与企业要求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工学结合阶段

在工学结合阶段,我们主要面临的是校企合作不深入、机制不建全、途径不畅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院通过产训结合、校企合作的资源积累和流程优化,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学院进一步构建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平台,推行“校企融合、工学融合、产训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主要目标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合大理地区现代工业技术的特点,依托校内数控名师工作室,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讨论,研究工学结合、引产入教的相关方法,制定产学结合实施方案,旨在能辐射周边企业加工需求,弥补地方产业短板,逐步提高我院数控加工专业对外的影响,创立本地区数控加工品牌。

同时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依托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形成多途径、多形式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与职业素质养成、职业技能培养相契合的教学环境,建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

二是将行业、企业需求因素全面融入学院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中来,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将企业资源引入学院教学,建成资源共享平台。安排引产入教,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本校数控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改进数控专业教育教学与生产脱节问题;

三是以完善双师型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为重点,从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行业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以聘请、培养、引进等手段,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建成师资队伍保障平台。

三、具体工作过程

(一)面向企业需求,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收集、分析相关资料,聘请本地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合作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岗位知识、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充分研讨与论证,形成并完善了完整的、针对性与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衔接职业岗位,设计理实结合课程体系

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装备制造企业面对面深入交流,掌握数控加工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开发专业能力课程,重构课程体系,使课程源于生产一线。

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产零件加工为载体,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总结归纳知识能力。

课程设置完全从岗位实际能力需要出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工艺能力的培养,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系统设计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教、学、做一体的知识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养成并重的新课程标准,促进“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和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三)促进校企融合,完备人才培养基础条件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不断加强生产性实训与学生顶岗实习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融合。

近几年,我院投入200余万元充实更新数控加工专业设备、及实训场地的改造,使主要设备性能与大理地区现代企业要求趋同,完善以真实生产情境为主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施场地建设,建立23个校外实习基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完善的基础条件。

(四)依托校内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

通过实训教学渗透“以产促训,以训促学,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车间延伸,以生产零件作为实训载体,以企业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作为教学要求,以完成生产任务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更好的符合企业岗位要求。

名师工作室对相关企业的实际产训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将实习工厂原有固定产品的生产与实训教学进一步融合,把固定产品的加工工序进行细致的分解,教研组根据工序的先后、设备资源情况、师资和学生情况,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将各阶段实训课题的目标要求、训练图纸、生产任务等具体化,统筹规划分解,形成教学任务包。

教学任务包实施流程以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的为基础,具体为项目分析、方案制定、项目实施、用户反馈四个流程。

1、项目分析

工作室负责到项目使用实地调研、与企业负責人讨论项目加工内容,同时安排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指导小组绘制加工图纸,同时准备加工材料,完成项目分析阶段。

2、方案制定

工作室安排教师指导小组确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艺,制作工艺卡片及工量刀具清单,完成方案制定。

3、项目实施(前期)

小组组长负责对项目进行研讨,分配工作任务,进行加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领取毛坯,领取工量刀具,调试机床,安装刀具及工件,编制加工程序,检查及调试程序,试件加工检测等。工作室安排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过程评价。

4、项目实施(后期)

组员进行产品加工,组长负责过程监控,加工完成时组织组员自评,组内互评,提交合格产品完成项目实施。工作室安排教师收取产品并交付用户。

5、用户反馈

交付产品一段时间后,工作室负责与用户进行联系,听取用户意见反馈,填写加工反馈意见表,发现问题改进项目实施方案。

通过这种将产品融入教学的手段,整个产训过程形成一体化、梯度化、连续化、普及化,教师教学水平及生产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增强,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幅提升,更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完善产训结合机制,充分利用工厂的资源为教学服务,特别是通过企业化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操作规范等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主体,贯穿实训主线,强调学练并重。实训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流程更趋近于一致。依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产训结合机制,深化产训结合教学改革,更好的实现实训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

(五)强化过程控制,推进学业评价模式创新

学生实训考核推行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制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训教学质量的考核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重点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为考核核心内容。

对教师实施产训工时考核制度,产训任务与教学同时进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产加工,规定带班的指导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按产品工期和技术要求完成生产任务,产训结合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理念,在师生中形成共识。

四、体会与思考

实训教学与校内实训基地的深度融合,可有效地解决产训结合、工学结合、实训资源利用等诸多难题,实现深度融合的根本是两者成为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有效的合作机制是深度融合的基础。但是我们在不断完善体质机制,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下问题:

(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需更深入探讨

如何持续开展校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建设、教材资源开发、教师资源培养等问题,是“校内工学结合、校外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不断完善的关键问题,今后针对此问题应继续探索改进,使基于校内企业产品生产的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更大作用。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如何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并持续深化技能增长的深度,拓展知识传授广度,这关系到“校内工学结合、校外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这也是今后进行“校内工学结合、校外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课题。

未来我们将对此开展深入研究,不断加以完善,使“校内工学结合、校外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技师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