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筠
【摘 要】在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竞争格局下,给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既要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又要动态性地与市场接轨。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实现了动态性、全局性、长远性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前置风险控制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防范风险于未然,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财务战略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进行阐述,随后,对当前国内企业将前置风险控制应用于财务战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以财务战略管理的动态性、全局性为主线,提出前置风险控制的优化路径,以期更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实现科学有效地防范风险、健康运作。
【关键词】前置风险控制;财务战略管理;应用;优化路径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概念
财务战略管理(Financial Strategic Management)强调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管理。即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运用理性战略思维,对企业内部资源筹集、配置活动进行谋划,通过分析、预测、反馈、调整等环节,动态性、全局性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策划,旨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使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愿景相契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1]。从企业战略为前提,着眼于未来,运用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价,长远性地规划战略性财务活动,结合企业内外部发展状况,及时对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与优化,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促进企业战略愿景的有序实现。
二、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动态性。以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强调更新财务管理思维模式,提高财务管理的连续性、循环性、适时性、权变性[2]。尤其是结合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内部资源配置等对财务管理决策进行动态调整,体现管理的灵活性。二是全局性。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全局性地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重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全过程、动态地实施风险防范,为企业持续经营奠定基础。三是外向性。基于市场竞争格局动态调整企业财务战略,增强对外部环境的应变性,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四是长期性。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兼顾短期、长期利益,充分发挥资本配置与预警功能,培育企业的综合竞争力[3]。
三、前置风险控制在公司财务战略管理中应用现状与问题
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涵盖的内容广泛,前置风险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序实现财务风险“防范于未然”[4]。以下,对现代企业实施前置风险控制措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管理层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但前置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纵深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格局,管理层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运作中举足轻重。然而,当前的财务风险管理更重视事中、事后防控,而前置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由于前置风险控制的效果不明显,管理层更关注风险控制的效果,如事中资金管理、事后财务审计等,既有数据又有证据,效果能够直观地展现。管理层不重视,财务人员也缺乏前置风险控制的主动性,同时,部分财务人员對风险管理工作经验不足,难以发现财务风险源头,导致对企业前置风险控制形同虚设。
(二)持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但缺乏有效的前置风险控制机制
财务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内容。由此,企业纷纷响应财政部下发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持续推进制度体系的建设,以便落实财务人员的职责、提高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然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更集中于事中控制、事后补偿,缺乏有效的前置风险预防机制,导致制度无法发挥全方位防范风险的功能体系。目前,企业事前风险预防只停留于以往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简单的数据分析,当发生风险预兆时也难有识别,错过了风险防范的最佳时机。
四、现代企业前置风险控制的优化路径
前置风险控制在财务战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全局性、长远性的视角,提出现代企业前置风险控制的优化路径,以期能够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根基。
(一)管理层及时更新财务管理战略理念,将风险控制思维贯穿于企业管理全程
当今企业所处产业生态链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更新迭代,国内外市场已经由过去经历了过去数十年粗放式发展,已逐步转向国际产业链精细分工和跨组织、跨学科多维度融合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企业风险战略必将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节点,贯穿于企业管理全程,而在战略高度前置风险控制措施,正在对融合跨界发展风险各环节边界理性认识后可以主动参与的行为,如“机会成本、表外成本”等决策相关概念引入日常决策管理。
(二)全面提升企业职能部门风险管理意识,关注各职能部门风险反馈信息,提升公司战略的实施效果
现代企业的管理层要更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在关注财务管理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前置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虽然这一阶段效果并不直观,但能够在决策制定前预防风险,为决策优选提供可靠依据与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企业职能部门职员自身风险识别素养的培育,可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深造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生动、灵活地向职能部门职员展示前置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根据企业业务属性结合案例分析成果制定和固化风险判断、识别、防范、应变、处置方案。这样可以从战略高度将事前、事中、事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在保障全面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同时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三)完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专业化信息传递路径
在重视前置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完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将事前风险预防纳入其中,严格执行力度,全面推进财务风险控制。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构建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适度设置前置风险的定性指标,切实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加强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分工明确、职责明晰,调动全员性地参与到财务战略管理中,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力度。建立收集、分析、汇总、判断、全面呈报管理层这一风险管理信息传递路径是前置风险控制的有效保障,加强“事前筹划”,有效防范决策失误,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持续推进财务战略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效率。
(四)全面整合财务战略,促进前置风险控制与战略有效结合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以资金管理为主线、以风险控制为关键,全面整合财务战略管理,促进投资、筹资、运营等相互配合,财务与运营部门高度配合,提高财务战略管理的效率。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愿景相结合,在制定前引入前置风险控制,细分战略,重点关注解决风险性质与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匹配对应关系,实现财务战略制定的具体化、细节化,维持二者的动态平衡,促进企业高效运行。战略制定不仅建立了市场、行业信息上,还要结合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事前的筹划、调研,从源头上遏制风险,促进前置风险控制与战略的有效结合。
五、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上行压力巨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战略高度全局性地对展开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前置风险控制在财务战略管理中地位显著,运用得当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主动占据战略部署中的有利位置,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保驾护航。定根基。
【参考文献】
[1]孙丽华, 倪庆东. 基于价值链管理视角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0):126-130.
[2]李键.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探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