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深陷困境的内因分析

2019-07-05 18:43曲丹妮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困境

曲丹妮

【摘 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鼎足而立的第三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担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扮演着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合作者的角色,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探究我国非营利组织深陷困境的原因,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困境;内因分析

众所周知,阻碍非营利组织实现公益性使命有着很多的社会因素。但哲学上常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除却外在的大环境之外,我国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等更是需要我们追根的地方。

一、不少非营利组织自身身缺乏使命感

非营利组织正是为其使命而生的,使命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条件。非营利组织在现实生活中所涉及到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它所参与的活动也不是只局限于非营利性和无私奉献性,它也非常注重创新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等的统一。但是,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或者是社会如何巨变与发展,使命感和参与性自始至终都应该是非营利组织摆在首位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精神上的动力源源不断。由于非营利组织获得的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共享或分配,大大降低了人们不断上进努力的动机,这就需要使命感来支撑。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是社会需要它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其不同于政府与企业的重点所在,因为有了公益,组织才无愧于“非营利组织”的使命。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与价值所在,但是光是简单的使命陈述就太浅显了,必须将使命转化为明确具体的行动目标。女童军组织有了清晰的组织使命陈述,而在具体的行动中也是在不同的时期确立了各种不同的目标。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对弗朗西斯赫塞尔宾访谈录中,我们不难发现,在1976-1990这十几年间,全国335个女童军组织推出了不少新方案,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幼女童军(Daisy Scouts),即为5岁或幼儿园的幼女所推出的新方案。红十字会脱离自己的使命,暴露出种种问题,赵白鸽作为“救火队长”不畏艰险,临危受命。在她掌帅红会的近三年中,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改革,公布红会年度收支、公开选拔红会官员、成立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强化与媒体沟通。

二、资金方面

在当前,非营利组织主要三种募集资金的渠道,除却我国政府的支持力度偏低和民众捐赠意识淡薄这两个外部的渠道,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原因则体现为社会服务能力弱而导致会费和服务收费收入偏低。在组织自筹资金方面,国际上做的最好的就是美国女童军(Girl Scouts of the USA)。该组织拥有370多万会员的美国女童军(Girl Scouts of the USA)是美国最大的女孩团体组织,它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组织,也是美国最大的女孩团体组织,主要是为5-17岁女孩服務的教育组织。在组织创立之初,立足于培养女孩成为健康、合格的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女童军组织更注重培养女孩子成为自信、合作、具有领导才能的现代女性,很多杰出女性都曾是女童军的成员,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90%以上的国会女议员都曾经是女童子军的成员。它主要是通过最有代表性最传统的活动来筹集资金:手工制作和饼干销售。一年一次的饼干销售活动女孩子们学习销售、市场的知识,同时增进如何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不仅仅可以锻炼女孩们的各种能力,更可以为组织的良好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相比之下,由于我国不少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等、要、靠”的心理,发展的相对较好的都是政府扶持力度较大的组织,扶持力度相对较大的那些组织更没有动力去挖掘自身的筹资潜力,扶持力度甚微的组织则更难进行资金募集。因此,会费和服务收费在资金的来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数不清的非营利组织因为募集资金困难、自我创收受到限制而导致难以开展正常的活动,甚至处于“休眠”状态,发展历程更是曲折坎坷。所以,自身募集资金能力低、资金不足,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难以实现公益性使命,更难以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服务社会。

三、人力队伍建设方面

组织是否能够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组织人员的素质,它同时也是实现组织使命、价值观和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然而,在当前大部分的非营利组织中,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员工各方面素质相对较低。由于种种问题和原因,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也不高。正是因为这样,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加之很多各方面素质优越的人不愿意在非营利组织工作,这就造成员工素质低的问题,从而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个人都有着人生追求,因此非营利组织也应该向其他工作单位学习,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一定的升迁和培训机会。除此之外,还要对组织内部人员进行相关的使命教育,重视精神的力量。但是,许多非营利组织缺乏有效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的制度,管理体制十分僵硬,组织内成员也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整个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非常低。

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

在非营利组织早期的时候,很多管理界泰斗都没想过“非营利组织也需要良好的管理”,更谈不上承认管理的必要性了,但是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他们也渐渐地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认为非营利组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来源于科学的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核心是董事会和总裁,董事会的成员主要是外部人员(兼职人员),其职责是确立组织的使命,制定组织的绩效考核标准,总裁则负责组织的日常管理。

而在我国,通过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法律条例可以看出,它并没有对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举例来说,广东东莞的某社工机构其理事会成员主要由出资人担任,代表性不强,平时根本不参与组织的事务,且作用发挥不充分,难以承担起理事会的使命与责任。除了董事会,在组织的绩效考核和人才晋升方面,许多组织的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或者干脆不考核,这也导致组织的效率低下。

另外,不少组织的管理体制行政化倾向特别明显,从章程的规定、人事权还有日常决策权,到具体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具有行政化色彩。上述种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无一不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健康,阻碍非营利组织实现其公益性使命。

【参考文献】

[1]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06):59-64.

[2]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08):30-42.

[3]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J].专题,2010(01):12-13.

[4]蔡宁,田雪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7,13(2):39-42.

猜你喜欢
非营利组织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