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杭宾
摘要:相较于石黑一雄、奈保尔、汤亭亭等少数族裔作家,英国当代华裔作家毛翔青其人其书在中国的流播不免显得冷清落寞。20世纪90年代,港台地区最早开始向华语世界介绍毛翔青,相关文章散见于一些纯文学杂志。进入千禧年后,香港学者何漪涟所著《毛翔青》一书的问世,为毛翔青研究注入了新的批评活力,针对毛翔青的学术论文数量略有增多。自2010年以来,内地学术界开始加大对毛翔青作品的研究力度,产生了一部分值得注意的学术成果。然而,从2015年开始,港台与内地对毛翔青的研究热度又趋于消退,不免令人暗生昙花一现之叹。迄今为止,毛翔青的7部作品尚无中译本,学界现阶段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毛翔青的中国题材小说及其折射出的中国性与文化身份等议题,对毛翔青自创“无桨之舟”出版社后的创作及其艺术特色的全面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毛翔青;中国;研究述评;身份
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3-0120-08
当代英国华裔作家毛翔青(Timothy Mo)1950年12月生于香港,父亲是香港大律师毛云龙,母亲出身于威尔士工人阶层。毛翔青18个月大时父母离异,10岁随母返英,后入牛津大学历史系。1972年,毛翔青大学毕业后曾供职于《泰晤士报教育增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和《拳击新闻》(Boxing News)等报社。1978年,毛翔青的处女作《猴王》(The Monkey King)问世,荣获杰弗里费伯纪念奖(Geoffrey Faber Memorial Prize)。之后的《酸甜》(Sour Sweet,1982)、《一片孤岛》(The Insular Possession,1986)和《多余的勇气》(The Redundancy of Courage,1991)曾三获布克奖提名,虽铩羽而归,却令毛翔青名噪一时。1995年,毛翔青与出版界巨头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决裂,自创无桨出版社(Paddleless Press),并自费出版了《面包果大街的灯火管制》(Brownout on Breadfruit Boulevard,1995)、《变节者或混合甜品》(Renegade or Halo2,1999)和《纯》(Pure,2012)①。
毛翔青的作品场面宏阔、风格多变,早期小说以中国题材与移民生活为主,后期创作则直击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现实。近年来毛翔青旅居东南亚等地,逐渐淡出主流文坛的视野。相较于石黑一雄、奈保尔、汤亭亭等少数族裔作家,毛翔青其人其书在中国的流播不免显得冷清落寞,甚至连毛翔青之名亦鲜有人知。中国对毛翔青的介绍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港台地区,内地对毛翔青的集中研究则迟至2010年。阮炜、张晓红等人合著的《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奈保尔、拉什迪、毛翔青小说研究》在对毛翔青研究的文献回顾中,仅列举了张美君、何漪涟两人的论著,完全忽略了国内及港台地区已有的批评研究。有感于中国毛翔青研究的边缘化、零散化现状,本文拟分三个时期全面梳理我国迄今的毛翔青研究成果,特别钩沉了港台地区对毛翔青的早期述介文献,从中管窥现阶段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希冀为日后毛翔青研究的可能路径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零星散论:90年代中国毛翔青述介钩沉
中国对毛翔青作品的述介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台地区,并以非学术论文的形式散见于一些纯文学杂志上。个中原因不难理解,毛翔青的港英文化身份和他早期作品中的香港城市景观自然使他备受香港学者的青睐。1991年,香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郑树森率先在《素叶文学》发表《边缘的视野——香港的英国小说家毛翔青》一文,向华语世界介绍了当代英国文坛新秀毛翔青。郑文敏锐地指出“边缘的观照”是《猴王》、《酸甜》等四部作品的共通之处,而结合毛翔青的生平经历,“这个边缘的视野或可说是无可避免的选择”②。此文虽是一篇不足千字的书评,但对毛翔青在中国的流播实有开拓意义。几乎同一时期,香港资深影评人舒明(本名李浩昌)在台湾《联合文学》连续发表《从“猴王”到“勇气的徒劳”(The Redundancy of Courage):简介毛翔青(Timothy Mo)》和《我只想去旅行:专访毛翔青》二文③。前文指出“纵观毛的四部作品,尽管题旨不同,风格迥别,却有一种貌异心同的地方。他似乎偏好创造不同文化冲击下的幸存者或胜利者。仔细一想,作者本人,或许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④。后文提供了诸多信息,如毛翔青认为“小说家应该透过不同的作品自我更新”,而其作品销路不广“主要是出版社宣传费不多,没有大力鼓吹,我对美国市场早已不存什么希望”。毛翔青还提到幼年看过《西游记》连环画,并盛赞《红楼梦》是“世界级的作品,也许是唯一一部达到世界水平的中国小说”。专访结尾毛翔青表示对东南亚国家很有好感,“现在我只想去旅行”⑤。由此可知,1995年毛翔青与英国出版界决裂,并将东南亚设置为之后创作的社会背景,这些举动早在1991年已有迹可循。1992年,郑树森主编的《国际文坛十二家》除收录舒明的上述二文,还摘录了许国衡译的《勇气的徒劳》,小标题为“屠城”。此节译也是迄今为止毛翔青作品的唯一中译文。郑树森在按语中介绍了小说“印尼出兵占领东帝汶”的背景,并说明摘译部分“为可獨立欣赏的一节,描述印尼军入侵的第一天”⑥。1995年,香港《今天》杂志推出“香港文化专辑”,其中港大教授何漪涟(Elaine Yee Lin Ho)的《毛翔青:边缘上的作家》一文延续了郑树森关于毛翔青作品的“边缘”主题论述,探讨了毛翔青小说中的“中国民族文化特性”⑦。主编梁秉钧也在《引言》中提到尽管毛翔青“跟香港关系好似藕断丝连,一般还是视他为‘外人,中英文化之间的边缘人”,藉此引出“从历史的中心移来的王韬到当代的边缘的毛翔青,在在提醒了我们过去对香港文学史观、史识、定义与分类的狭隘,主要是一种单元的主导的文化史观无法理解边缘文化、容易‘概观就定论了”的论点。⑧
除此之外,毛翔青也开始进入学院派的研究视域,中国第一篇毛翔青研究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均产生于这一时期。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张美君(Esther Mee Kwan Cheung)的《危机与身份认同:香港文化想象中的国与家》是第一篇将毛翔青作品纳入研究范围的博士论文。论文探讨了主体如何在香港文化交汇的空间确定自我的身份认同,通过阅读《猴王》、《酸甜》和《一片孤岛》对“家”这一流动多元的文化想象,试图为主体性的困局提供一个解决之道。⑨1999年,香港中文大学蔡茵茵(Choi Yan Yan Cecilia)的硕士论文《Timothy Mo小说中的中国观、中亚观》则是港台地区第一篇完全针对毛翔青作品个案的研究论文。该文剖析了《孙悟空》、《酸甜》、《当勇气变得多余时勇气的徒劳》、《面包林荫大道的灯火阑珊》四部作品的“文化身份”主题与女性地位,以深广的层面探讨毛氏小说的价值。⑩
与港台地区相比,这一时期内地对毛翔青的评述相当稀少,只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了其作品的价值。1998年10月,由瞿世镜编写的国内首部当代英国小说专著《当代英国小说》问世。该书以翔实可贵的第一手外文资料摹绘了当代英国文坛的鸟瞰图,其中第十章“移民文学和后殖民小说”特辟近两页的篇幅首次向内地读者介绍了毛翔青(瞿译“提摩西·莫”)的作品。瞿著评论《猴王》“显示出令人惊讶的老练”;《糖醋》的笔调“亲切幽默”;《一片孤岛》堪称“一幅年代久远、人物众多的历史画卷”,但是人物塑造不够生动;至于《多余的勇气》和《面包果大街的灯火管制》,“已经不像他80年代的作品那样引人注目”。同年12月,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的《评论家的资讯视野》一文借资料之便简介了郑树森所著《艺文缀语》,提到郑树森的《边缘的视野——香港的英国小说家毛翔青》“可能是最早注意到毛翔青与香港关系的中文书评”,并指出毛翔青“属于英国文坛的少数族裔作家,他本人则说自己是‘不列颠人;而他的作品,又确实有写中国人的社会,涉及对文化身份、限制的探讨”,因此“如果要了解香港文化、文学空间的边界,恐怕不能排除这一来自边缘的声音。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交流与互动,本来也很难从地域上严格限定”。严格来说,艾晓明的介绍属于资料转述,其对香港文学界定的看法与《今天》主编梁秉钧的论述也有重合之处,但是考虑到当时内地资讯的匮乏,艾文对于指引内地读者了解香港文坛动态仍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起步阶段:2000年至2009年中国的毛翔青研究
进入千禧年后,关于毛翔青的评价依然零星散见于部分学者的论著中。赵毅衡在《后仓颉时代的中国文学》一文中盛赞毛翔青(赵译“提摩西茅”)的《勇有余》“以东帝汶的宗教冲突与屠杀为背景,场面宏大,题材沉重,突破了华裔作家的藩篱”,毫不讳言他“比同辈的石黑一雄出色,运气却远不如”。赵文最后指出毛翔青与主流出版社分道扬镳后的尴尬境遇似乎证明了“走出‘人类学范畴的华裔作家,是要付出代价的”。之后赵毅衡又多次重申旧论,赞誉毛翔青是“冲破自限的牺牲者”之一,是“获得语中国作家中难得见到的大开大合路子”。台湾学者李有成也作过类似的评论。李有成在介绍马来华裔作家欧大旭时,曾不无遗憾地提到:“如果我没记错,欧大旭应该是继毛翔青(Timothy Mo)之后唯一入選竞逐布克奖的华人作家。毛翔青出生香港,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国人,10岁时移居英国,中学毕业后入牛津大学念历史,他曾三度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所谓shortlist),可惜缘悭分浅,始终与布克奖擦身而过,目前据说大部分时间住在菲律宾”。
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毛翔青研究可谓真正迈入了崭新的台阶,其标志无疑是何漪涟所著《毛翔青》(Timothy Mo,2000)一书的出版,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部毛翔青研究专著。该书详细介绍了毛翔青的生平经历,立足于后殖民理论考察了毛翔青六部小说中的身份问题,尤其是身份塑形与塑形过程中的竞争。该书资料翔实,全面论述毛翔青小说的艺术特色,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附录了一份参考书目,列举了国外已有的毛翔青研究成果,为学界同仁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极大便捷。
除了《毛翔青》这一扛鼎之作的问世外,这一阶段围绕毛翔青的学术论文也有所增多,其中期刊论文2篇,学位论文5篇。就期刊论文而言,2004年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朱伟诚的《同性恋转喻学与后殖民/国族寓言》针对后殖民/国族寓意的特定文本范畴,聚焦毛翔青的《勇气的徒劳》等文本中的同性恋隐喻,透过对寓言经济体系与刻板形象动员等概念的政治化理论建构,解释这种寓言/转喻化的再现机制。2008年,郭英涛发表了内地第一篇毛翔青研究专文《毛翔青作品中的历史、叙事和民族身份》,通过考察毛翔青(郭译“蒂莫西·莫”)的“流散”身份、历史的模糊性和叙事的片面性,揭示《孤岛的占领》和《冗余的勇气》所展现的民族身份的多重性和碎裂。
就学位论文而言,这一时期内地的硕士论文数量略高于港澳地区。2005年,香港大学莫少杰(Mok Siu-kit)在硕士论文《历史的终结:石黑一雄、毛翔青与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中基于琳达·哈琴的理论,力图阐述《一片孤岛》对历史时刻的再现和对历史记录的权威与传统编史学观念的质疑,并指出毛翔青对香港的历史化创造了“一个狄更斯式的城市想象空间”。2008年4月,澳门大学钱惠灵(Chin Wai Leng)的硕士论文《〈一片孤岛〉的叙事、真相与权力》探究毛翔青的选择与小说化模式以及叙事策略,从人物、地点、事件等4个维度审视小说对史实的扩充与丰富。2006年,内地第一篇研究毛翔青的硕士论文《失落在两个世界之间:解读〈猴王〉中的身份问题》聚焦毛翔青的处女作《猴王》,从美猴王原型和《猴王》与《西游记》的互文性出发,阐述华莱士这个反英雄猴王的身份困惑和身份重建。2008年,深圳大学倪娜的硕士论文《勇气多余?——解读〈多余的勇气〉中的身份建构问题》着重分析《多余的勇气》的身份问题,论证阿道夫·吴的个人身份建构与达努人的民族身份建构都是个体与外界力量冲突间的协商和选择的产物。2009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陈金云的硕士论文《在中国性和英国性之间:〈酸甜〉的后殖民解读》立足后殖民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了《酸甜》中中英文化接触之处存在的第三空间。
三、一度升温:2010年至2015年的毛翔青批评回顾
在此前两个时期,港台地区毫无疑问是毛翔青研究的重镇。然而从2010年开始,这一局面却发生了巨大的扭转。就笔者阅读所及,2010年至2015年,香港学界对毛翔青的研究渐趋停滞,台湾地区仅有两篇学术论文可查,而内地的毛翔青研究截至2015年则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学术成果。
2010年,台湾作家马森在《文学的魅惑》一书中给毛翔青贴上了“英国作家”的标签:“在香港长大的毛翔青(Timothy Mo)就血统论是中英混血儿,如果他用的是中文,写得又够好,没有人会把他的作品排在中国文学之外,但现在他用的是英文,又身居英国,他就只能被视为英国作家”。这一论调不禁使人想起9年前毛翔青在专访中的自我定位:“我对字母体系的语文立即有好感,像英语,一学就得心应手。我想我在象形表意的文化里不可能成为知识分子”。埃哈德·莱克维支(Erhard Reckwitz)的《学习了解他者:毛翔青的小说〈岛之占有〉》专题论文以中欧二元对立为出发点,审视主角逐渐超越内心潜在种族优越感的嬗变。透过主角深刻而敏锐的洞察,中欧文化的互动构成了小说的范例与背景,书中人物及诠释的方式也成为了理解他者的绝佳媒介。台湾大学王景智的《逆煮帝国:论毛翔青〈酸甜〉之文化混杂》一文将食物的酸甜滋味与陈氏家庭仿效主流文化所使用的烹煮手法相结合,探讨了他们逆煮帝国中心的尝试,并藉由阅读移民作家挑战“地道性”(authenticity)的创作,对“生产原初/原创”(the making of originality)提出了个人新解。
和同时期的台湾学界一样,毛翔青的代表作《酸甜》和《一片孤岛》也是内地学者讨论的焦点,前者迄今有7篇论文,后者则有4篇。2010年第1期《英美文学研究论丛》连续刊登了两篇关于《酸甜》的学术论文。王光林的《走出二元对立的樊笼:论毛翔青的小说〈酸甜〉》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观照《酸甜》中的跨文化冲突,指出毛翔青选择的文化平衡说希望各种文化彼此共存,突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黄彩虹和阮炜合写的《阴阳失衡 两顾无依:〈酸甜〉的文化身份解读》则持相反意见,断言男女主角身份重建的努力是失败的,而毛翔青尴尬的文化身份也使他最终选择了远离和观望。2011年,王卉的《小说〈酸甜〉中的“正名”思想》借助儒家的正名思想,结合霍米·巴巴关于被殖民的他者的生存状态的观点,分析故事人物的生存状态。2012年,陶家俊的《毛翔青〈酸甜〉中华裔的儒“家”认同研究》重构《酸甜》中根源于中国文化土壤又在异域异质族群文化空间中繁衍的华裔族群的家形态及谱系,揭示了全球多元族裔语境中华裔族群与儒文化母体独特的镜像——共生认同模式。肖淳端的《解读〈酸甜〉的错置书写》认为《酸甜》通过对陈氏一家与移居国和母土的双重疏离、陈和陈妻的社会性别的错置书写,展现了英国华人移民生活的百般况味,其根源是离散族裔的文化身份认同困境。刘金龙的《诗学和意识形态操控:〈酸甜〉的人工翻译》,2015)采用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翻译理论,考察小说人物面对文化冲突时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2016年,吴楠的硕士论文《毛翔青小说〈酸甜〉中的文化同化与错位》通过分析《酸甜》的人物塑造、故事空间以及移民作家与移民的语言,考察居住伦敦的中国移民在文化与心理的双重维度上都消极悲观的跨文化经历。
毛翔青的鸿篇巨制《一片孤岛》因其鸦片战争的历史题材同样引发了内地学界的兴趣。张燕如和王卉合写的《游离于史实和虚构之间的〈一片孤岛〉》基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和(Linda Hutcheon)的理论研究该小说体现的后现代历史观。田菊春的硕士论文《毛翔青〈岛之占有〉中的历史叙事》通过文本细读和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从认知、审美、伦理3个角度审视《占有岛国》的历史叙事策略和后现代历史观。郭平和刘爱琴合著的《历史与立场——从编史元小说的角度解读〈一片孤岛〉》借鉴琳达·哈琴关于“编史元小说”的后现代理论,分析毛翔青如何戏仿编史形式、突出人物对华立场及再现工具的虚构性和片面性,从而揭示小说在再现中国元素时的悖论。阮炜的《一个黄种白人眼里的鸦片战争和中国人形象》将《一片孤岛》解读为“一个扭曲的鸦片战争故事”,并猛烈抨击了毛翔青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丑化。
当然,毛翔青的其他作品也吸引了内地学者的部分关注。阮炜和杨露合作发表的《“猴王”被生吃的跨文化意涵》透过《猴王》与《西游记》的互文性、中西文化的冲突、身份焦虑和自我分裂三个层面,解读小说跨文化情境中的身份危机和身份重建问题。阮炜和倪娜合著的《多余的“勇气”——评毛翔青小说〈勇气的多余〉》聚焦阿道夫这一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的人物形象,窥探作者身上的身份焦虑或文化认同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肖画的《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父权黑暗面——以两部〈猴王〉与〈龙年〉、〈姐妹〉、〈儿子〉为例》认为《猴王》以《西游记》的“猴王”为隐喻,男主角华莱士的曲折经历“体现了猴王与逆境斗智斗勇的精神,反抗岳父无处不在的权威”。
除了上述期刊论文外,有三部著作的出版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學术视野。第一部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2年原版引进的《英国文学的国际化》(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1948-2000, 2004)。作者布鲁斯·金(Bruce King)是研究英国前殖民地英语文学的著名学者,这部专著也是第一部全面描述二战之后移居英国的有色人种作家的文学史。书中有十几处谈到毛翔青,并将其与奈保尔(V. S. Naipaul)、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等移民作家并提。金认为,毛翔青与其他移民作家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新起点,他们国际化的移民写作对传统英国文学的版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金在第二章《转型:1970年至1979年》中指出,毛翔青的作品“经常以亚洲人和亚洲为题材,故事主人公无法融入亚洲文化的边界,因此他或她对自我身份形塑的尝试是一种道德解放,而这与传统和族群的腐朽与虚伪形成了对比。”2015年4月,阮炜、张晓红等人合著的《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奈保尔、拉什迪、毛翔青小说研究》一书出版。该书力求全面反映奈保尔、拉什迪、毛翔青这三位具有东方背景的英国小说家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分裂、身份焦虑、身份错位以及身份不确定性,并语锋尖锐地指责三人“与霸权话语保持一致,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谋的关系”。在论者看来,这三位作家“太过纠缠于当前物事,尤其是那些悚人听闻、能构成卖点的物事,对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却茫然无知”。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与毛翔青相关的部分章节脱胎自杨露、倪娜在阮炜指导下完成的硕士论文,体现了一种学术渊源的传承,也为国内毛翔青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储备了丰厚的学术资源。虽然毛翔青只是该书研究对象之一,但作为内地首部较全面论述毛翔青作品的专著仍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颇为有趣的是,1998年瞿世镜的《当代英国小说》首次对毛翔青予以关注,时隔17年,毛翔青再次被纳入内地权威文学史的视阀。2015年11月,由北外教授马海良和张剑主编的《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英国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国内第一套多国别、编年式大型文学工具书“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丛书之一,囊括了毛翔青6部小说(除《纯》外,因出版于2012年)的基本信息,如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和国外评论,客观勾勒出毛翔青的创作轨迹,使国内读者得窥当代英国文学的真实面貌。
四、高潮回落:毛翔青研究的盲点与不足
统观二十多年来毛翔青在中国的流播轨迹,早期对毛翔青述介以散论为主,进入千禧年后毛翔青研究才真正步入正轨,而内地学界对毛翔青的集中关注也只是近几年的批评现象。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15年至2019年内地对毛翔青的研究热度趋于消退,4年间未见有任何新的研究成果问世,不免令人暗生昙花一现之叹。毋庸讳言,目前中国的毛翔青研究仍处于边缘化、零散化的初始状态。具体而言,尚有如下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填补对毛翔青其人其作的译介空白。非常遗憾的是,除了许国衡摘译的《勇气的徒劳》的零星片段,中国迄今尚无毛翔青作品的中译本面世,而与此落寞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汤亭亭、谭恩美等华裔作家在中国的研究与译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因此,只有尽快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才能扩大毛翔青作品的读者群体,保证毛翔青研究全面深入的展开。另外,我国对毛翔青生平的研究仍显不足,应该加强对毛翔青访谈录等资料的翻译引进,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研究文献。
二是突破毛翔青研究中“不平衡”和“扎堆”的僵局。国内的批评界仍然集中在《酸甜》、《一片孤岛》等中国题材小说,而毛翔青自创“无桨之舟”出版社后的《面包果大街的灯火管制》、《变节者或混合甜品》和《纯》却至今无人问津,因此拓宽对这3部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毛翔青的小说创作成就。
三是注重批评的整体性和创新性意识。除了何漪涟的专著外,内地研究大都局限在毛翔青单部小说的单向度个案研究,联系其整体创作经纬加以审视的系统阐释仍付阙如。因此,既要发现毛翔青小说艺术中较为突出的闪光点,也需要形成一种系统性、整合性的艺术观照。此外,国内学者的研究选题和视角相对比较单一,如对《酸甜》的研究未能突破身份层面的探讨,对《一片孤岛》的研究几乎都单一地采用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或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的后现代历史编纂理论。因此不仅要加强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化研究,批判地吸收國外毛翔青研究的最新成果,更要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一种本土意识,以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切入毛翔青眼中的东西方世界。
毛翔青在当代英国移民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曾与石黑一雄、奈保尔、拉什迪等移民作家齐名。2001年和2017年,奈保尔和石黑一雄先后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而2018年奈保尔的去世又重新掀起了一股阅读与评论热潮。1989年,拉什迪因《撒旦诗篇》遭到“法特瓦”追杀,成为国际争议的焦点。与他们相比,毛翔青与英国出版界彻底决裂,离开英国隐居东南亚,而距离他上一部作品《纯》的问世已时隔7年之久,甚至有人怀疑毛翔青是否失踪了。毛翔青其人可谓一团矛盾,他曾自称“我是英国人”,但他又毅然选择将欧洲人在亚洲犯下的累累暴行诉诸笔端;他虽对中国没有很强的认同感,字里行间却印刻了母国的文化烙印。何漪涟曾指出毛翔青受到学界冷落的主要原因是“像他这样的作家挑战了现有的学术定见或研究视域”,而毛翔青在访谈中也曾说过,创作需要广博的学识,阅读作品则需要用心灵和智慧去体悟,而这并非所有批评家所能胜任。毛翔青以孤独的斗士姿态,努力在每一部作品中完成对自我言说的超越,并不断激荡起时代的最强音,例如《纯》就是以泰国南部分离主义斗争为背景。在异质文化融合共生的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应该尽量摆脱狭隘固定的批评束缚,以一种开放的襟怀与宏阔的眼光定位毛翔青的跨文化、跨国界书写,从而不断延展毛翔青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① 国内论著大都将书名Renegade or Halo2误作Renegade or Halo,且误译为《变节者或光环》。按,Halo2(读作Halo-halo)在菲律宾语中是“混合”的意思,是当地一种特色甜品,由果子冻、牛奶、糖和冰渣等混合而成。毛翔青一语双关,将变节者比作混合甜品,以示其妥协含混的本质,故笔者译作《变节者或混合甜品》。
② 郑树森:《边缘的视野——香港的英国小说家毛翔青》,《素叶文学》1991年第30期,第19页。按,此文后收入郑树森的《艺文缀语》(香港素叶出版社1995年出版,为文学丛书第35种),1999年易名为《文学地球村》由上海三联书店引进出版。
③ 二文后易名为《在英港之间:简介毛翔青》和《只想去旅行:专访毛翔青》,收入郑树森所编《国际文坛十二家》,因原件难觅,本文参考郑著。笔者按,阮炜等著《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转引了何漪涟的英文专著《毛翔青》,模糊地提到“在台湾一家文学杂志就获奖一事对他进行的专访中”,未能确定专访出处实为《联合文学》,且毛翔青的中文名字也并非“第一次被揭晓”(参见《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第196页)。
④⑤⑥ 郑树森:《国际文坛十二家》,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第120-127页,第128页。
⑦ 转引自艾晓明:《从文本到彼岸》,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第285-286页。
⑧ 梁秉钧:《引言》,《今天》1995年第1期(香港文化专辑),第147页。
⑨ Esther Mee Kwan Cheung. Crisis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 and Home in Hong Kong Cultural Imaginary. Dissertatio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 p.vii.按,阮炜将论文题目中的Imaginary误作Imagination,且将论文作者误作男性(见《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第197页)。
⑩ Choi Yan Yan Cecilia. Chinese Eyes, Eurasian Eyes on Timothy Mos Novels. Dissertatio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9. p.ii.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第552-554页。按,毛翔青独立出书,主要是因不满于西方出版界擅自修改其作品,且已刊小说销量不佳、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故瞿著将毛翔青亲自发排《面包果大街的灯火管制》归咎于“现代印刷工业的拖拉作风”,与事实有出入(参见该书第554页)。2008年10月,瞿世镜和任一鸣编著的《当代英国小说史》在该书基础上予以增补,但对毛翔青的译名及作品评论一仍其旧。
赵毅衡:《后仓颉时代的中国文学》,《花城》2001年第5期,第205页。按,此文后收入赵毅衡著《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人物》(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275页)和《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191页)。又,赵毅衡在《意不尽言》中将Timothy Mo改译为通行的“毛翔青”。
赵毅衡:《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暨南学报》2005年第2期。
赵毅衡:《中国侨居者的外语文学——“获得语”中国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李有成:《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Elaine Yee Lin Ho. Timothy Mo.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 p.170; p.13; p.144.
Wei-Cheng R. Chu.“The Tropology of Homosexuality and Postcolonial/National Allegory.”Humanitas Taiwanica 61(2004), p.391.
Guo Yingtao.“History, Narr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imothy Mos Writings.”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1 (2008), p.50.
Mok Siu-kit.“The Ends of History: The Novels of Kazuo Ishiguro, Timothy Mo and Graham Swift.”Dissertation.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5, p.34.
Chin Wai Leng.“Narrative, Truth and Power in An Insular Possession.”Dissertation. Macau: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2008, p.i.
杨露:《失落在两个世界之间:解读《猴王》中的身份问题》,深圳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2页。
倪娜:《勇气多余?——解读〈多余的勇气〉中的身份建构问题》,深圳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i页。
陈金云:《在中国性和英国性之间:〈酸甜〉的后殖民解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第v页。
马森:《文学的魅惑》,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28页。
郑树森:《国际文坛十二家》,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Erhard Reckwitz.“Learning to Understand the Other: Timothy Mos Novel An Insular Possession.”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 (2010), p.49.
Ching-Chi Wang.“The Empire Cooks back: Cultural Hybridization in Timothy Mos Sour Sweet.”Soochow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38(2014), p.1.
王光林:《走出二元对立的樊笼:论毛翔青的小说〈酸甜〉》,《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黄彩虹、阮炜:《阴阳失衡 两顾无依:〈酸甜〉的文化身份解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王卉:《小说〈酸甜〉中的“正名”思想》,《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3期。
陶家俊:《毛翔青〈酸甜〉中华裔的儒“家”认同研究》,《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1期。
肖淳端:《解读〈酸甜〉的错置书写》,《暨南学报》2012年第10期。
Liu Jinlong.“The Manipulation of Poetic and Ideology: Human Translation in Sour Sweet.”Overseas English 16(2015), p.150.
吴楠:《毛翔青小说〈酸甜〉中的文化同化与错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iii页。
张燕如、王卉:《游离于史实和虚构之间的〈一片孤岛〉》,《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6期。
田菊春:《毛翔青〈岛之占有〉中的历史叙事》,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版。
郭平、刘爱琴:《历史与立场——从编史元小说的角度解读〈一片孤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阮炜:《一个黄种白人眼里的鸦片战争和中国人形象》,《国外文学》2012年第4期。
阮炜、杨露:《“猴王”被生吃的跨文化意涵》,《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1期。
阮炜、倪娜:《多余的“勇气”——评毛翔青小说〈勇气的多余〉》,《深圳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肖画:《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父权黑暗面——以两部〈猴王〉与〈龙年〉、〈姐妹〉、〈儿子〉为例》,《华文文学》2013年第5期。此文显然未参考现有研究文献,误将毛翔青译作“莫翔青”并归入“美国华裔文学”范畴,且将华莱士岳父的“潘”(Poon)姓误译作“蒲恩”。
Bruce K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1948-200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2, p.97.
阮炜:《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奈保尔、拉什迪、毛翔青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前言第3-4页。
参见马海良、张剑:《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英国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88页,第223页,第370页,第500页,第630页。
参见Anne Teoh.“The Search for Missing Timothy Mo.”Beyond Thirty-Nine June 1, 2015(网址为:https://beyondthirtynine.com/the-search-for-missing-timothy-mo-an-article-by-anne-teoh-for-beyond-thirty-nine/)。
Shirley Geok-Lin Lim and Timothy Mo.“A Conversation with Timothy Mo.”World Englishes 4(2010), p.567.
(責任编辑:黄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