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依顺
摘 要:国家新一轮课程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教学环境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是高校教育工作正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以战略视角对高校未来教育工作的落实进行理性分析,并对我国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症结进行剖析,就如何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作出研究。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40-01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国家相关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国家自主研发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实验国家而努力,是我国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发展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全新方位,这种教育模式下有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教育兴国树立强而有力的旗帜。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为国家积极培养符合战略方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高校作为中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以切实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正常构建。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面临问题分析
1.1 学科定位模糊,教育深度停留在浅层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呈现一种边缘化现象,由于学校工作者教育理念的缺失与不合理,教育工作重点并不在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不把创新和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主流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而只是片面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归类到经济管理学科之中,没有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推广与教育,课程设置偏差,学科定位模糊不清。
有一定深度的创业项目服务应贯穿于从创业项目开发、创业项目示范到创业项目指导和实施的整个过程。而基础广泛的创业项目服务应包括企业项目的科学管理和创业项目产品的市场传播等其他内容。根据这些标准来反思当前的工作,中国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仍然不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正是教育支持覆盖面较小,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极具功利主义,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局限在临近毕业时期的速成教育,这对学生找准人生定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有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具备针对性,笼统的进行规划实施,不能有效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自我价值。除此以外,学校忽视对学生创新项目的孵化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教学支持,仅仅为项目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后期持续开发的资源不足,创业举步维艰。
1.2 专业师资匮乏,创新创业人才严重稀缺
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但是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高校毕业生远未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创新实践能力,长期以往导致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资源严重匮乏。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应该选拔大批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与能力,巩固高校教育的人文基础。教师是对高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践行的重要力量,教师队伍是否具备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能力也反映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与否。遗憾的是,目前缺乏具备创新创业培育技能的教师已成为大部分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为社会经济建设积极服务并提供优秀人才的瓶颈之一。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策略
2.1 积极提升创新创业先进教育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未来前进的动力,是一个国家能否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柱。为改变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培养全新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深刻认识到创新教育的正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引导学生观念上的改进。各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新认知,并且在此過程中注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价值,发现自身的优势条件,再结合学生的客观环境条件,帮助学生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价值观念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有效发挥学生的自我价值。
2.2 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有效进行教育的有力载体,奥地利哲学家玻尔兹曼认为“理论是思考的根本,也就是说,是实践的精髓”,只将创新创业教育流于理论是不完整的,只有整合实践,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价值与功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创造学生之间浓郁的创新氛围,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除此以外创新创业活动的另一种实践形式是建立校内创新型实验室,不同于传统型高校实验室,传统实验室以课程设置为依托,而创新型实验室则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高校为学生提供充足资源与设备,满足学生不仅学术还有创新方面的需求,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更好的完善了高校的创新创业体系链。
2.3 有效构建合理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为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科学合理的评价,高校强化建立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多元评价体系。标准上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价值以及所作出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同时注重评价指标的规范统一与完整。除此以外,还要设立一定的鼓励机制,例如部分学校设置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创新项目,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还能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动力。
3 结语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在发展阶段,高校要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还需不断深入发展,积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氛围并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在这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中为国家培养未来综合性人才。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有效保障机制,才是在高校构建起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7,15(27):89-90.
[2] 邵焕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知识文库,2016(12):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