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100000)
听、说、读、写作为四种语言能力,对任何一门有文字的语言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其中听力和阅读属于语言输入行为,口语和写作属于语言输出行为。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四种主要的课程类型,除此之外还有语法课、综合课等课程类型。本文主要谈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口语课。在上个世纪从八十年代,吕必松先生最早提出了按不同的技能来设置对外汉语的课程,到目前为止,口语课成为独立的课程类型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口语是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第一道关卡,因为交际的需要他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汉语口语能力。留学生和汉语老师虽然认识到了口语的重要性,但双方对口语课可能并没有充分地了解。比如一部分留学生认为,与其坐在教室里上口语课,还不如去认识几个中国朋友,通过跟汉语母语人的语言操练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一部分汉语口语老师,未能正确定性口语课,把口语课上成了精读课或语法课。这些问题都说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课的认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本文我想就自己粗浅的教学经历谈谈我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以首都体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2018年秋季学期B班的13名语言生和2名学历生为调查对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俄罗斯、匈牙利、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越南、韩国和墨西哥。选用的口语课教材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马箭飞主编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适合具有初步听说能力,掌握汉语简单句型和800个左右词汇的学习者学习。全书一共25课,每一课的结构都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生词;第二部分,3篇切题的短课文(一般都是2篇对话,1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第三部分,注释,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点,数量在7个以内,每个注释都附有例句。第四部分,练习题,题量充足、题型多样。本书能使学生完成对初级阶段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这些语言要素和一些日常交际话题的学习,同时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达到加强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目的。
在教授留学生的这一学期里,我发现了口语教学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一部分留学生所说的“与其坐在教室里上口语课,还不如通过与汉语母语人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外语口语水平”这一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交朋友学汉语不能完全代替课堂学习。但是怎样才能避免填鸭式的教学,使一节口语课既生动活泼,又能让学生掌握既定的学习任务?这是一个问题。其次是生词问题,本书中的每个生词都附有拼音、词性和英文解释。班上的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平时交流的中介语是英语和汉语,但遇到比较复杂的话题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用英语交流。比较特殊的是越南学生,他们不怎么使用英语。所以在讲生词的意思时,不能只用英语来辅助解释。那么,生词应该怎么讲?在课文方面,学生们对课文1、课文2的理解普遍优于课文3。课文1、课文2的形式是对话,课文3是记叙文或议论文。所以对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讲授也是一大难点,是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汉语口语和汉字的书写情况存在极其不平衡的情况。如克瑞丝蒂娜,一名乌克兰女生,她的口语水平在班上名列前茅,在PPT“介绍你最喜欢的运动”(期末考试第五题)的展示的过程中,她能全程用较流利的汉语做相关介绍,期间只看了几次自己写的提示信息。但她汉字的书写情况不好,每次课堂上的生词听写,她都由于写不出来而不参加,做一些抄写生词的练习。还有一名越南的女学生阮氏芳庄,她的情况与克瑞丝蒂娜刚好相反,阮氏芳庄的生词听写每次基本都在90分以上,但她的口语比较差,在期末考试第五题中,她的题目是“谈论自己在中国的一次购物”,阮氏芳庄将自己要展示的内容提前写好,并读了出来,且语音不标准,她的展示已经不属于口语展示,而是阅读。上述两名学生的情况是汉语口语和汉字书写情况极其不平衡的例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任何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第一步是要做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比如我发现学生们对第12课“谈论朋友”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因为在授课前,我跟他们做了一个“说出身体部位”的互动。我在PPT中依次用箭头指出了人的头发、眼睛、耳朵、鼻子、嘴、手等词,引导他们说出这些词,学生们都能积极回答,并且整节课保持了这种积极性。因此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对口语教学来说十分重要。生词方面,本书中的每个生词都附有各自的拼音、词性和英文解释。但在讲解时,拼音、词性和英文解释都只是辅助,最重要的是把生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给学生展示生词的用法。认知心理学派将词汇分为 “接受性词汇”和“使用性词汇”两类。“接受性词汇”是学习者接受、理解的对象,向学习者传授信息和知识,储存在学习者的记忆里;“使用性词汇”是在“接受性词汇”的基础上供学习者搜索、选择、使用的对象,提供转换信息、产生话语的基础。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听”和“读”偏向于学习“接受性词汇”;而“说”和“写”偏向于“使用性词汇”,所以,口语课重在“使用性词汇”的教学。1而把“接受性词汇”转化为“使用性词汇”的关键就是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所以,每一课的生词应该根据课文分组学习,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在课文这一具体的语境中学习生词的使用,再提供给学生们一些别的语境使用情况,或是让他们自己造句。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生词学习方法,不论学生是不是以英语为中介语,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习,都能较好的掌握生词,而生词的拼音、词性和英文解释仅仅是作为一个辅助。针对第三个问题,我认为记叙文和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不能仅仅阅读并理解文章的表层意思,而是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汉语逻辑思维和对文章结构的划分,掌握了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留学生们在口语语言组织上的能力。以第14课“体育健身”的第3篇文章为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了。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就是体育运动。以前,年轻人喜欢篮球、足球、乒兵球、羽毛球、跑步等比较激烈的运动:中老年人喜欢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比较平和的运动。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喜欢扭秧歌、跳交谊舞了;年轻人的兴趣也变得多种多样,保龄球、健美操、台球等等越来越受欢迎。
上述文章,我们就可以用这种图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体育运动 中老年人 年轻人以前 平和的运动 激烈的运动现在 扭秧歌、跳交谊舞 保龄球、健美操、台球等
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一定能有效掌握文章的内容。最后一个问题,汉语口语和汉字书写极其不平衡问题,仍然是以克瑞丝蒂娜和阮氏芳庄两位同学的例子来谈。克瑞丝蒂娜同学口语较好,大致认识简单的汉字,但不会写;阮氏芳庄同学,认识并能写出简单的汉字,但口语水平不达标。这两种情况我们认为前者可以慢慢锻炼汉字的书写,后者就亟需恶补口语了。因为,当前“计算机的普及,使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降低写字要求,因为只要学生语音准确、会汉语拼音、能认读字词,大多数书面表达都可以用计算机完成而不必手写”2。但对于只认识、会写汉字,口语较差的情况,我们就亟需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话,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并且从基础的声、韵、调上开始练习,为能说出准确的汉语语音打基础。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学方式也在改进,但基本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不会变。未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一定能精进教学。
注释:
1.郭宏.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的词汇教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2.仇鑫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第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