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镇2019年上半年农民增收形势分析报告

2019-07-04 10:35王小娟
经营者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全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年度农民增收目标顺利完成,我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的有何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基本情况

根据今年上半年形势分析,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呈现“四增一平”,即:家庭经营收入增、劳务与工资性收入增、转移性收入增、财产性收入增,农民负担平。预计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500元,同比增加520元,增长7.6%。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促农民增收

富安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蚕桑主导产业,建设优质桑园生产基地,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拉长增粗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被誉为“富安模式”的“公司+蚕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茧丝绸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成为全省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成功延续改革试点镇。

(二)深化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农业促农民增收

全镇围绕“生态、安全、高效、规模、品牌”的发展思路,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套种生产,抓好果品基地建设。全镇上半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其他作物,合计种植业收入达1.6亿元。如集贤村“碧翠鲜”莴苣种植1100亩,亩产8000~1000斤,单价1.5元左右,总收入1480多万元。仅此一项,该村农民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同时突出规模养殖做强畜禽产业,发展规模养殖大户,积极抓好标准化建设。今年上半年,畜禽养殖效益持续看好,各种畜禽产品共实现产值3.5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新型合作组织促农民增收

以规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契机,以农民合作组织的优秀致富典型为样板,继续鼓励、促进专业种、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今年以来,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新增入社成员36人。截至目前,全镇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共184家,成员总数34428人,出资总额16334.49万元。通过农业农村部验证家庭农场23家,土地流转0.3万亩。建账核算的合作社達到20个,建成省及“五好”示范社2家,培育典型社3家。新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30人。

(四)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

富北村将千亩桑园打造成集生产、观光、采摘、科普、休闲、购物、贸易为一体的新型生态茧丝绸产业园。目前“桑叶菜头”“桑葚”两品牌正在申报绿色食品。元九村绿色小森林、团结村小游园、富宝村康富无花果示范园种植园、王桑村大富山庄生态园,这些因地制宜多样性特色项目的开发,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

我镇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加工冷藏能力较弱,产品档次较低,初级加工多、科技含量低、附加增值增效不明显,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联结机制较为脆弱,没有真正形成规范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制约了主导产业的扩张和链条的延伸,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想观念上,干部群众虽然都想富起来,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往往“怕”字当头。干部怕难怕冒风险,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不高,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老板型”“经济能人型”的干部不多。

(三)农村信息化进程建设滞后

信息经济的出现,加剧了城乡信息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使农民无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就业市场信息,而农民自身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给社会。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

(四)农民外出劳务收入难以大幅度提高

当前企业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镇加大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但从投入的资金和开展的素质教育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成过度竞争,从而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上升

粮食价格上涨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几年来,农民种地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上涨,首先由经商流通人员赚足利润,而最终粮食的价格却没有什么涨幅,所以农民种地所得的利润也就越来越低。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镇将继续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空间,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确保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达到7.5%以上。

五、政策建议

一是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等提供便捷的渠道,从而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二是上级政府部门可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从而保证农民收入。三是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上级部门要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在土地使用、融资担保、税收减免、手续审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作者单位为东台市富安镇农经站)

[作者简介:王小娟(1977—),女,江苏东台人,大专,中级农经师,东台市富安镇农经站副站长,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方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公开、精准扶贫、合作组织建设等)。]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耕牛和农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业科学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