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蒙台梭利早教机构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2019-07-04 19:27郭子晟张丽莉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

郭子晟 张丽莉

摘  要:文章基于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64位南京市蒙台梭利早教机构教师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南京地区蒙台梭利早教机构的教育理念、方法与中国学前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现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机构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存在问题,机构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家庭和机构没有实现共育。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几点改进建议:结合实际,理解蒙氏教学的理论精髓;健全园本教研制度,增加外部支持;增强蒙氏教师的在职培训;加强家庭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蒙台梭利;早教机构;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郭子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张丽莉,博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南京市蒙台梭利早教机构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12048010Y)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104-03

一、研究缘起

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使得新时代家长日益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基于家长育儿的渴求,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政府机构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政策鼓励,国内涌现出众多不同类型的早教机构。蒙台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思想家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的一种幼儿早期教育教学方法。在蒙氏教学体系中,教师帮助幼儿营造最佳外部环境,培养幼儿内在学习动力和自主探索精神,实现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推行的近百年间,蒙氏教学法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蒙台梭利教学体系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幼教工作者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开始在幼儿园中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随后影响到16个省市200余所幼儿园。[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10000个幼儿班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法园本化实践,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省区和直辖市各级大中小城市中的公立、私立及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可以说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领域正掀起一股“蒙台梭利热”。[2]在“蒙氏教育”遍地开花的同时,相关研究却显示目前我国的蒙氏教学法应用存在追求形式上的模仿,照搬照抄以及片面歪曲地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等问题。[3]鉴于当前的不足,本次研究定位于南京市的蒙台梭利早教机构,深入调查以期了解南京市蒙台梭利早教机构的教育教学具体现状及相关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了南京市四个区的4所蒙台梭利早教机构、幼儿园作为调查样本。随机选取64名使用蒙氏教学法教学的一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訪谈法。采用开放式访谈形式,访谈了南京市玛利亚·蒙特梭利早教幼儿园和南京宁蒙儿童之家两家单位共15位蒙氏教师,每人访谈时间约为20-25分钟。访谈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蒙氏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的教具使用有什么区别?其次是蒙氏教学在实际运用中有哪些不足?再次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蒙氏教法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对蒙氏教学有哪些想法和建议。访谈期间征得受访教师的同意进行实时记录,形成音频及纸质材料。

(2)问卷调查法。所用问卷以自主编写的南京市蒙台梭利早教机构教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蒙台梭利现状调查相关文献和专家建议进行修改。问卷共含31题,涉及以下四个方面: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认识、教学行为以及外部支持。

三、结果与分析

1.蒙氏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曾经参加过蒙氏教育专业培训讲座”有64%的教师表示符合,而36%的教师表示不符合。对于“教师获得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认证”有53%的教师表示符合,其中仅有18.75%的教师表示“完全符合”。由此可见,虽然有不少一线教师参加过蒙氏教育专业培训讲座,但真正拥有蒙台梭利教师资格专业认证的教师只在少数,早教机构存在专业师资薄弱问题。

2.教师对蒙氏的自我认识程度。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不同程度上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少部分教师则表示自己不了解蒙氏教学法、教育观和儿童观。数据统计情况如下,在涉及“对蒙氏教学法有所认识”时,数据显示符合的人数占80%,不符合的人数占20%。所调查的蒙氏机构教师关于蒙氏教育观和儿童观的了解程度表示了解的教师人数占85.94%。

3.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掌握情况。关于“机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蒙氏教具的开发情况”84%的教师表示符合,16%的蒙氏机构教师表示机构并不经常组织教具开发。通过访谈得知,机构重视教具开发,但由于教师自身专业条件的限制,本土化教具开发成果不理想。关于所调查的蒙氏机构“教师存在相互研讨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符合的教师占比86%,认为自身没有参与教学研讨的教师占比14%。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因为自己是新手老师,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如年龄过小的幼儿建立秩序感时间较长;幼儿对教具充满好奇,但专注力较短经常换工作,在安静的蒙氏环境中坐不住。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但机构召开的教学研讨会议形式大于内容,新手教师在会议上提出问题时,常常得到“这些都是由于你缺少经验”等客观结论而不是应对问题的方法,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依旧得不到帮助。

4.机构获得外部支持的情况。在涉及“机构定期有蒙氏专家莅临指导的情况”时,“完全符合”的人数占26.56%,“基本符合”的人数占34.38%,“一般符合”的人数占26.56%,“基本不符合”的人数占10.94%,“完全不符合”的人数占1.56%。总体看来,大部分教师表示机构定期邀请蒙氏专家莅临指导,少部分教师则表示没有专家定期指导。

四、发展困境

1.蒙氏早教机构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存在问题。

(1)注重表面形式,忽视蒙氏教学内涵。部分机构在使用蒙台梭利教学法时只注重表面形式,忽略了对蒙氏教学精髓的深入研究。一些机构认为蒙氏教学的意义在于让教师将理论中的环境原封不动的搬进现实生活,并在其中教会孩子使用蒙氏教具。还有些机构在教具创新方面确实做出了园本化特色,但教学理念偏离了蒙氏的轨道,认为教会幼儿使用蒙氏教具就意味着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在制定园本课程活动时添加了幼儿使用自制蒙氏教具的环节,之后便以此作为办园特色,打着“蒙氏教学”的旗号进行招生宣传,形式之风之甚。

(2)不重视园本教研和外部支持。通过对教师的开放式访谈了解到,教师随着执教时间的增长,自身并未获得对蒙氏教学法更深层次的理解,相反自身逐渐遗忘教具操作方面的细节问题,致使在幼儿使用工作材料时教师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影响幼儿对蒙氏教学活动的体验。而由于机构不重视园本教研,虽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研究却停留在浅显层面,有时即使教研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实际的教学问题,教研人员却无法提供专业解答,教师逐渐习惯于做一名听众。会后也常因为缺乏后续跟进,一线教师未将教研结果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未能很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因为成本等问题,机构并未聘请专家进行长期的专业性规划指导,邀请专家进行短期园本教学指导的次数也偏少,没能加强机构内教师的专业引领。此外,一些机构不重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有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提出:“希望国内蒙氏幼儿园的交流可以更多。”

2.机构教师专业知识欠缺。连榕将教龄在0~5年之间、职称三级(包括三级)以下的青年教师定为新手型教师;介于新手与专家之间、教龄6~14年、参加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定为熟手型教师。[4]根据收集的样本数据可以得知蒙氏机构中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近八成教龄在0-5年之间。通过访谈了解到,新手教师自己对蒙氏教学体系理解深浅不一,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霍力岩认为教师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从而为了解评价儿童,引导支持儿童,促进课程的开发与改进奠定良好基础。[5]而在访谈中部分教师反映出自己不懂得如何对幼儿进行日常观察,不知道如何将观察记录在册。混龄教育是蒙氏教育的特色之一,但由于教师不能全面的了解、观察幼儿,对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把握不准确,忽略幼儿的年龄特征,影响混龄教育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和后续教学计划的调整实施。

3.家庭和机构没有实现共育。家庭教育、学习环境、教师作用是幼儿教育的三大关键因素,蒙台梭利本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从样本的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大部分教师反映幼儿在机构中表现良好,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理念、家庭养育者的溺爱等原因,幼儿在园内得到培养的能力,如专注力等无法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延伸,家庭和机构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在访谈时,有教师谈道:“实际上已经有一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对蒙氏教育缺乏了解,再加上机构和家长沟通做得不到位等等,家长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发挥蒙氏教育的作用,从而造成了幼儿在园和在家不能做到一致的现状。”

五、建议

1.结合实际,理解蒙氏教学的理论精髓。卢乐山认为要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蒙台梭利教育。蒙氏教具的运用是蒙台梭利的特征,但绝不是蒙氏教学法的全部,机构要充分认识蒙氏教育教学思想体系,为幼儿提供正规的蒙氏课程。机构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养原则,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教师要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制作特色感官教具,要结合园内实际资源,为幼儿提供最佳外部环境。机构还要正确认识蒙台梭利教学法自身的缺陷,如感官教育的形式存在训练痕迹、感官教具过于呆板、教具操作方法过于教条化等。最后要结合中国本土教育教学思想,对蒙氏教学法进行科学取舍。

2.健全园本教研制度,增加外部支持。园本教研是幼儿园依据本园实际工作和教育教学特点,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开展的,旨在促进教师发展及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研究活动。机构的园本教研效果不佳,需要建构健全的教研制度,定期选择教研组教师主持会议,关注教师需要,总结阶段教学成果,研究教师教学疑问,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评价标准。机构还可以建立教师观摩制度,让教师在相互观摩课程中寻找并解决自己教学的问题;搭建疑难杂问收集平台,鼓励教师互帮互助。机构还应聘请专家型教师引领和指导新手教师课程调研,积极联系蒙氏领域专家学者对幼儿园进行专业引領。此外,机构与机构之间,公办园与民办园之间应该建立联系,创造互动沟通的途径,促进园际交流,人才互访。

3.增强蒙氏教师的在职培训。作为专业教师,必须接受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职培训。因为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方法,相应地它就要求教师也应该是高素质的——能够通晓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并能有效驾驭它。蒙氏教师自身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及联系实际,融合中国特色教育观念,树立本土化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引导和示范,提升幼儿的能力。蒙氏机构要与正规蒙氏师资培训中心共同搭建学习平台,定期输送教师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机构还要增加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延长教师学习时长,提升自身专业水准。

4.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实现家园共育。机构首先需要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等组织对家长进行蒙氏教育宣讲活动,让家长明白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意义。其次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办亲子课程,举办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等方式让家长亲身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对蒙氏教育内涵的理解。最后提供家长参与机构内园本课程设计研讨会议的机会,增加家长与机构的交流,为家长在家庭中实施蒙氏教育拓宽思路。家长自身也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积极配合机构工作,注重营造教育环境,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潜能开发。

参考文献:

[1]  张燕.蒙台梭利教育在新疆各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师资情况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4):245-246.

[2]  张莉. 中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李婷,董卫花.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现状及误区[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1):42-44.

[4]  连榕.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理历程[J].教育研究,2008,(2):15-20.

[5]  霍力岩,胡文娟,刘霞.论蒙台梭利教师在儿童主动学习中的角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4):11-14.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