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鑫, 班文轰, 潘荣祥, 刘星桂, 黄 莉, 闵翠翠
(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惠及东盟沿线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认同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东盟国家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是东盟最大的投资国,一直在履行着大国责任及使命担当,致力于世界和区域和平和繁荣发展。中国国际形象及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更多国家对学习中文产生兴趣,学习汉语也成为东盟国家进行国际交流的必修课,“汉语热”成为东盟国家的一大特色,而中文学习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盛行。结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研究东盟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情况是“一带一路”发展要求,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创造性的国际化战略。距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已经四年,其核心内容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及共同责任获得了沿线国家的高度认可。其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表现我国建设共命运、齐发展、同利益的美好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平的环境需要高度的政治互信、繁荣的国家需要经济互利、开放的思维助推贸易联合、创新的体验福泽大家、文明引领长久发展路。
来华留学是中国留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途径,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也是促进贵州教育对外开放、提高贵州教育品牌知名度的关键。贵州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也积极跟上大潮,加大对外开放,来访留学生规模不断增加,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东盟国家的留学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贵州省高校也迎来了国际交流的春天,源源不断的外国留学生愿意到贵州学习,说明贵州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的提高。目前,招收东盟留学生的高校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凯里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优秀高校,助推贵州来华留学事业欣欣向荣。
为了解在黔东盟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情况、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课题组采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的形式对贵州省招收留学生的部分高校进行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调查问卷》的调查,主要了解留学生的中文学习动机、年限、学习程度及学习途径、遇到的困难以及了解中国的方式等,旨在调研留学生对中国的感兴趣程度和学习热情程度。本次的调查在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发出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58份,面对面访谈人数超过四十人。分析如下:
1.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助推留学动力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世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东盟与中国的多边贸易保证双方经济利益共享。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具有短期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长期政治经济关系的耕耘、留学生全球性能力的培养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1]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学习中文是确保国际贸易深入开展的必要手段。随着经济动力的推动,国际贸易环境下政治互信、文化融合的“一带一路”战略精神也促使东盟学生到中国留学。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使得部分国家认为,掌握中文就相当于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2]
2.良好的就业前景激发留学中国热情
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人才培养和培训。留学人员涌入贵州丰富了贵州的教育事业并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撑,增加人才创新这一关键资源禀赋使得在贸易往来中占据优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往来越密切,社会对熟悉中国语言和了解中国文化人才的需求就越多。根据调研数据,在被调查的东盟留学生中,37.59%的同学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而开始学习中文。中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让人自豪的技能,大部分同学表示学好中文回国很容易找到工作,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很多东盟留学生表示愿意留在中国深造和就业,中国与东盟的企业跨境合作给学有所成的东盟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就业机会,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更具有比较优势。
3.掌握语言技能是留学中国的内在动力
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意味着在国际交流中更加占据优势。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都推动着中文国际化。东盟留学生未来想做的工作如翻译、国际贸易、政府部门与经济相关工作等都需要良好的外语技能。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为中文学习提供了经济动力。在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语言人才是各个国家增强互动密切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文是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是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的初心。有学经济管理方面的留学生同学表示,未来理想的工作是能够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工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贵州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谈及留学贵州的原因时,东盟留学生认为贵州少数民族种类多,拥有丰富而有趣的民族文化和方言文化,在这样的环境进行交流和学习让他们感到快乐。
4.了解中国文化是学习中文的文化选择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无国界。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彩缤纷的文化吸引了无数学生来华留学,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风俗产生极大的兴趣,东盟留学生也不例外。中国与东盟同属亚洲,文化融合能力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更强的优势,正是在这一个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区域之中,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文化的包容能力更强、彼此的吸引力更大,种种因素促使东盟留学生到中国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对于东盟留学生是趣味的探知过程。在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方言文化更加吸引了广大留学生,民族文化走出贵州、走出国门、走进世界。实实在在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育国际化目标。
5.丰厚奖学金激励机制助推来华留学
近年来,来华留学事业的特点之一是奖学金规模持续扩大。青海、宁夏、贵州、云南、江西、四川和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的留学生规模显著扩大,奖学金对周边国家生源的拉动作用明显。中国的政府奖学金项目使得更多的留学生慕名而来,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意味着在中国免费学习。2016年,为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教育部和财政部拟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中国政府奖学金框架内设立“丝绸之路奖学金”,用于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高校来华教育水平是衡量高校国际化程度及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3]贵州省教育厅表示将多层次推进教育开放合作,增加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投入,重点加大“东盟国家留学生专项奖学金”投入,吸引更多国家优秀学生来黔留学,使得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更具有优势。
1.中文水平差异大
尽管东盟留学生已经来到贵州各高校留学,但是中文水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先,学习中文时间长短不一。从调查看,一半的留学生是来中国留学后才开始学习的中文,而从小就学中文的人数占比9.24%。
其次,语言期望不同。不同的留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图1所示,为了以后工作而学习中文的东盟留学生,他们理所当然的希望达到标准的普通话水平,这一部分东盟留学生未来想要从事翻译、国际贸易、中文教师、以及导游等职业,占到所采访人数比例的38%-42%;而为了让自己多掌握一门语言的东盟留学生则只想要达到交流无障碍,会读会写即可,这一部分留学生还不去确定毕业后是否留在中国,占所采访人数比例的29%-40%;对于大部分学习汉语只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的东盟留学生来说,可以简单交流就是他们希望达到的汉语水平,这部分东盟留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回国发展占到所采访人数比例的18%-26%。
图1 东盟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以及希望汉语达到的水平
汉语水平考试HSK等级是将留学生的中文水平进行量化的方式,HSK等级不同,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了学习中文的年限不同、学历不同等。HSK四级是一个主要分水岭,通过四级的人数达53.78%,而通过五级、六级的比例分别为16.39%、8.04%。留学生的中文学习年限平均是2-4年之间,部分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后才开始中文学习,学历的高低对于中文学习反应不同,学历越高则需要更高的语言技能,留学生们只得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达到科研高度,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水平。
最后,交流程度不同。交流是留学生在贵州不可避免的。根据调研发现多数东盟留学生与人交流没有明显的沟通障碍,而刚刚来到中国不久的同学则局限于会写自己名字及日常用语的使用,这也是在调研中遇到最大的困难。
2.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习方式多样化增加了中文学习的魅力。东盟留学生了解贵州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一方面,电视、电影等多媒体传播媒介的存在使得贵州文化很快的传播到东盟各国。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学习中文途径中选择电视、电影及录像的人次却是最多的,占到总人次的29.86%,而选择直接与人交流的占比为23.66%,由此可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学习中文途径的比例只占到了访问人数的5.92%,并且在与留学生交谈中得知,大部分的留学生自己的电脑使用的系统语言皆是本国语言。
另一方面,留学生来贵州留学的第一年主要学习汉语语言,第二学年才进入正式的专业课程学习,参加校内的汉语语言课程是留学生的职责也是学习的方式。学校的汉语课程对留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留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这个问题中,59.2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和同学之间有很多互动,28.15%的同学选择了学生有很多练习汉语的机会,12.61%的同学选择了主要由老师讲汉语知识。由此可见,近九成的同学都希望自身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去,和老师之间有很多互动,或是自己练习。
在所调研的东盟留学生中,一周一节汉语课都没有的同学占有29.41%,该部分同学都是留学超过一年,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知识的。一周有5-8节汉语课的东盟留学生居多,占到调研总数比例的44.80%,这部分同学多是刚到贵州留学或是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财经大学的语言教学创新开展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一对一”的帮扶制,中国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给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贵州的留学事业起步晚,其汉语对外教育发展速度慢。对于来黔的东盟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留学的第一任务。然而根据调研发现,贵州高校对于东盟留学生的学习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也需要增加。另外,省内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严重欠缺,更缺对外汉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这导致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存在经验不足问题。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主要是以老师讲为主导,学生负责听,这样的课堂形式比较枯燥,导致留学生提不起学习汉语的兴趣。东盟留学生喜爱老师与学生互动多的课堂,希望能够拥有更多学习汉语的机会,而纵观今天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了解留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状况,一把抓的模式对于提升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学习热情显得中气不足。
语音、词汇、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语言特点对留学生展开教学是基础,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东盟留学学习中文的困难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4]一是从声母、韵母的学习到听中文,留学生会感到对于听力材料无所适从,听不懂使得他们容易产生不自信、失落挫败的情绪,严重打击学习汉语的热情。除了课堂教学,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东盟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网络词语娱乐化误导留学生的理解与认知。二是口语思维混乱,相当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而言,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也存在逻辑思维混乱的问题。汉语本身不是留学生的母语,说汉语时会重复斟酌,与中国学生交流时由于语速太快也大大减少学习中文良好体验。三是阅读问题。东盟留学生到中国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留学生不能完全读懂专业书籍内容或只看懂部分内容,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比较吃力,学习效果的相对较差。四是写作能力问题。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不仅表现在说话上,而且表现在书写方面。留学生普遍认为书写和写作都很困难。
1.进一步完善对外教育教学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学习课程
不够完善的对外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不足仍是东盟留学生学习中文的障碍。贵州省各个高校要结合留学生的各种情况设立教学体系,把握课程数量尺度、教学内容深度、如此循序渐进,同时增加东盟国家小语种教师团队的招募,增加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的招聘,引进对外汉语教学有权威的教师。贵州各高校虽然拥有很强的师资队伍和力量,但小语种教师明显供不应求。对于现有的教师,要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次数、培训时间,同时增加他们对外汉语教学这方面的科研,更多的对他们进行外派学习、交流,进一步壮大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这不仅提高了对高校的要求,也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师团队的要求。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从汉语教学教师的角度上分析如何提高东盟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的考虑各个留学生的课堂需求、各自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才是提高每个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正确路径。留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希望有很多练习汉语的机会。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综合提高汉语水平。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基点,以时代发展为脉络展开汉语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协调课堂的趣味性,以学生为主导,从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带入中文的学习,大大激发中文学习乐趣和中文水平的提高,让留学生学习中文充满成就感。
3.加强基础词汇的练习和运用
汉语词汇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语水平的高低。东盟留学生在生活中应该重积累、重总结,注重基础词汇的学习以及延伸学习。留学生的阅读困难问题没有什么技巧,阅读是一个综合提高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多读书。经过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文书籍,对于中文的书写与表达方式肯定会有一定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水平选择不同的读物,不仅提高汉字理解和分析能力,还能拓宽东盟留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留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书法社团,在想写好书法的氛围下练习将有所突破。
4.向汉语成功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学习
语言的学习重在语言环境,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提升语言水平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东盟留学生到贵州留学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语言环境,要充分利用这个学习的好契机。对于中文水平较弱的留学生,可以与中文水平较高的前辈进行学习方法探讨、学习途径延伸、学习乐趣的激发等,改变本身固有的死板的学习模式,创新汉语学习。
留学生还可以利用的资源就是中国学生的口语练习,多与汉语母语者交流。搭建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沟通的桥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升留学生的中文水平,还能得到中国学生的指正,快速了解中国生活文化,促使更好更快的进入专业学习。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双方教育合作的创造性举措,是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搭建起互学互鉴定、合作共赢的坚实桥梁。中国—东盟教育周的存在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是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机会。教育国际化既是中国的需要、贵州的需要,也是东盟各国的需要。贵州作为教育交流周的常设地,也是交流周最大的受益者。
十八大以来,优先投入教育,我国各级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在巨大的成就下,贵州教育也积极赶上时代大潮。贵州的来华留学的出路在于面向东南亚、面向东盟。我们要依托好时期好政策,站在“一带一路”战略高度上向东盟国家更深层次的宣传我们“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内涵和意义,致力于共同谋求高质量教育成果,积极推进留学事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造亚洲高等教育共融共通。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努力。积极发挥贵州省高校资源富集优势,以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建设。积极打造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教育交流广泛化、教育合作多变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