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配合情景模拟演练在新建医院中的应用

2019-07-04 11: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医护急诊科演练

急诊科作为医院面对社会第一窗口,作为危急重症患者抢救重要场所,急诊科特点为人员混杂、综合性强、跨多学科,往往患者集中群体以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多,要求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予以准确、有效抢救措施[1]。因此,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提高自身应急能力,确保患者整体健康安全性及生命安全[2]。情景模式作为一类临床常用教学模式,创建真实工作情景,将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模拟或虚拟再现,学习者参与其中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及技能提高学习者动手能力[3]。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特殊性及针对性,因此,对医护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培训作为现阶段医院重点关注问题[4]。文章就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新建医院开展医护配合情景模拟演练效果进行以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12月急诊科医护人员4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23~42岁,平均(28.6±3.4)岁,工作年龄2~17年,平均(13.5±3.4)年,学历:中专2名,大专16名,本科16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6名,职称: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0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5名,护士6名。

1.2 方法

1.2.1 分组方式 以日常工作小组成员共计4人为单位,依据培训计划并在急诊科抢救室内开展演练,开展情景模拟演练期间,要求科室全部成员参与其中,共计10组。培训顺序依据小组抽签决定,自行准备用物,每周共计开展2次。培训内容包括:急诊抢救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如心肺复苏、呼吸机、电除颤及就用物“盲取”相关训练,依据科室常见病例作为急救模拟训练,有针对性开展心跳呼吸停止、休克、呼吸衰竭等相关疾病急救训练。非技术能力训练,包括急救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抢救指挥及应急能力训练。开展模拟演练期间,可理论结合实际,使得各个单项护理、医疗操作有序结合贯穿起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演练期间存在不足反馈给每一个参与演练医护人员,避免新一轮演练过程中出现同样问题。

1.2.2 实施过程 以“呼吸、心跳停止患者”为例,当120救护车将“危重患者”送至急诊科时,操作者为一线医生A、二线医生B、护士A、护士B、,医生作为抢救过程中指挥者,护士A为护士组组长,协调工作,利用智能模拟人替代为患者,模拟人实时将抢救时效性、实效性反应出来。当护士A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予以患者ABC急救,并请求援助,医生A及护士B、医生B应及时予以协助,医师下达医嘱并予以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护士A可执行医嘱并予以电除颤治疗1次,护士B予以协助,开放静脉通道并执行口头医嘱用药做好记录。医生B协助进行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性,当复苏成功后可协助医师取合适体位,对患者病情密切做好观察,并护送患者入院,医师补医嘱,护士补充用品及药品,做好仪器维护,医师与护士A抢救结束后6 h内应完善抢救记录。上述操作步骤完善时间总计为15 min,期间包括对疾病识别、辨别、呼吸循环支持及协调整体配合。演练开展过程中,小组成员轮流承担抢救过程中各项职责,可从不同角度体会抢救全过程,提高团队精神。

1.3 观察指标

对培训前后科室内部医护人员各项操作技术及急救仪器、急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培训效果越明显[5]。采取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培训前后就医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以下3个标准:满意(≥8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操作及理论成绩

培训后,医护人员操作技术掌握度、急救仪器掌握度、急救相关掌握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操作及理论成绩(分,±s,n=40)

表1 培训前后医护人员操作及理论成绩(分,±s,n=40)

images/BZ_14_177_1724_1193_1782.png培训前 84.59±6.45 82.65±7.45 82.65±6.59培训后 94.69±7.45 94.65±8.45 92.69±6.98 t值 6.482 6.737 6.615 P值 0.000 0.000 0.000

2.2 培训前后患者就医满意度比较

培训前就医满意度为85.00%,低于培训后的9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患者就医满意度比较(n=40)

3 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疗开展前沿科室,因此,加强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自身应急能力提高十分必要[6]。模拟演练开展过程中特点为直观性、创新性、综合性,因此,临床急诊科应用过程中可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团队意识及工作积极性,对患者自身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临床意义[7]。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护理人员缺乏应急能力,无法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标本采集,抢救干预中以一项操作两人做,分工不明确,延误患者抢救最佳时机[8]。研究表明[9],情景模拟开展下,对医护人员整体操作技术、应激能力培训起着重要作用,可准确、快速为患者实施抢救技术,为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关键措施。

文章研究表明,通过开展医护配合情景模拟演练,能提高医护人员操作及理论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演练开展下,以生动对话、形象肢体语言将临床实际案例展现出来,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学习、熟悉并应用急救流程,在紧急状况下忙而不乱,合理安排及沉着应对,对急诊科医护人员整体综合急救技能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可提升整体协调能力[10]。通过模拟演练典型危急重症案例,团队整体操作过程中合理观察病情状况及检测指标,评估手段应用及意外情况应激等[11]。将理论实际结合操作实际,医护人员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两者之间相互协作具有较大提高,科室与科室之间相互协调配合默契,在抢救临床危急重症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文章表2得出,医护配合情景模拟演练开展下,患者就医满意度整体得到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针对性预案演练开展下,护理人员整体应激能力相应提高,可保障抢救整体质量,利于急诊患者预后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13]。就诊克重模拟演练开展下,实际应用价值高,医护人员自身应急水平相应提高,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服务质量[14]。

综上所述,医护配合情景模拟演练应用于急诊科中,尤其是在新建医院中,可明显提高医护团队应急能力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整体满意度。

猜你喜欢
医护急诊科演练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