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治理转型背景下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探析

2019-07-03 23:49杜璨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杜璨

摘 要:边疆作为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利益边疆、文化边疆、软边疆等概念逐渐延伸的背景下,国家对于边疆的战略定位有了新的转变,推动边疆治理的转型已成必然。因此,主要通过分析边疆治理的转型内容,探究转型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具体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国家在提升边疆治理能力的同时增强国家认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边疆治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边疆治理转型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85

边疆作为国家主权以及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以及重要性正呈现日益提升之态势。因此,在强调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利益边疆、文化边疆、软边疆等概念逐渐延伸的背景下,推动边疆治理的转型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边疆治理新模式的实施,国家对于边疆治理关注的重点从由民族问题转向区域问题,这一过程中所引发的认同冲突与协调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边疆治理的转型内容,探究转型过程中可能具体引发的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思考,从而促进国家在提升边疆治理能力的同时增强国家认同目标的实现。

1 边疆治理方式的转型

1.1 陆疆与海疆并重

受古代王朝时期边疆治理经验的影响,西北陆地边疆治理的重要性历来优于对于东南沿海边疆的治理。例如,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中着重对西北内陆边疆的发展历史、区位特点及生产方式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但对于东南海疆的关注甚是匮乏。直到近代时期的内忧外患之际,始有龚自珍、魏源等人开启对于东南沿海边疆的关注与分析,奠定了东南沿海边疆治理的基础。由此可知,从古代到近代时期,西北边疆对于中央政府的重要性优于东南边疆,这一方面是由于西北内陆边疆的地缘政治态势更为复杂;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及能力来说,陆疆的发展更为重要。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对于东南沿海边疆的发展需求以及发展能力日益增强,维护国家海疆权益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因此,确保东南沿海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内陆边疆与沿海边疆的协同发展也应当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

1.2 一元到多元协同

从古代中国到近代时期,中央王朝在边疆治理中向来居于主要地位,边疆怎样治理、如何发展都取决于中央,专政与独权、官僚与机械是导致这一时期边疆治理成效不佳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国家治理强调多元协同与公民参与,在推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不仅强调主要制度的建设与实施,更是强调求同存异,即允许多元发声以及保留民族特色。由此,边疆治理的方式已经从政府独大的一元治理方式转变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协调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治理方式,从中央治理到地方治理再到民众自治的多维度治理体系在推动边疆治理实现多元治理、科学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 “族际”向“区域”转变

边疆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民族问题突出。因此,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向来采取“族际主义”的治理模式,族际治理模式强调将边疆地区视作“民族地区”,着重解决边疆地区内的族际冲突与矛盾。国家希望通过对族际问题进行集中、适度的解决以降低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中的阻碍,从而能够确保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稳进发展。然而,随着边疆地区发展过程的新问题与新矛盾突出,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平衡边疆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推动边疆地区的整体协调发展成为推动边疆发展过程中的新要求。由此,针对边疆治理的模式逐渐由“族际主义”转向“区域主义”,区域治理模式强调将边疆视作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着重解决特殊区域中的区域性问题,并将族际问题带入到区域治理的整体谋划之中。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于促进边疆的稳固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是符合新时代下共同发展的时代要求。

2 边疆治理转型中的认同问题

2.1 认同、民族認同与国家认同

在“认同”一词的含义以及运用上,不同的领域对于认同的定义以及适用范围均存在细微区别。 “认同”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文idem,意为“相同”或“同一”,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发展,“认同”一词逐渐普及开来。在社会学以及政治学领域,学者通常把“认同”作为“原因”或者“动力”以解释群体的特征、感情和行为等社会政治现象。而心理学研究则表明“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具有深刻、持久的特点,相比于其他易变的特性,“认同”具有稳定性。

对于国家认同以及民族认同的定义上,“民族认同”通常是指各少数民族对于自身所属民族的认同,具体体现为对于民族的归属情感依赖以及责任意识等,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客观现象。而“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其所属共同政治体的主动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凝聚力和愿意为共同体效力的意愿,是维系国家统一和发展的重要纽带。通常情况下,“国家认同”被认为是“民族认同”得以形成和延续的前提。

2.2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

民族认同多强调对于本民族共同记忆、共同血缘以及共同文化的认同,往往是与生俱来的,在各民族地区具有深厚的认同基础。而国家认同是在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往往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对于维护国家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边疆治理模式从族际治理转向区域治理的过程中,国家对于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关注重心逐渐向关注区域发展转变,由此可能引发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对自身文化维护意愿的激化。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以及对外开放进程加速的影响之下,边疆地区往往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民族文化由于基础的不牢固性以及缺乏传播、延续的具体条件导致文化消失、弱化的后果。因此,边疆地区民族为加强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保护可能自发强调民族认同,从而造成民族认同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导致国家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政策流于表面以及为一些国内外分裂势力造成可乘之机,从而影响到边疆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团结统一。

2.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

在推动边疆治理进程稳步前进、促进边疆发展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国家针对边疆地区的政治管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提升等方面均采取了相关的积极发展方案,在推动边疆的协调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接受国家优惠政策,享受国家福利待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国家在推动边疆治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鼓励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鼓励公民加强自我管理,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管理,有利于满足公民在政治权利、社会发展、自我实现中的需求。由此,边疆地区人民的国家认同以及幸福感有了相应的提升,这对于推动边疆地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 协调边疆治理转型中认同问题的路径

3.1 明确国家认同的优先性

在推动边疆治理转型的过程中,对于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问题的关系处理上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是,我们应当明确一个观点即“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得以延续的前提”,国家认同应当高于民族认同,没有国家对于民族的保护,何来民族认同的建立?因此,无论在推动边疆治理的转型中,对边疆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边疆地区的人民还是应当坚持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的意识,不要割裂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更不要盲目跟风,受到极端言论或者思想的影响,过于强调民族认同,从而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3.2 加强国家认同的宣传和教育

教育是影响个人认同的重要平台与场所,认同的建立来自于周边环境对个人心理以及意识的影响。在边疆地区加强国家认同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地区的传播、提高边疆地区各民族的思想素质水平,是提高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水平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在各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于中华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强调文化自信,培养国家整体意识。这对于平衡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3 确保实施政策的科学性

首先,根据边疆实际情况,制定边疆治理政策,并确保政策科学有效的实施,提升政策实施的效益,是加强边疆地区国家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在国家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鼓励当地专家积极参与、鼓励民众积极献言献策。再次,让民众更多的参与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及实施的原因,畅通沟通渠道,并减少政策实施中的矛盾与误解。把阻碍降到最低,实现治理效益最大化,从而有利于提升边疆地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

4 总结

在高边疆、文化边疆、软边疆等多种边疆形态对外延伸的趋势下,推动边疆治理的转型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推动边疆治理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针对边疆治理方式以及指导思想的转变下,复杂的边疆民族地区可能会围绕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以及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维护可能提高国家认同的措施,又要通过制定实施积极的政策降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推动国家在提升边疆治理能力的同时增强国家认同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Philip Gleason.Identifying Identity:A Semantic History[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Vol.69,No.4(March 1983),pp.910-931.

[2]周爱保,刘显翠.国内族群认同研究:现状与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3):220-226.

[3]陳昱岿.学校教育场域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云南彝族阿细中学生的个案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04):121-129.

[4]周平.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J].政治学研究,2017,(02):2-13+125.

[5]李艳霞,曹娅.国家认同的内涵、测量与来源:一个文献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6,(12):49-58.

[6]孙嫱.乡村维吾尔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基于新疆莎车县T乡的实地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6,(03):72-80.

[7]傅才武,严星柔.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5):63-74.

[8]刘永刚.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问题与边疆治理析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18(01):49-56.

[9]杨鹍飞.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5,(04):20-33.

[10]周平.陆疆治理:从“族际主义”转向“区域主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6):22-28.

[11]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学,2014,(06):4-23+206.

[12]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06):16-25+106-107.

[13]江宜桦,李强.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M].中国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132.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