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
摘要:牛郎织女传说是七夕节爱情元素的主要资源与传承载体。该传说在先秦之前已有记载,但直到汉代,它还没有与七夕节发生关联。晋代有了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相会的故事,该传说才与七夕节相融合,并且使原本以曝晒衣物为主的七夕习俗转为以乞子、乞巧为主,并有隐约而不断的婚恋习俗或爱情元素。由于封建文明的传统文化不宣扬爱情,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不可能形成一个像模像样的情人节,七夕节的爱情色彩在封建社会不断淡化,后世的七夕节以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崇拜、乞巧、乞子为主要形态。但现代社会具有对情人节的巨大文化消费需求,七夕节借助牛郎织女传说,具有较多爱情元素并且传承不衰,是中国最具有情人节基础的传统节日。
关键词:牛郎织女传说;七夕节;情人节;爱情元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3-0132-07
近年来,七夕节与情人节的关系成为引起持续争议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争议的焦点问题有:牛郎织女传说是不是一个爱情主题的故事;七夕节是不是或能不能成为“中国式”情人节?如果七夕节可以成为这样一个满足爱情诉求的节日,它与西方的情人节有何内涵上的不同,应该叫做“情人节”还是“爱情节”“夫妻节”?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和当代田野调查资料,考辨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在历史上的分立、连接与融合,七夕节爱情元素的产生、演变的脉络,其爱情元素与各种七夕习俗的关系和在七夕传统中的位置,以及在当代社会七夕节能否发展成中国情人节等问题。由于七夕节是不是或者说能否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采用“七夕节爱情元素”这一较有弹性的说法来表述相关内容。
一、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分立与融合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若干与节俗相伴随的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叙事。这些叙事承载着自古以来民众与节俗相关的生活经验、文化想象、民族情感、历史观念、伦理道德等群体记忆,阐释着节日的起源、文化内涵、习俗成因、吉祥物来历等。虽然这些叙事不见得都是对于节日的科学解释,但都是传承着民众群体记忆的民俗文化。有些民间叙事对于节日的内涵和传承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为典型的是牛郎织女传说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七夕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密不可分的,提到七夕节,就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说起牛郎织女,也离不开他们在七夕相会的情节。牛郎织女的故事几乎关联着七夕节的全部内容,离開了七夕相会的情节,牛郎织女故事也显得残缺不全。从现代文化形态的客观表现上说,二者确实是融为一体的。但从民俗类型上说,牛郎织女传说属于民间文学的经典作品,七夕节则是一个节日,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可以分为这两类。另外,从历史演变角度看,二者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不可分割的,而是二者先各自独立发展了一个历史阶段,才在某一个历史时期融汇到一起。根据文字资料,二者融汇的时间是在晋代。而二者融汇的交接点在于,原本只能被银河分隔、不能相会的牛郎织女在此时改为可以在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了。
牛郎织女传说形成的时间远早于七夕节。七夕节在汉代才有文字记载。而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先秦时期就以神话的形式在广泛流传了。
牛郎织女故事在初期是星空神话,那是在我国2000年以前的上古时期。其时,与后来故事中的人物“牛郎”相对应的角色叫做“牵牛”,是一头牛的形象,还没有人格化。“牵牛”与“织女”最早只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星座名,还不是同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但是由于牵牛星与织女星位于银河两边的位置对称关系,很容易被古人相提并论,《诗经·小雅·大东》中关于二者的记载应该就是这种情况的体现:“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牵牛”被当作可以服箱拉犁的牛,“织女”则已经是人格化的角色。虽然二者相提并论,但是我们从中看不到一头牛和纺织娘之间有什么故事发生,更看不到二者之间的男女情缘。这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之前的源头形态。
关于二星为何命名为“牵牛”“织女”,刘宗迪解释为:在七月的黄昏时分,古人仰望星空,织女三星中的大星是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这使织女星与七月联系在一起;而七月为夏秋之交,正是纺织娘们忙着纺线织布为缝制寒衣做准备的时节,加之织女三星的分布形态有点像织布梭子的形状,古人就将之命名为“织女”。织女星与七月相联系的主要论据是《夏小正》的记载:“七月,……织女正东向。”而“牵牛”名称的由来与八月的星象和生活相关,八月黄昏时分,牵牛三星中最大的一颗星代替织女星成为高悬中天的亮星,而八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适宜选择牲畜作为岁末的牺牲,牛是最重要的祭品之一,因而,“此时昏见南方的中星,作为视牲之月的时间标志,被命名为牵牛,可谓顺理成章。也就是说, 牵牛星之名牵牛, 不过是因为古人以之作为牵牛视牲之月的时令标志”[1]。这种解释是可以让人信服的。不过这只是对二星命名的解释,并未涉及牛郎织女传说的主要情节,不能据此断言后来才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整个牛郎织女传说都只是女织和视牲之事的反映而与爱情无关。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了1155枚战国时期竹简,其中《日书》竹简有2枚提到了牵牛织女的故事:“丁丑、己丑,娶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甲种第155简正)“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甲种第3简背壹)[2]这里说丁丑、己丑、戊申、己酉四个日子结婚都不吉利。牵牛娶织女没有成功,多次放弃。这种说法是对天文现象的反映:牵牛星与织女星分处银河两岸,遥遥相对,事实上总不能相会,因此,在上古人们看来二者的婚姻只能是悲剧。但是这里的记载与《大东》有显著不同:一是牵牛由牛的形象变成了男子形象;二是牵牛与织女之间已经有了彼此关联的故事,而且是爱情关系,只是婚姻无果。
从先秦到汉代、三国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是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悲剧,正如东汉《古诗十九首》之一所咏唱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似乎是天然佳偶的这对星神痴恋苦思而永不能相会,此情此景,不仅令好奇又热心的布衣百姓们唏嘘感叹,也让生活优裕的王孙贵戚和文采斐然的文人学士伤怀悲咏。曹丕也在《燕歌行》中吟道:“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可见直到三国时期,牵牛织女相望不能相会的故事跟七月七这个日子还没有什么关系。而汉代已经有了七夕节。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的习俗有“作曲及磨具”,“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西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这些习俗都跟牛郎织女故事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汉代到三国时期,牵牛织女的故事跟七夕节是分立的、无关的。人们常引用的据称是出自《淮南子》的“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和据称出自《风俗通》的“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两段引文并非可靠文献,属于以讹传讹、张冠李戴,并不能据此将牛郎织女相会故事产生的时代定在汉代[3]287-288。
七夕节存在了约二三百年才跟牛郎织女故事融合。西晋时期,出现了二星神相会成婚传说的确切记载。晋代关于牛郎织女相会的记载有多种,如傅玄《拟天问》中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夷则应履曲,七齐河鼓礼。”其中“七齐”即七月七,“河鼓”是“牵牛”的别名。该书原注对此时七夕节习俗做了较详细的记述:“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漾而辉辉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见者三年乃得言之。或云颇有受其祚者。”由其中“俗重是日”可见七月七在当时已很受重视,人们是把这个日子当做二星神相会的日子来祭奠、祈愿,对二星神是同样拜祭的,还没有出现后世主要拜织女的情形。另一方面,从其它相关记载可知,此前七夕节曝晒衣物书籍等原有习俗也有部分存留。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这个故事的重大突破,也是该传说与七夕节发生联系和融合的契机和关键。在此之前,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不搭界;在此之后,二者密不可分。同时,牛郎织女传说的植入,也彻底改变了七夕节的基本习俗和文化内涵。
晋代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虽然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神鹊填河渡织女的情节在晋代并无可靠的文献记载。神鹊渡织女情节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庾肩吾的《七夕》诗:“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嫦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这里所说的填河之鹊并非后世人们说的乌鹊、喜鹊,而是雕陵鹊这种神话中的巨鹊[3]288。正由于二神的相会相当地不易,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此给予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以逞其快:在高远澄净的夜空,神话中的巨鹊们为成其好事,纷纷飞来聚集,填上了阻隔二神的天河,二神就踏著巨鹊的头颈相会缠绵,其情节何其浪漫神奇。
牛郎织女相会选在七月七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文所述织女星是标志夏历七月的星,七月正是织女星在人们的视野中最亮的时候,诗经里也说织女星一天移动七次(“终日七襄”),这个故事本来就跟“七”字有关系,这使得古人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选在七月;另一方面,选择重七为节日,跟古人习惯以数字重叠的日子为节日和对数字“七”的崇拜有关。古人认为“七”有利生殖、转生、长生,双七更是吉利数字,所以在这个日子要搞相应的仪式,就使它成为节日。“七”跟“九”一样也被古人当作极数,数字满七算是完成一个阶段。《周易》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将七作为阴阳循环的一个周期,七日阳刚复来,为吉利之象。正月七日是人的生日,人死后要“做七”,都跟“七”有利生殖、转化有关。人们认为七月七日生子是大吉大利的,此日出生的孩子为贵子、仙胎,不是凡夫俗子。故而汉武帝、魏太祖就被说成七月七日出生。古人还传说七月七是神仙相会、神仙下凡的日子,传说中的西王母来到皇宫与汉武帝相会就在七月七。古书中把汉武帝、魏太祖的生日说成七月七,也是说他们不是凡夫俗子,是神仙投胎。牛郎织女相会是神仙相会,而且含有阴阳结合、有利生殖的意思,放在七月七正合适。
二、牛郎织女传说给七夕节带来的爱情元素的隐曲传承
牛郎织女传说一旦植入七夕节,就成为七夕节的核心和灵魂。从此中华民族就有了这样根深蒂固的文化记忆:为什么要过七月七?因为这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而七夕节的主题和习俗就围绕着牛郎织女传说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转变并不断发展,在各地形成了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各种特色习俗。
牛郎织女传说是一个爱情故事吗?根据现在人们的一般常识,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不同意见也是存在的,有学者就撰文指出该传说原本与爱情无关:“追本溯源,牛郎织女的故事原本与人间男女的爱恨情仇无关,而只是上古天文学观象授时知识的反映。”①①刘宗迪《“七夕”考:与爱情无关》,浙江日报,2006年7月31日,第11版。其实刘宗迪并非认为牛郎织女故事整体上与爱情无关,而是“原本无关“,即二星的最早命名与爱情无关。刘宗迪在该文的最后一段也说:“尽管有牛郎织女之间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习俗却根本与爱情无关。”笔者认为说“二星的最早命名与爱情无关”比“牛郎织女的故事原本与人间男女的爱恨情仇无关”更为准确,因为在二星的命名阶段,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没有形成。 由于牛郎织女传说在七夕节习俗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讨论该传说是否与爱情有关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与爱情有关、与爱情发生关联的具体情形如何,这一问题与讨论七夕节是否可以成为情人节的问题就有必然而重要的关系。当然,这两个问题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作为七夕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牛郎织女传说如果是一个爱情故事,那么七夕节必然与爱情有关,但也并不意味着七夕节就是情人节,七夕节成为情人节还要有其它条件促成。
晋代以至南北朝时期,七夕节的习俗主要有四个方面:祈子、乞巧、爱侣相会、曝晒衣物。《西京杂记》记载宫中习俗:“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临百子池”是为祈子,“以五色缕相羁”,是以线绳束人表示连接姻缘的意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乞巧习俗:“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乞巧,可理解为向织女祈求做女工的巧艺。但乞巧习俗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乞巧的最常见方式为在星光下以线穿针,而传统文化中绳线是与姻缘有关的,俗语说的“牵线”“千里姻缘一线牵”都有线在内。传说中的月下老人成人之美也是用红线将有缘之人牵连在一起。故以针线乞巧实际上是祈求姻缘、子嗣。另一种较常见的方式是陈列瓜果乞巧,也含祈子之义,这是由于瓜在传统习俗中常被用作多子的象征物。“喜子”因其名称含有“子”字,更明显是祈子的吉祥物。上文说“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就是明确点出了瓜果乞巧的求子含义。因而可以说,晋代以后七夕节的内涵是以祈求子嗣、姻缘为主的,而曝晒习俗成为无足轻重的内容。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是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与上述七夕习俗正相符合。
七夕节因牛郎织女传说而获得了传承不衰的无穷活力,牛郎织女传说也因依附了七夕节而有了发展壮大的生长点。到后世,牛郎织女传说由天空仙界的星神之恋演变为人神之戀,成为敦厚勤奋的农夫与天上美丽多情的仙女之间凄美动人、曲折神奇的婚恋故事,添了许多生活气息,情节也更为丰富,更能勾起大众的向往、同情与感叹。以牛郎织女相会为中心的七夕习俗也更繁多,并且对织女的崇奉越来越盛,许多地方修起了织女庙。直到今天,在西安斗门镇、山东沂源等地还有很热闹的祭拜织女神的庙会,浙江温岭、洞头的七夕节分别过成了“小儿节”和“成人节”,而甘肃西河的七夕节则是乞巧传统的优秀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地方的七夕节习俗都没有直接表述爱情主题的;如果把这几个地方的七夕节说成爱情节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但它们都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背景,这几个地方的民众都在传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是客观事实。所以,也可以说这几个地方的七夕节传统具有隐曲的爱情元素。如上所述,七夕习俗的主题可有如下几种。
第一,爱情。偏于夫妻情。夫妻情等于爱情加亲情。具体到这个故事,牛郎织女的夫妻情比现实中的一般夫妻有更多的爱情成分,因为二者的结合不是出于传统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由浪漫的邂逅、相恋而成婚。
第二,乞巧。这个习俗偏于女性对织女的崇拜,好像没牛郎什么事了。唐代罗隐《七夕》诗就是对这种习俗的表述:“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这显然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局部内容的放大。民间拜织女盛于拜牛郎,应该主要因为故事中织女是仙女,而牛郎只是本领普通的农夫。只有乞巧习俗而没有爱情元素的直接表露,应该是受传统社会“不谈爱情”主流文化的影响。
第三,祈子。祈求子嗣是七夕节的重要习俗。这种习俗的出现首先是由于数字“七”在古代民俗观念中具有生殖意义,双七相重更是一个利于生殖的日子。其次,在百姓看来,织女在牛郎织女中的身份主要是来自天庭的贤妻良母,她的到来使孤苦无依的光棍牛郎有了媳妇和儿女。在封建文化中,婚姻缔结的最重要目的是传宗接代。所以祈子在七夕节习俗中能够形成、繁盛和传承久远。由祈子习俗衍生出七夕节的一个重要节令物品——小儿偶像,唐代叫“化生”,宋代叫“摩睺罗”。浙江的洞头、台州等地将七夕节过成小儿节、成人节应是由祈子习俗发展而来。
除了以上三大主题外,七夕节的其他习俗还有占卜、聚会、娱乐、歌舞、曝晒衣物等。可以说,七夕习俗发展到传统社会后期,爱情元素在习俗活动层面越来越弱化。但是,民众口头传诵的牛郎织女故事一直是一个以爱情为主基调的美好幻想故事,历代文人也有很多诗词吟咏牛郎织女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所以说,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的七夕节的爱情元素是一直没有断绝的,只是它能否转变为习俗活动层面的显性或主流的内容,则是需要讨论和观察的。
三、七夕节是否能成为现代中国的情人节
毋庸置疑,后世的七夕节在人们印象中所具有的情意绵绵的爱情色彩是由牛郎织女传说带来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农夫与仙女相遇、相恋、成婚、生儿育女,又分离、定期见面的缠绵故事;他们顽强反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势力和社会强权的阻挠,忠于爱情,坚守婚恋关系;他们天河相隔、两地(天上人间)分居,每年只能相会一夜,而能够长相思念、互不离弃、不生婚变、情深不渝,这分明是一个典型的纯情故事。这是七夕节习俗与内涵的基点。也是那些宣扬七夕节是中国爱情节的人们的主要依据。但问题并不如此单纯。相反的观点就言之凿凿地指出,牛郎织女神话起源于远古先人的星象崇拜和观天文以知农时的生活方式,这个故事原本是与爱情无关的,“把七夕当成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是“文人的鼓噪加上商人的炒作”造成了近年来七夕情人节的热闹[4]。受了这种抨击,再看了该文引经据典的一番论证,本来认为“牛郎织女故事与爱情有关”乃常识的许多读者未免疑惑起来,不敢轻易附和七夕情人节的说法了。那么从学理上说,七夕节是否具有成为现代爱情节的史料依据和历史文化底蕴呢?这确实需要进行深入的典籍爬梳和仔细的义理考辩。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吗?目前只能说七夕有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情人节。古人没有给我们流传下来现成的情人节,我们的传统节日体系里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情人节。在春秋战国以前的上古时期,儒家礼教尚未占据独尊的地位,男女有较多的自由交往和表达爱情的场合,往往在郑重的仪式之后,青年男女可以纵情交流、择偶。上巳节(后为“三月三”)就是这样的节日,对此《诗经·郑风·溱洧》有男女在河边欢快交往并赠送鲜花的描述。但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越来越严苛的儒家正统文化强调男女之大防,尽量隔绝婚姻之外的男女交往;即使夫妻之间也否认相互间的平等爱情,讲究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说夫妻结合是为了传宗接代。在这种压抑、排斥爱情的文化模式中是不会有像模像样的情人节的。一些节日有男女混合的户外节庆活动,就成为男女偷偷结识、传情达意以及约会的场合,如元宵节、中秋节都有夜晚在户外赏灯、游逛等活动,就留下不少有关风花雪月的诗篇佳话,这些节日也就带有一点情人节的味道。但是这些节日还都算不上是情人节。因为这些节日的主要习俗都不是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男女传情只是附带的、次要的活动。
如果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一个最接近情人节的,那就非七夕节莫属。自晋代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后,这个爱情婚姻故事就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由于封建文化对爱情主题的压抑,七夕习俗以乞子、乞巧为主,爱情表达活动居于次要位置,但乞子、乞巧也是与婚姻紧密相关的。七夕乞巧习俗传的很盛,乞巧可理解为女子向织女乞求智巧,但实质上也是在乞求良缘和贵子。乞巧的主要方式是在星光下穿针引线,这一仪式其实也包含着与婚姻爱情有关的象征意义,线绳在传统文化中是缔结姻缘的符号性用具。鹊桥相会的桥,也是民间文化中一个与爱情、生殖有关的象征符号。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说的“百子池”“相连爱”这种字眼是对古代七夕节以爱情、婚姻、生殖为主题的明确提示。而且由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因素,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流传下不少与爱情有关的七夕诗篇或故事。白居易《长恨歌》中就写唐玄宗与杨贵妃把七夕节当情人节来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节日的存废兴替主要取决于民众的自然传承。其他有点情人节味道的节日传播到今天,或者其整个节日已经衰微,或者其中爱情活动已经消亡,是无法靠外力促使民眾把它们过成今天的情人节的。上巳节或三月三是上古时期最具情人节色彩的节日,但是中古以后其会男女的习俗活动隐没了,而且这个节日近现代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已经消亡了,不大可能再恢复为全社会的现代情人节。而七夕节因与缠绵悱恻、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捆绑在一起,到现代社会仍然显示出传承下去的无穷活力,而这个故事又明显是个爱情传说,到现代社会,七夕节的祈子主题演化为爱情主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有著名爱情传说垫底,这是其他节日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其实台湾同胞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来过已经有20多年了,他们只是把西方情人节赠送玫瑰花、巧克力、首饰、卡片等习俗一骨脑儿地挪到了七夕节上[5]。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也已经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来过了,许多商场里到七月七前后都在降价促销以迎合七夕情人节的社会时尚。北京的一些餐馆、娱乐场所、鲜花店也在打七夕情人节的招牌。各地有许多在七夕节举办爱情文化节、鹊桥会的活动,如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自2005年开始已在邢台市天河山公园等地举办了13届“七夕爱情文化节”。
近年来社会上有对情人节的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而选择哪一个日子和什么样的方式来过情人节成为一个引起热议的问题。因为我国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节日中没有现成的情人节,在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文化的潮流影响之下,一些城市青年过西方的情人节成为一种时尚。但西方的情人节并非现代中国情人节的唯一选择。有些人更喜欢中国背景的情人节,有些人出于文化保护意识而宣扬七夕情人节,有些商家如红豆集团为了宣传自己的商业品牌而为七夕情人节造势,这也都无可厚非。事实上近几年已经形成了西式情人节和中式情人节竞争的局面。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文化自尊而抨击过洋节的人们,如果合理引进少量外国节日以补偿本土传统节日之不足、丰富国人的情感生活也不是坏事;当然也没有必要棒杀追捧中式情人节的风潮,如果人们推陈出新将某个合适的本土传统节日过成情人节更是好事,毕竟有本土传统的节日更合国人的胃口。
反对把七夕节过成情人节的意见中,有一条是说:牛郎织女神话在上古时期源于星神崇拜,是与爱情无关的;那时牛郎与织女的姻缘是悲剧,是对恋爱不吉利的。这种意见显然不能作为否定七夕节是情人节的理由。一者上古时期牛郎织女神话与七夕节还没有关系,那时还没有七夕节,自然不能拿那时的牛郎织女神话来论七夕节的主题;二者,节日习俗是不断演变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习俗,我们不能拿最原始的习俗来否定后世的习俗,不能根据古代经典论断后世的习俗是离经叛道的、不合原旨的、不正宗的、不是原生态的。拿远古时期牛郎织女神话与爱情无关的资料来否定现代社会的七夕情人节,而跳过了晋代以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关键情节和近两千年间七夕习俗的传承演变,是不合适的。
在赞成把七夕节当作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的意见中,也还有一些争议。首先,“情人节”这个名称在媒体上和青年人中叫得很响,但还不能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当初时兴过这个节日,不知道怎样选择了“情人”这个词,而没叫做“情侣节”“爱侣节”“恋爱节”“爱情节”等。“情人节”之“情人”,应该是指婚前的恋人或准恋人。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种恋人叫做“搞对象”的“对象”,90年代以后是“谈朋友”的“朋友”。按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情人”可以指“对象”或“朋友”这类角色,但更常见的用法是指具有不正当的非婚两性关系的人们,包括“第三者”“小蜜”“二奶”等,这些在封建社会被称作“奸夫淫妇”,所以“情人节”之名就为部分中老年人难于接受,有的学者主张改名为“爱侣节”等。但语言是大众约定俗成的,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专家“纠错”对已经流行开的说法通常是无效的。如果“情人节”叫开了,“情人”一词的意义也就随之发生转变,主要指未婚恋人了。按现在的趋势,“情人节”的名称应该会继续叫下去。其次,西方的情人节主要是未婚恋人过的节日,而这与牛郎织女传说的情节不合。牛郎织女自有了七夕相会的结局之后,就不再是相恋相思的恋人,而是夫妻了,而且传说中牛郎去见织女是挑着俩孩子、手牵着一个孩子去的,有的传说中织女怀里还抱个孩子。所以有学者主张七夕节应叫“夫妻节”。如果按牛郎织女传说的情节,七夕节可以是由夫妻与孩子组成的小家庭来过的爱情节,同时未婚恋人也按时尚的方式来过,那么这种七夕节倒也富于新意和中国特色。但是习俗往往也不是按学理或专家的设计来发生和传承的,笔者认为这些意见都有道理,学者固然有宣扬自己主张的权利与责任,但最后中国情人节的格局到底会怎样,要等一段时间后看民众做了怎样的选择。即使七夕节发展成全社会的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其过法也不一定非要与牛郎织女传说情节严格符合不可,沿着这一传说的爱情线索过成未婚恋人的情人节也是合乎情理、很有可能的。
在当今中国,讲究“男女之大防”、忽视爱情、认为婚姻主要为了传宗接代的封建文化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男女平等交往、自由恋爱、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文化大行其道、深入人心,由此必然造成对形成一个以表达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节日的巨大文化需求,再加上相关商家的推波助澜,情人节的兴起和逐渐盛行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国内过情人节的风尚主要在青年人中流行,西方情人节和七夕情人节并存。毋庸讳言,近年来青年人过西方情人节盛于过七夕情人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近百年来我国科学、经济等落后于西方强国,因而我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这造成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有很强势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也造成部分国人以西方文化为美为时尚的心态。但是,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等方面迅速发展以至居于世界前列,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然逐渐增强。因此,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人必然摒弃不适当的崇洋心态,而普遍珍爱、崇尚自己的传统文化,拥有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和悠久深厚的爱情元素传承的七夕节也会演变发展为我国的现代情人节。
参考文献:
[1] 劉宗迪.七夕故事考[J].民间文化论坛,2006(6):17-33.
[2]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06-208.
[3]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4] 刘宗迪. 遥看牵牛织女星[J].读书,2006(7):23-33.
[5] 钟宗宪. 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M]//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61.
[责任编辑:毛家贵]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Love Elements in Qixi Festival from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HUANG Tao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Abstract: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is the main resource and carrier of love elements in the Qixi Festival. The legend had been recorded before the Pre-Qin Dynasty, but it had not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Qixi Festival until the Han Dynasty. In the Jin Dynasty, there was a story about the meeting of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on the seventh day of July. This legend merged with the Qixi Festival, and changed the Qixi custom, which used to be mainly about exposing clothes, into that of begging sons and skills by women, with vague and continuous marriage customs or love elements.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feudal civilization did not talk about love, it is impossible to form a decent Lovers Day in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system. The love color of Qixi Festival was fading in the feudal society.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the worship of Weaver Girl, begging sons and skills were the main forms of Qixi Festival in later generations. However, modern society has a huge cultural consumption demand for Lovers Day . With the help of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Qixi Festival has many elements of love and inheritance, and is most suitable for Lovers Da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Key words: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Qixi Festival; Lovers Day; love 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