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莉,于姣姣,常青,黄建国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较常见的类型,其发生转移的形式尚不可定论,主要通过血管转移到肺、肝脏、骨骼及肾上腺等较为常见,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生殖器官较罕见,目前国内外不足百余例的报道中,以阴道转移相对多见,而卵巢转移极其罕见[1-2]。现将我院应用超声诊断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卵巢转移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43岁,2000年因“宫外孕”行右侧附件切除术,2012年因“肾透明细胞癌”行右肾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2018年7月再次来我院复查,彩超发现“左侧附件区肿块”,门诊以“盆腔肿块待查”收住院,盆腔MR提示:盆腔肿块,考虑卵巢肿瘤性病变。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妇检:外阴无异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无压痛,左侧附件区饱满。2018年8月,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左附件切除+左卵巢悬韧带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肠管与侧腹膜广泛致密粘连,子宫与前腹壁及侧腹壁致密粘连,子宫稍增大,质韧,左侧卵巢显著增大,约5 cm×4 cm×4 cm大小,质偏硬,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右附件缺如,髂血管旁及腹膜后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肠管表面、大网膜、肝膈面无明显异常。免疫组织化学结果:RCC(+)、Vim(+)、EMA(+)、CD10(+)、CA125(-)、CK7(-)、CK20(-)、CD117(-)、SMA(-)。(左卵巢)结合病史及HE形态,符合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病理诊断:(右肾癌术后)左侧卵巢转移性透明细胞癌,见图1。
图1 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病理图 (HE ×200)Figure1 Pathological chart of ovarian metastasis of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HE ×200)
采用LOGIQ E9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经腹部超声探查: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整,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子宫纵径9.03 cm,前后径3.79 cm,内膜线清晰,呈线样,肌层光点粗分布欠均匀,左侧附件区可见4.38 cm×3.40 cm边界尚清晰,形态不规则的稍低回声光团,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见图2。团注SonoVue造影剂3.5 ml后,17秒时,左侧附件区低回声病灶先于子宫肌层强化增强,24秒时整体强化,1分5秒开始廓清。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实质性肿块(符合卵巢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结合病史不排除继发性肿瘤病变)。
图2 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超声图Figure2 Ultrasound chart of ovarian metastasis of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有研究显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到卵巢概率仅仅约6%[3],且以同侧为主,有学者提出肾-卵巢轴是肾透明细胞癌转移到卵巢的机制之一[4],其可能机制为:左卵巢静脉回流至左肾静脉,左肾癌栓经左肾静脉逆行迁移至左侧卵巢。然而,早期的报道以及本报道中表明,肾透明细胞癌不仅可以转移到同侧卵巢,还可以转移到对侧或双侧卵巢[4-5]。肾透明细胞癌也可能通过血行播散,或从原发肿瘤或转移性腹膜后淋巴结直接侵入,或作为腹膜病变的一部分扩散到卵巢[3]。肾透明细胞癌卵巢转移主要组织学特征是以透明细胞为主,窦样血管结构、黏液染色阴性、透明细胞结构及鞋钉样细胞构成,而卵巢透明细胞典型特征是细胞间质有基底膜样物质的沉积及透明红染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方面,CK及CAl25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为阳性,而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为阴性,Vim和CD10是肾透明细胞癌的标志物,其阳性表达也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本例患者因有右肾透明细胞癌病史,镜下细胞学方面,可见大量成片的透明细胞,透明细胞大小相似,其中见明显纤维的小血管网状结构围绕腺泡排列的肿瘤细胞,加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支持,可证实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此外,超声检查也是临床妇科疾病的常用诊查手段,常规超声能够检查出组织结构的异常,卵巢良性肿瘤大多表现为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回声低;而恶性肿瘤则多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回声较高。通过超声造影则可以显示组织内微血管和血流灌注的情况,增加了病灶的对比分辨率,卵巢良性肿瘤血管多分布于肿块边缘,而恶性肿瘤血管多分布于内侧,即恶性肿瘤早期便能表现出强化增强。超声造影能更清晰的展示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快速有效的鉴别肿瘤良恶性,给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在本例患者诊断中,通过常规超声声像图发现左侧卵巢病变,有肾透明细胞癌病史,再结合超声造影模式,不难鉴别出卵巢病变的性质。超声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高,且对人体损害小,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