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馆藏,简称馆藏或藏书,是指图书馆收集的各种文献资料的综合,这些资料从根本上满足了读者的需要,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现代图书馆的馆藏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小册子、照片、报纸、学位论文、美术作品、录音磁带、微缩文献、计算机可读资料等等。在这些资料中,虽然图书数量最多,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他多种形式非书资料的比重也日益增加,比如馆藏报纸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馆藏报纸,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具有收藏价值的报纸。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就有专门的区域存放馆藏报纸(报库),以及提供现报阅览的报刊阅览室,在全国各大高校,省市级图书馆,几乎每家都有被列为馆藏的报纸资料。在北京还有一家专门的报纸收藏博物馆,据报道有古今中外的报纸藏品五万多种。
表1 2012-2016报纸出版总量
面对浩如烟海的出版物,图书馆不可能漫无目的地选择。因此文献采选过程应首先考虑到采选工作的针对性,应当根据本馆确定的文献入藏范围,有针对性的搜集目标范围之内的文献资源,其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包括:图书馆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藏书重点、文献类型和范围、读者群对象、经费预算、图书馆官方的立场、现有馆藏情况等等。
报纸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是传播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时效性强、周期短的特点,正因为报纸自身的特点,报纸的采访工作相对于其它文献资源更为复杂,采访原则应根据报纸出版市场及图书馆馆藏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近些年,图书馆的馆藏报纸的采访工作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困境。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在我馆报纸采访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我馆报纸的入藏范围主要包括地市级以上正规出版发行的报纸,范围较小,报业集团和区域化发展迅速,报业机构改革变化大,造成一些具有收藏价值但不在采访范围的报纸缺藏。(2)由于报纸出版频率大,绝大多数报社都采用邮政发行,我馆报纸采访方式主要以邮局订购为主,缴送为辅;但近年来邮政订购系统发展速度滞后、更新慢,地方邮局办事效率低,后期服务得不到保障等,造成部分邮发报纸存在缺期,从而造成馆藏报纸的部分缺藏。(3)随着市场机制的变革,自办发行报纸逐年增多,报社自身的不稳定性,如人员、地址、经费、机制变化大,加大了采访人员的联系难度以及后续的报账问题;如果缴送本不到位,就会造成部分报纸的断藏。(4)随着2018年《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我馆的缴送率明显上升,但是中文报纸的缴送率变化不明显,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报社,呈缴意识不明确,购买难度比较大,而报社报纸剔除速度过快,造成馆藏报纸的缺藏。(5)电子报纸(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新广告法对报纸出版的影响以及国民阅读习惯的改变,报社为了自身的发展也纷纷转向“新媒体”,纸质报纸出版发行不断下降,采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2012年至2016年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纸出版总量可以看出(如表1所示),综合全国、省级、地级市、县级报纸出版发行来看,国内中文报纸的出版种类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区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总印数、总印张、折合用纸量在略微上升之后,立即逐年下降,回到起点,并有可能继续下降。这说明纸质报纸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下降,总的基数下降,馆藏报纸的数量也会随之下降。
根据2012-2017年国家图书馆各省份馆藏报纸停报分布来看(见图1),每年都有超过20种报纸停止出版,虽然停刊号也是馆藏报纸的几大种类之一,但这些停止出版的报纸多为影响力较小,没有较高收藏价值的报纸,而如《环球时报》等“大报”则寥寥无几。报纸的收藏基数有减无增。近20年内开创的新报停板比重大,影响力不够,自身质量不高,就会迅速被市场淘汰;北京市年年有报纸停板,但数量总体下降不明显,说明报纸出版行业自身也经过了一定的调整。
身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采编人员也必须要了解出版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近年来,媒体融合、数字传播等概念越来越受到报纸行业的重视,新的媒体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人们阅读方式转变,网上碎片化阅读比重日趋增加,媒体融合成为传媒发展大趋势,固守于纸媒无异于坐等消亡。
各报社纷纷拓展发行渠道,如电子版本、微博微信、上线手机客户端app等。例如,银川日报社打造“2+4”现代传播体系,办好《银川日报》《银川晚报》两张主流报纸的同时,推动银川新闻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矩阵、多媒体党报阅报屏四个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展,其中手机客户端不仅有新闻推送,还满足水电气缴费、挂号预约、公交线路查询等生活需求查询。成都传媒集团2014年发力媒体融合,启动进军新媒体“4311”战略,统筹建设新媒体发展、数字采编和用户数据3个中心,目前集团新媒体产品涵盖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视频等主要产品平台,围绕不同客户端形成了时政类、财经类、生活服务类、数字娱乐类4个新媒体集群,累计汇聚海内外用户1.4亿。
图1 2012-2017年国家图书馆各省份馆藏报纸停报分布
但数字化不是把纸媒内容数字化而已,而是内容不一样,内部需要有机连接,将更多的扩展内容放到线上,做到线上线下与终端读者直接对接。
那么,在新时代数字环境下,馆藏报纸的采访工作何去何从,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环境下,网络信息的无中介化交流使图书馆丧失了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地位,图书馆不再是最重要的知识渠道,搜索引擎查阅资料比进入图书馆阅读报纸更加方便。而用户的信息消费需求和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耐心下降,更加追求信息的即时性、快捷性。
图书馆规模越大,越能承载更多的馆藏报纸,但图书馆的投资运营费用和对馆藏报纸的保存费用,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只有少数的图书馆能承受得起。馆藏报纸多数比较珍稀,保存维护的技术难度较大,这对一般的图书馆而言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但是,虽然就目前来看,馆藏报纸的采访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并非到了穷途末路。报纸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是传播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时效性强、周期短的特点,它不仅是图书馆主要收藏的文献资源之一,还是读者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笔者认为,数字环境下馆藏报纸的采访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传统的馆藏报纸主要以纸质形式或照片为主,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报纸资源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建立数据库,实现区域网络资源共享,将珍贵的馆藏报纸由纸质化向电子版转化,延长馆藏报纸的寿命,由普通的静态知识库汇聚成为立体的动态海量知识库,可以大大加强馆藏报纸信息的流动。
对于馆藏报纸,可以针对重要性不同进行分类,譬如将“号外”“创刊号”这样珍贵的、历史悠久的报纸以虚拟形式进行展示。对于时间较近的“特殊事件”纪念性报纸可以出示原件。
要想更好的利用好图书馆的馆藏报纸,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于未来馆藏报纸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引入馆藏报纸的评价标准体系。
对于图书馆馆藏报纸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一般从馆藏报纸本身出发,考察点集中在馆藏报纸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三方面。在数字环境下,馆藏内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馆藏报纸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一家一馆的实际馆藏,而应该跳出这个框架,从数字环境下占有的报纸信息资源和为读者提供信息的能力出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统的对馆藏报纸评价中,藏报量是主要因素之一。藏报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有 :(1)藏报本身价值;(2)读者满意程度;(3)学科覆盖范围。
在数字环境下,单纯地考察和评价藏报的量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更应该评价的是在整个数字环境下馆藏报纸的信息传播能力,是否能尽量地满足读者、收藏爱好者对报纸信息的需求,这其中主要包括 :(1)对现实馆藏报纸的评价。对保存完整的纸质馆藏报纸的评价,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如 ①藏报本身价值;②读者满意程度;③学科覆盖范围。(2)对于后期制作的影像资料、机读资料、缩微资料、和CD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评价,应该从市场需求量是否达标,学科范围是否覆盖完整,信息类型、信息容量能否达到市场要求以及对原版纸质资料的替代作用来衡量。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因素 :各馆藏报纸联盟的情况、参与报纸资源保障工作情况、每年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的报纸数量、传递方式、互借申请的时间、最终的满意度等。
总之,身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采编人员必须要了解出版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媒体融合、数字传播等概念越来越受到报纸行业的重视,新的媒体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人们阅读方式转变,网上碎片化阅读比重日趋增加,媒体融合成为传媒发展大趋势,固守于纸媒无异于坐等消亡。但数字化不是把纸媒内容数字化而已,而是内容不一样,内部需有机连接,将更多的扩展内容放到线上,做到线上线下与终端读者直接对接,实现图书馆功能型与服务型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