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万虎
【摘要】在现代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初中数学教学教育模式单一,学习难度大,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不高,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也找不到解决的方式,不能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所以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进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这样的能力需要继续加强。本篇文章将主要讨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这样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 发现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142-02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育时期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教育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能力的培养,教授学生学习方法,而并非教授单一的知识框架。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要,但是对于策略的研究也应当进行不断的发展,不断的结合实际来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初中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的提升,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来说是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教授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目前数学教育课程上,老师上课时的教学目标只针对于课本内容的讲解以及对于应试的教育。大部分时间教师只是教授学生应试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考试考出更高的成绩而并非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这一点上必须要更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老师的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在初中学生的德育能力培养上,学校整体的重视程度都不高,所以学生自然也就对于自身的能力提升没有那么高的重视程度。因为平常并没有对于能力的测验评测,所以学生自身也不能有一个直观的反馈。这样一来能力的培养没有直观的体现,从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掌握并不能完全的了解。当教师不能深入课堂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很难正确把控教学进度,所以对于教师的评测标准应该不断提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过分在意升学率以及个人收入,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
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针的优势
对于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来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学习知识,在问题中了解知识的深度层面。要让学生不仅仅看到一个表面的公式或者数学定义,应该不断更正学校教师的教学思维以及教育的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热爱学习,乐于钻研。
对于关注学生培养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发展个人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平常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预先预习之后,先对自己不懂的知识进行圈点提问。首先让学生对于预习的内容先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这样能够快速高效的让学生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识,从反馈的速度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三、在实践中教学中运用教学策略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从反向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再通过分析研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让学生发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深入了解理论教学的现状,理论并不能完全应用于实践,必须要结合真实的世界来判断理论的正确性。
在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的教学中《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章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不断列举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自身的发现以及思考,能够快速的让学生了解已知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其中的差异性来进行新知识的导入。
在九年级下册《投影与视图》章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然后把不懂的知识汇总,在课前向老师提出。学生先发现其中的难点然后自己思考如何能够正确掌握这些难点,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难点的重点听讲。
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关于《相交线》模块“观察与猜想”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作“看图时的错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图片让学生交流看图片时会出现哪些错觉。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和多媒体教室来为学生展现大量的图片,然后从而让学生感知到不同角度能够带来不同结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让数学课堂更加的有趣味,让学生乐于上课与学习,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四、结束语
由此证明,在不断的探究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不断的从中获益,并且提高能力。教育应当不断发现新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素质,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