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布局下省域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与改革发展
——以山东省高等教育为例*①

2019-07-02 12:09
关键词:山东省人才发展

韩 萌

(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

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是指在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下,以实现区域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宗旨的全局性决策与谋划,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措施。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省域高等教育如何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实现“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内涵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以及省域高等教育在支持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办学体制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战略转型。

一、国家“五年规划”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国家高等教育规划中的改革路向、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既是省域高等教育进行调整与转型提升的重要依据,也决定着其发展特色和基本面貌。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1981年“第六个五年”规划起,迄今已制订了8个“五年规划”注《国家总体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h.。这些规划是省域高等教育战略调整与转型的总指导。

在国家8个“五年规划”方针、路线和政策中,“规模”“人才”和“创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目标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呈现出三个较为突出的战略倾向。

其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稳步走向“中国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专科、本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急速扩张,到90年代初“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90 年代末调整为“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经过近40年发展,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超过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注]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edu.cn/jyb_sjzl/sjzl_fztjgb/.其规模化扩张经历了一个“扩大、合理、再扩大”的调整过程,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

表1 国家“五年规划”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八个“五年规划”文本内容整理而成

其二,确立“人才优先”战略,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20 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将人才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首次将人才战略与经济、文化等共同确立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4项重大战略中,“人才”属于优先发展战略,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细化与延伸。我国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充分体现出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必将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其三,服务国家战略,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从“七五”规划提出“重点大学建设”,到启动“211工程”“985计划”“2011协同创新计划”,以及2015年部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均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对部分顶尖大学重点布局,培养一流人才,强化一流学科。当然,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身份固化、财政资源配置不均、“马太效应”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搭建信息平台,形成多元文化共享以及多学科跨界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范围的文化竞争,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国家规划布局下山东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与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并取得辉煌成就。纵观山东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性跨越阶段。

(一)以“破冰修正”为主的调整式转型阶段(1978—1991年)

这一阶段是“改革试水”阶段。1977年8月,邓小平在北京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山东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方面逐步修正“文革”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标志着高等教育拨乱反正的肇始,也是发展期的来临。

与“文革”时期相比,山东省制定的新高考招生有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恢复统一的文化考试,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录取、招办批准的流程择优录取;二是恢复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三是山东农业院校除了普通班,继续举办“社来社去”班。[注]“社来社去”班是指:推行教育、生产、实践相结合,农学院搞开门办学,在农村招收学生,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再回到农村去为生产服务,为贫下中农服务。另一项重要工作是“重点高校建设”。由于“文革”期间学校下放,一些基础雄厚的大学失去重点发展优势,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1978年,国务院提出:“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是一项战略措施”。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华东石油学院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注]刘继荣、池临封:《重点大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示范作用》,《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24期。1983年,在新中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18名博士生中,就有山东大学潘承洞院士的博士生于秀源,这说明当时山东省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注]栾开政主编:《山东高等教育史(1840-2000)》,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9页。

1985年至1991年是省域高等教育的推进改革期。1985年,党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吹响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号角。为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山东省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方面,除大力发展专科教育,正常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外,还采取研究生班、在职研究生、委托培养等形式;在专业调整方面,重视优势专业、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应用专业,强化薄弱专业及新兴专业;在管理体制方面,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大学校对教育经费和基建投资的使用权。

图1 山东省教育事业费投入变化趋势(1979—1991年)

以恢复高考为标志的调整期是省域乃至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成效最大的是省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保障了高等教育经费的固定来源(见图1)。同时,扩大了高校自主办学权,调动了高校和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次改革,冲破了以往诸多政策上的藩篱和羁绊,使山东高等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完整体系,拉开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为其后高校的合并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阶段(1992—2011年)

这一阶段是“资源重组”阶段,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国高等教育在反思中逐步由原苏联模式向欧美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转变。按照国家“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高校合并、资源重组、强强联合、升格更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潮流。

山东省政府在1992年印发了《关于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提出对高校进行合并、扩建,增加走读生;实行自主择业,逐渐退出国家分配的制度;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短缺和新兴学科,扩大专科和研究生的比例等改革举措。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山东省通过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对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进行国家与地方共建。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现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最大规模的“院校合并”,一批新的综合性大学应运而生,备受国内外瞩目。随后在山东省政府推动下,教育部将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山东大学。自此,山东省域高等教育形成“强强联合”的战略新布局,从适度发展的路径,转入加速发展的轨道。

图2 山东省高校数量和招生数量变化趋势(1992—2009年)

经过近20年的规模扩张(见图2),山东省内高校由51所增加到128所;招生数由5.8万人增加到50.1万人;在校学生从13.1万人猛增到159.3万人;教职工人数从4.8万人增加到13.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由1.8万人增加到近8.9万人,逐步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从地域空间分布上看,山东各地级市均通过合并、升格、优化资源等方式设置了高校,其中14个地级市设立了独立建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这种“超常规发展”也开始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未实现统一协调,如“十五”期间,高校的土地、校舍、仪器、图书等办学设施,多为自筹经费购置和兴建;其二,尚未满足经济结构转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例如,很多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并没有人才培养计划,导致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而部分专业人才过剩,远超市场吸纳能力。同时,多数高校课程设置过于强调通用人才,实践环节不受重视,学生技能薄弱,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山东高等教育发展进入“瓶颈期”。

(三)以“共享创新”为主的内涵式提升阶段(2011年至今)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尤为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科技化和教育现代化。2011年以来,省域高等教育逐渐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以“共享创新”带动省内各高校之间的协同发展,是省域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战略支点。

1.战略初期: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人才培养规模“理性调整”

高等教育实践需要突出改革的治理性品质。如1978年山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7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经过近40年发展,2016年超过50%,2017年达到51.35%,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且近几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3)。从世界范围内看,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0%,这意味着山东高等教育在为适龄人口提供入学机会方面实现了历史跨越。

图3 高等教育全国平均毛入学率和山东省毛入学率的比较

图4 山东省2011—2017年研究生教育变化趋势[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17)》,http://edu.shandong.gov.cn/col/col12059/index.html.

根据国家“内涵式提升”的战略要求,省内高校开始适度压缩本、专科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层次的招生。如2017年全省研究生招生3.56万人(其中博士生2312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在校研究生9.19万人(其中博士生1.01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见图4)。[注]山东省人民政府:《2017年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8/7/4/art_10507_16949.html.这种以规模调控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提升”,主要通过“理性调整”,即增加研究生、降低本专科生的数量来提升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而非一味追求规模效益。

2. 战略中期:实施“名校建设”,注重特色发展

为解决省内高校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明显、“独特性”偏弱的问题,2011年山东省政府对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高校进行重点建设,实施共享发展下的“名校建设”工程:一是重点建设3—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二是重点建设10—15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三是重点建设20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名校建设”工程同时聚焦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省部共建工作,首次形成了层次类别清晰、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简介》,《管理观察》2013年第16期。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高校通过“特色互补、抱团发展”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跨界学习的机会,不但促进了大学联盟和谐共生、富有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还因地制宜、优化学科布局,完善了以人才需求、区域战略和系统质量为导向的动态调整机制。长清、章丘大学城的建设和“长青联盟”的成立,使山东高等教育以“高校群发展”的形式进入一个新时代高校联盟共生的阶段。

3.战略后期:以大学科技园促“双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创新驱动发展处于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地位。以大学科技园促“双创”,是山东省“共享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拥有5所国家级科技园: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市五校联合、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部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0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以此为依托,“十二五”期间,省内高校获得重要科技成果数量超过1万项,其中国际领先技术3600多项,获得国家级奖励 147项,省级以上奖励1600多项,发明专利超过30万项。大学科技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参与到国家项目中来。这种定位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校企共建,有助于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国家“双一流”建设规划下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省域高等教育在制订和实施中,有三方面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一是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后,省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连续性;二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省域教育发展规划所面临的新挑战;三是如何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推进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省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以共建、划转、合并、合作为标志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硬指标”成倍增长,“软实力”显著增强。但仍存在区域发展失衡、一流大学建设缓慢、经济支撑不足、教育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一)山东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痛点”与“滞涨点”

1.布局因素:高校区域分布失衡,一流大学建设滞后

据表2所示,2019年山东省16地市(莱芜市于2019年1月并入济南)共56所本科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济南21所,青岛10所,占本科高校总数量的55.3%,威海、东营、日照市无独立本科院校(部分城市有分校)。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综合排名榜,山东省内前10名除山东农业大学属泰安市,曲阜师范大学属济宁市,其余8所均属济南、青岛市,区域分布失衡严重。

一方面,在区域布局上,山东省中部高等教育发展较好,属于“中心地带”,如济南、泰安、济宁,人口相对密集、学校多且层次较高;其次是环渤海发展地区,如青岛、烟台,人口相对较少,但经济收入高,学校密集。除公办本科院校外,民办本科院校也主要集中于济南、青岛,这充分说明两地在省内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也反映出其他地市高校建设的薄弱。如菏泽、枣庄等地,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毕业大学生返回本地人数较少,多数在中心城市工作,造成人才大量外流,沦为“边缘地带”。

表2 山东省本科高校各区域分布(56所,不含独立学院)

另一方面,2018年全省共有145所普通高校,[注]山东省人民政府:《2017年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全国仅次于江苏(167所)和广东(151所),但从“211”高校数量看,江苏15所,广东5所,山东仅有3所。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一流学科仅入选6个,可谓“有山无峰”,与山东省经济地位、人口规模和发展目标极不相称。在2018年公布的ESI中国大学综合能力排行榜Top100中,山东省只有5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入选,除山东大学位于第11位,其余大学均在50名之后,反映出与其他省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因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大而不足”,生均增长呈“疲软”态势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由于省内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使得不同地区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能力极不平衡,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主要原因。

生均比例是衡量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过去十年(2007—2016年)间,山东省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用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2.17%,与全国平均的12.4%基本保持一致。但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和山东省GDP经济总量相持平的省份相比,增长速度仍然过慢,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5)。

图5 山东省与其他省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用对比(2007—2016年)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象是,山东对高等教育财政的投入力度“大而不足”。以2016年为例,山东省普通高校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1823.18亿元,比上年增长8.08%,占总公共财政支出的20.82%,排名全国首位,但人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仅有1851.4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11.67元,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18位。显然,生均经费拨付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质量的快速需求。加之2015年后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对各省而言,在未来20年高等教育需求压力将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提高人口素质总体提升的需求相比,财政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强。

3.结构因素: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培养不足

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高等教育提升的重要标志。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阶段,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应逐渐提升为:研究生教育占15%—20%,本科教育约占45%,专科教育约占35%—40%,这是国际认可的比较合理的比例。

据统计显示,2017年山东省人均GDP达到7.29万元(10766美元),远超5000美元,研究生教育应保持在15%以上较为合理。然而,由表3可知,2017年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33所(高校30所,科研机构3所),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校生和毕业生比例仅为5.49%、 4.36%和4.15%,距国际研究生比例的15%—20%差距甚远。此外,山东省属院校的建校时间通常都比较短,研究生培养的历史也相对较短。

表3 2017年山东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万人)

数据来源:2017年山东省教育事业统计公报

知识经济时代,博士研究生教育被视为一所大学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目前,山东省博士生培养程度明显较弱,2017年博士生招生数、毕业和在校数分别为2312人、1529人和1.01万人,仅占全省高等教育总人数的0.36%、0.26%和0.47%,专科比例过高(超过50%),高层次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十分明显,严重影响山东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同时也影响山东地区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4.全球因素:国际合作交流偏少,“被动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高等教育迈入一个跨国、跨地区的国际服务市场。随着山东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加之人民生活水平愈益提升,对获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资源的期望越来越高。

图6 2012—2016年山东与其他省份留学生数量对比(2013年数据缺失)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参与者情况来看,近5年海外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前10位,但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比较(图6),仍存在20%左右的差距,这与山东省推行学生国际化政策较晚、“被动国际化”有关。山东高校从1995年开始中外合作办学,截至2018年全省接收留学生高校103所,但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多集中于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且国际性流动分布失衡,主要来自韩国、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美、英、德、澳等国留学生数量较少。[注]张艳芳:《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尤其是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生源,攻读研究生比例不高,多限于语言生或获得政府资助的发展中国家学生,主动性和持续性难以保障。

从国际合作程度来看,山东高校开设了5个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卓越合作办学项目,76个本科层次和75个专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但一流高校合作项目很少,特别是高、精、尖的核心专业课程并没有进入合作办学模式,更没有相应的教学安排。多数外籍教师仅作为英语教师引入,而非专业教师,对其资质也没有具体标准,造成国际教师水平不高、同类专业重复办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步伐。

(二)“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教育部门的“独角戏”,不是教育行业的“独奏曲”,而应是与社会改革同向同行、相互支持的“协同性改革”。[注]郝德永:《教育综合改革的方法论探析》,《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发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新旧动能转换并非单纯的经济结构升级,而是同时对发展理念转变和社会结构转型形成助推效应。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山东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省域高等教育体制就需要在结构、人才、经费、政策和法律保障等方面有所变革或突破,与国家战略保持同步发展。

1.平衡资源配置,对不同区域高校明确分层、定位

山东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客观上受到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引导。多年来,省内中部、环渤海地区、南部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存在梯度,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各要素的经济属性明显,优质资源配置差异悬殊。因此,平衡省内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调整各地区高校数量及其人才培养层次等各种关系。

首先,根据各地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与各层次教育资源的相关程度,对高校进行分层定位。重点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逐步缩小与中部、环渤海地区梯度差的问题。制定并出台区域间高校合作方案,实现高校之间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鼓励高校学生进行跨校、跨专业选修,尤其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的重点学科,由学校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由学生选择课程修习学分,达到课程标准获取电子化证书,全省认可。譬如,借鉴美国“加利福尼亚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制定及其实施经验。

其次,从国家战略发展趋势和新兴产业规划布局方面看,要培养关系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紧缺人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历来是全国重点建设的新能源、海洋、交通、材料等领域,特别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发展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材料、海洋、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以及生物科学等7个产业,加快相关学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和课程进行动态调整,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科区域发展不足的问题。

2.改革人才政策,聚焦高端人才培养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因此,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是改革人才政策。

一方面,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领军人物,并构建具有国家重大项目攻关能力和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对高端紧缺人才,探索并完善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绿色通道,如畅通人才在高校、机关、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制定相应的人才支持计划和科研攻关要求,既能真正引进高层次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又能切实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特别是对于“高、精、尖、缺”的青年人才,不但要打通束缚人才流动的“堵点”,还要帮助其组建团队,例如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让人才创新队伍迸发新的活力。[注]张茂聪:《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49页。

另一方面,聚焦高端人才培养并实现“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环。增加高层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数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弹性学制打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使研究生参与国际会议、海外访学、联合培养的比例与层次逐步提高,提高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此外,要构筑一个保障人才的优惠环境。例如,在薪酬、住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倾斜,使优秀人才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创新创造之中。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和竞争力。

3.推进“学科群聚”,以“创新驱动”服务国家建设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科技创新,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和战略选择。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并提出“双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此后,山东省围绕地区发展需要,设立了一批新兴战略性专业与科技园,在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前沿形成“学科群聚”,如新能源开发、海洋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园林规划产业等,采用多种驱动模式服务国家建设。

一是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注]黄丽群:《20世纪2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导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二是积极开展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围绕山东省建设制造强省,推进智能制造的目标,同时根据企业需要开设专业课程,共同厘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定向、定量、定能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鼓励高校与企业实施人才互换、互助和互动。教师到企业兼职、参与研发,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任教、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促进企业研发与人才培养互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四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设产学研基地,吸纳社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中应有的重要作用。这些科技研究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山东高校科学实验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4.以国际化牵引一流大学建设,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推行双语教学,引进国外优质课程是与国际化接轨的渠道之一。目前,在一流学科发展团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采用开放式、多功能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单是在PPT和部分阅读文章中使用英语,而是在课堂上完全使用原版英文教材进行英文授课。这对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的教学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等,创造了条件,也满足了学生需求。山东省是孔孟之乡,也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下,要充分利用齐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山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省内特色专业与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合作。鼓励为来华留学生在与国际问题直接相关的课程中以英语授课,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获得国际学习经验和实习服务机会。[注]王英杰.:《广义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比较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同时,借助侨务渠道和海外华教机构,以学历教育、联合培养、访学、游学、网络公开课等方式发掘多元齐鲁文化,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交流。加大与国外大学合办孔子学院的力度,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猜你喜欢
山东省人才发展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人才云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