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①

2019-02-22 00:00董龙昌
关键词:建构美术艺术

董龙昌

( 山东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作为学科存在的美术批评有两个层次,就狭义而言,指的是美术批评的本体建构,即美术批评学;就广义而言,以美术学的学科分类方式(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为参照,美术批评可以细化为美术批评原理(即美术批评学)、美术批评方法和美术批评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高等艺术教育序列中又凝练、典型化为美术批评教材。因此,作为学科存在的美术批评从广义上看大致包括美术批评原理、美术批评方法、美术批评史和美术批评教材四个分支。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主要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批评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系谱。按照上述我们对美术批评的层次划分,从学科建设视点观照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它至少应该包括美术批评的原理建构、方法建构、批评史建构和教材建构四个方面。注美术批评的译介工作同样是美术批评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在美术批评学科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原理、美术批评方法、美术批评史和美术批评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与国内学者对国外美术批评经典的大力译介密不可分。范景中、曹意强、沈语冰、常宁生、邵宏等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另外撰文加以专门探讨。本文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学科建设问题。

一、从草创到拓展的美术批评原理建构

美术批评的基本原理建构问题既是美术批评学科自身得以成立的合法性原点,也是美术批评实践从盲目到自觉、从散漫到科学的前提。新时期以来,美术批评在原理建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代表性成果有孙津的《美术批评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李倍雷、赫云的《艺术批评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注]关于李倍雷、赫云的《艺术批评原理》一书,尽管如作者所述,该书的写作初衷是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上位概念为逻辑前提,以“原理”作为话语基点,力图以一种总体、宏观和综合的学术视野探讨关于艺术批评理论的一些共性问题。但从全书在论述及例证过程中对造型艺术及批评的倚重来看,该书实际上是美术批评原理的升级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艺术批评原理》一书纳入美术批评基本原理建构的考评视野。黄丹麾、陈池瑜、马钦忠等人在他们的文章中也表达了对美术批评原理建构的关切。

孙津的《美术批评学》系国内第一本关于美术批评的原理建构之作。在他看来,美术批评学不在于告诉人们批评的“原理”或“规则”,而在于揭示出美术批评的对象、方法、标准、性质、内容和价值等知识之间某些稳定的联系。在这一观点的指引下,作者从美术批评的前提、批评的自为、标准的生成及批评的实现等方面对美术批评初步进行了学理建构[注]孙津:《美术批评学》,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对诸多传统美术批评类型进行了批判性反思,贡献了自己在这一新兴领域的一家之言,逻辑严密,富有新意。该书出版后,曾有学者进行了大力推介:“《美术批评学》填补了国内美术批评的空白,是迄今为止的第一部中国美术批评学专著,亦是美术批评走向自觉的‘宣言’。”[注]黄丹麾:《美术批评走向自觉的宣言——解读〈美术批评学〉》,《美术之友》1996年第1期。但该书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全书论述来看,作者主要是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对美术批评进行一种元理论的观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其著作的有效阅读与接受。基于此,有学者对孙津的《美术批评学》提出了批评。在批评者看来,尽管《美术批评学》不乏精彩之处,但是却存在叙述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故作高深、结构不当等问题。[注]马钦忠:《中国当代美术的六个问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279页。这一判断大致符合作为草创之作的《美术批评学》之实际。

20世纪90年代末,黄丹麾在反思90年代的美术批评时亦曾提到美术批评的学科化建构问题,并提出:“美术批评走向学科化应该说是大势所趋。”[注]黄丹麾:《关于建构美术批评学的几点思考》,《美术观察》1999年第6期。他认为,作为美术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美术批评学以研究美术批评的原则、标准为主,这是美术批评所遵循的总纲。在此基础上,他进而又从美术批评学的存在理由、特殊个性、实现标准、价值意义等方面对美术批评学的学科建构进行了深入思考。[注]黄丹麾:《关于建构美术批评学的几点思考》,《美术观察》1999年第6期。

进入21世纪,陈池瑜在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批评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的主张。在他看来,20世纪的中国美术批评尽管涌现出了蔡元培、鲁迅、林文铮、傅雷、刘海粟、王朝闻等一大批优秀的美术批评家,但突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批评实践中所使用的概念和标准大多源于西方美术理论;第二,和批评实践的活跃相较,对批评理论的系统研究相对滞后。基于上述考虑,陈池瑜在其美术批评学的建构设想中,特别强调学科建构的中国根基和中国立场。他认为处于建构过程中的中国美术批评学在借鉴西方美术批评理论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加强对中国古代美术批评观念、范畴、方法、标准等的研究和发掘,以弘扬中国美术批评的伟大传统。[注]参见陈池瑜的《中国美术批评学研究提纲》(《美术观察》2003年第4期)、《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探求中国美术批评学》(《美术之友》2004年第1期)等系列文章。

马钦忠在《建立当代中国美术批评学的重要意义》一文中认为,虽然我们认识到美术批评之于公众、市场、传媒等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在美术批评的基础理论建设上加以进一步深化。就美术批评本身而言,它长期处于一种陪衬地位,要么是其他学科理论的陪衬,要么是美术作品的陪衬。这种局面的存在不仅不能适应美术创作现状,而且造成美术批评理论概念的混乱不堪,“究其原因,便在于我们缺少一部批评活动的元学科——美术批评学的统筹和规范”。在他看来,美术批评学是一门重在探讨和规范美术批评实施过程的专门学科,其过程包括批评对象视点的取舍、批评方法的选择和批评结论解释、预见作用的发挥等。作为一门“元学科”,美术批评学的基本特征在于“提供理论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过程分解,以使其理论思维的结果具有‘主体间性’(intersubject)”。[注]马钦忠:《中国当代美术的六个问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253页。

李倍雷和赫云的《艺术批评原理》一书围绕批评机制、批评指向、批评类型、批评视野与方法、艺术与艺术家、批评的向导性、批评的原则等7个方面详细探讨了美术批评的性质、原理和规律。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学术建构领域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逐渐增强,按照作者的说法,《艺术批评原理》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要立足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力图用中国的批评话语、观念、表达方式和批评模式,构建中国艺术批评理论模式,“意在世界艺术批评理论文化格局中有中国的艺术批评理论的学术话语,完成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的国际建构,并由此树立21世纪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世界中心的地位”[注]李倍雷、赫云:《艺术批评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页。。与孙津《美术批评学》的草创之作相较,《艺术批评原理》一书可视为美术批评原理建构方面的拓展之作,它标志着美术批评的基本理论建构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从自发到自觉的美术批评方法建构

从哲学上讲,方法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工具;方法论则是关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论,是对各种具体方法的系统总结和归纳。方法的明确及方法论的自觉对既定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黑格尔讲:“在生活中我们有了目的。于是我们便反复思索达到这个目的的种种方法。……按照目的,我们便决定达到这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注][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4页。就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美术批评而言,人们对美术批评的倚重与不满注定了美术批评之方法缺失及方法论之学科建构问题成为学界普遍关心的议题。20世纪80年代易英认为:“当前,中国批评家大多没有明确的方法意识。”[注]易英:《方法的困惑》,《美术》1989年第10期。20世纪90年代马钦忠谈道:“方法论问题的建构和深化,是我国当代美术批评的一个迫切的课题。”[注]马钦忠:《论当代美术批评的方法论问题》,《美苑》1996年第2期。步入21世纪,何桂彦明确指出:“当代美术批评的重建须从批评的方法论入手。唯其如此,美术批评才能解决批评本体论上存在的问题。”[注]何桂彦:《失语与重建——对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几点思考》,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卷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0页。

众所周知,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被理论家称为“批评的世纪”,各种关于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如社会历史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神话原型批评、读者反应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图像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西方批评理论的出现,不仅见证了人类思想之深刻、伟大,而且开阔了人们的学术视野,更新了人们的学术观念,促进了批评的繁荣与兴盛。与西方相较,由于特殊时代背景使然,中国的批评事业显得封闭而落后,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界对西方美术批评理论与方法的了解几乎处在一片空白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批评家顺应时代的需要匆促上阵,并无足够的理论准备。面对许多新的问题,还难以做出系统的理论阐释,所沿用的方法也是陈旧的、被庸俗化了的社会批评方法。”[注]贾方舟:《批评的力量——中国当代美术演进中的批评视角与批评家角色》,《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就此而言,20世纪80年代末易英生发的关于美术批评方法的困惑、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批评家关于批评方法应树立本体意识与科学性的呼吁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注]详见易英:《方法的困惑》,《美术》1989年第10期;易英、范迪安、王明贤、殷双喜、高名潞:《批评的本体意识和科学性——批评五人谈》,《美术》1990年第10期。方法的缺失或单一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批评学科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学界对西方批评理论的持续引进和介绍,批评家在批评实践中开始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并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尝试,如易英的“文化-形式批评”、徐虹的女性主义批评、朱其对视觉症候的精神分析批评等。这一时期美术批评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总体而言依然难逃失语的尴尬境地,这既与时代文化语境的变迁有关,更与美术批评方法在学科建构体系上的不完善相联。诚如有论者所言,对于90年代的美术批评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方法论问题的自觉,而不是某某特定方法的应用和移借。”[注]马钦忠:《论当代美术批评的方法论问题》,《美苑》1996年第2期。美术批评所面临的转捩点依然是美术批评方法的自觉与转换。[注]皮道坚先生在谈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批评的语言学取向时亦曾谈及批评方法的转换问题。皮道坚:《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12-215页。

步入21世纪,学界关于美术批评方法的自觉建构意识显著增强。代表性成果有段炼的《跨文化美术批评》、王林的《美术批评方法论》等。

段炼的《跨文化美术批评》倡导美术批评的跨文化研究方法,他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美术批评的策略、方法及语言问题。[注]段炼:《跨文化美术批评》,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全书分为视角理论的实践、批评策略与环节、艺术语言的升华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在对西方美术批评之哲学批评、语言学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学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批评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当代美术批评中的文化视角问题。在第二部分,作者结合具体案例将文化视角理论运用于具体批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艺术语言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在第三部分,作者将艺术语言分为形式语言、修辞语言、审美语言和观念语言四个层次,认为它们既是艺术的存在形态,也是认识艺术对其进行批评实践的切入点,美术批评的过程既是艺术语言的升华过程,也是跨文化视角的融合过程。对跨文化美术批评方法的具体演示及对艺术语言的四层次区分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王林的《美术批评方法论》主要围绕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美术批评的阐释学基础、美术批评的理论思路、美术批评的写作方法、美术批评与运转机制等具体展开,重点介绍了人文-社会论批评、精神-心理论批评、形式-结构论批评、文化-身份论批评等美术批评方法。[注]王林:《美术批评方法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作者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其对美术批评方法的介绍注重结合个人及中外经典美术批评个案,既有理论阐发又能结合具体案例验证理论的效用,极大增强了美术批评方法运用的现实针对性。

三、从拓荒到深入的美术批评史建构

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批评史写作相较,国内对美术批评史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注]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看,中国美术批评既可以指“在中国”的美术批评,又可以指“关于中国”的美术批评。由于研究兴趣使然,中国美术批评在我们的话语系统中主要指“关于中国”的美术批评。就此而言,我们此处对新时期以来国内美术批评史研究的考评主要基于“中国”美术批评史的研究现状,关于“西方”美术批评史的研究情况不在我们的考察之列。新时期以来,美术批评史领域有代表性的相关成果不是太多,主要有李一的《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郭文芳的硕士论文《民国美术批评论纲》、王建玉的博士论文《多向化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1978—1989)》[注]王建玉的博士论文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中国美术批评:1978-1989》为名出版,后面所用相关引文以正式出版物为准。、朱平的《浙江美术批评史》等。

李一的《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从先秦到明清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轨迹,对每一阶段美术批评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同时立足于中西比较视野对中国美术批评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是学科建设上的拓荒、补白之作,具有重要价值。[注]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在他看来,中国美术批评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先秦两汉为孕育萌芽期,这一时期的美术批评尽管简单、零散、不成体系,却奠定了后世批评的基础;魏晋南北朝为正式确立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的美术理论和批评著作,美术批评的范式、体例和标准等得以确立;隋唐五代为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理论形态多样、批评视野开阔、史学批评意识浓厚、创作法则探讨深入,显示出中国美术批评的成熟;宋元为转捩期,这一时期山水画理论成熟、文人画理论成型,对美术创作主体的强调由群体转向个体,对美术功能的强调由外在教化转向内在愉悦,对美术境界的强调由故事性、情节性转向内在意蕴性,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美术批评由隋唐到宋元发展的转捩;明清为鼎盛期,这一时期美术批评著述之多、探讨问题之深之广、门类批评发展之全,充分显示出集前人之大成的特点。在对中国古代美术批评进行宏观勾勒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与西方美术批评相较,中国美术批评在总体上具有思想成熟早、发展过程兼容并包、批评方法重“品味”、批评标准重综合、理论体系灵活等特点。

郭文芳的《民国美术批评论纲》将民国美术批评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五四”以前为第一阶段,政治家、教育家的美术批评活动在这一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通过引进西方美术变革传统美术,提倡普及美术教育解决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这一时期美术批评的突出特征;“五四”以后至抗战爆发前为第二阶段,美术批评主体由政治家、教育家转为艺术家,他们更加关注美术自身的发展状况,围绕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进行积极探索,希望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开掘出合理的美术批评观点以作为其理论支撑,形成美术批评多元发展的局面;抗战爆发至1949年为第三阶段,国家、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对美术民族性、政治性的重视得到空前强化,美术服务于政治成为这一时期美术批评的突出特点。在对民国美术批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进行宏观勾勒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民国美术批评的最大特征在于:一是积极吸取西方科学与文化,并与中国美术批评传统相互发明;二是由于时代精神使然,加之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驱使,美术的社会性批评压倒本体性批评。民国美术批评的价值核心在于对民族与科学现代性的追求,内在动力在于对中国传统美术复兴的期盼,而努力寻求中西美术的融合之路则构成民国美术批评的途径形式。[注]郭文芳:《民国美术批评论纲》,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王建玉的《多向化的中国当代美术批评(1978—1989)》对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的历史演进和问题变迁进行了重点探讨,梳理勾勒出这一时期中国美术批评的六大主题,即现实主义问题、中国画问题、形式美与抽象美问题、自我表现问题、美术的功能问题、新潮美术问题,并将这六大主题最终归结为更为内在的艺术本体之争问题、中西之争问题和新旧之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批评语言学的方法,作者将这些主题与其时的意识形态观念相对照展开互文性研究,最终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美术批评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是中国社会思想变迁在美术领域的投影,内在地具有思想运动或观念变迁的社会学特征。[注]王建玉:《中国美术批评:1978-198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228页。

与前面几位学者重点关注美术批评史的通史或断代史不同,朱平将研究视角转向地域美术批评史,写出了国内第一本地域美术批评史方面的著作——《浙江美术批评史》,进一步拓展了美术批评史的研究路径。[注]在地域美术批评史研究方面,台湾地区学者起步较早并作出了一定贡献,代表性成果有谢东山:《台湾美术批评史》,台北:红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在这本书中,朱平基于文艺美学与艺术社会学相交叉的研究视点,通过系统发掘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中的浙江美术批评资源,对浙江美术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初步勾勒。作者将浙江美术批评史的演变轨迹细分为先秦至汉代的肇始开源期、魏晋南北朝的探索建构期、隋唐五代的成熟发展期、两宋的转捩创构期、元明的繁荣勃兴期和有清一代的多元集成期6个时期,同时围绕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不仅意在拓宽美术批评视野、延伸美术批评疆域、填补浙江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鲜明的学科自觉意识,而且期望通过区域美术批评史的研究激活浙地文化资源,“并祈望能够对当代浙江文化软实力与创意产业价值的提升有所启迪”[注]朱平:《浙江美术批评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03页。,现实观照意义殊为明显。

除此之外,凌继尧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注]凌继尧:《中国艺术批评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和叶朗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七卷本)[注]叶朗:《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七卷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中对美术批评史多有谈及,尤其是《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的现代卷部分设专章对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论析,值得重视。[注]新时期以来,国内有关美术批评史研究的论文虽然数量不少但却总体质量不高,代表性论文不多。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着眼于对美术批评的历时性梳理及各时段特征的概括,代表成果有贾方舟:《批评本体意识的觉醒——美术批评二十年回顾》,《美术》1986年第11期;翁剑青:《走向自觉与开放的美术批评——近三十年中国美术批评之回眸》,《美术观察》2008年第3期,等等。第二,针对美术批评各历史时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所展开的论析,代表成果有梁江:《论明清美术批评的理论特色与审美规范》,《美术研究》1990年第2期;李福顺:《中国古代美术批评的优良传统》,《美术观察》1996年第1期;陈旭光:《论“五四”前后中国美术批评中“写实”观念的崛起》,《美育学刊》2014年第5期;陈旭光:《中国美术批评的现代主义“初潮”》,《艺术评论》2016年第4期,等等。

四、从基础到前沿的美术批评教材建构

从学科建设的视点观照美术批评,无论批评原理、批评方法还是批评史,其学术理念、方法、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均离不开美术批评教材对它们的普及与推广。就一部美术批评教材而言,其内容设置多少都会涉及对批评原理、批评方法和批评史的说明介绍,甚至可以说上述三个方面已然成为美术批评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美术批评教材建设逐渐受到重视,这既与社会对提高公民审美素养的强烈吁求息息相关——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公民的审美素养,美术批评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也与艺术学、美术学等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的自我完善紧密相连,普通高等艺术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及综合性院校普遍将美术批评纳入相关专业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之中,部分高校甚至将美术批评作为本科专业加以建设。

新时期以来,美术批评教材主要以两种面貌呈现:一是以“艺术批评学”的名义侧重谈论美术批评问题的教材[注]在当前的话语体系中,艺术批评一般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批评涵盖诸多艺术门类,如美术批评、音乐批评、舞蹈批评、戏剧批评、影视批评等;狭义的艺术批评主要指的是美术批评。与此相应,艺术批评学的相关教材也呈现出两种面貌。第一种从广义上宏观谈论艺术批评。代表性成果有黄宗贤、彭肜:《艺术批评学》,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田川流主编:《艺术批评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种从狭义上谈论艺术批评,即美术批评。这是本文的考察重点。;二是以“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名义重点谈论美术批评问题的教材。[注]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美术批评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它与普通所谓美术鉴赏有着本质区别,因此专门谈论美术鉴赏的相关普及性教材不在我们的考察之列。

第一种类型的代表性美术批评教材有王美艳主编的《艺术批评学》、王洪义的《艺术批评原理与写作》等。[注]台湾地区学者谢东山、王秀雄等人所撰写的相关艺术批评教材也主要侧重于谈论美术批评问题。相关成果有谢东山:《艺术批评学》,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6年;王秀雄:《艺术批评的视野》,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王美艳主编的《艺术批评学》围绕批评的概念与意义、批评的职能、批评的思维与意识、批评的视野与类型、批评的标准与原则、批评的方法、批评的主体构成与媒介、开展独立的批评等方面展开系统阐释,既注重理论阐释,又特意增加部分实践案例,意在为美术批评的具体操作提供示范,从而增强美术批评的审美性与科学性。[注]王美艳主编:《艺术批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王洪义的《艺术批评原理与写作》围绕批评的基本概念、批评的社会作用、批评的基础、批评的核心、批评的目的、批评的方法、批评的文体类型、批评的写作等方面展开具体论析,尤其结合丰富的美术批评案例对批评的写作方法、流程及要领进行了详尽解读,意在有效提高研习者的批评实践能力。[注]王洪义:《艺术批评原理与写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第二种类型的代表性美术批评教材有娄宇、王祖龙主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教程》、易建芳编著的《美术鉴赏与批评》、梁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孔新苗主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等。[注]孔新苗主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教材系2012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与批评》初版教材的修订升级版,本文对该教材内容的相关论述主要结合其最新版本展开。

娄宇、王祖龙主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教程》以美术的门类划分为依据,在对美术批评的原理、方法等进行一般描述的基础上着重围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现代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等美术门类的语言特点、审美特征、批评方法等展开详细探讨。教材编写以教案形式呈现,每一章设教学要点、正文、作业题、思考题、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等模块,体例规范、结构清晰。[注]娄宇、王祖龙主编:《美术鉴赏与批评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易建芳编著的《美术鉴赏与批评》首先回答了什么是美术、如何谈论美术、如何描述和阐释美术等问题,然后围绕美术批评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中西差异等展开论析,最终结合经典范例着重从美术本体语言角度、心理分析角度和文化与社会角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形式主义、心理分析、图像学、社会学、女性主义等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的美术批评方法,并对其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及学术观点进行了重点介绍。[注]易建芳:《美术鉴赏与批评》,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梁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它以实施美术批评的“学术教育”为目标,以理解美术、理解专业教学、理解专业学习作为全书主线,从教学、学习和拓展三个视点出发,围绕理解美术、对美术意义的不同理解、面对不同美术主体的理解、美术批评教学论、美术接受者感受力的变迁与挑战等方面展开系统探讨,意在让研习者学会美术批评的方法,提升美术批评教学能力。[注]梁玖:《美术鉴赏与批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孔新苗主编的《美术鉴赏与批评》以美术批评与当代文化、中西方美术批评关键词和学校美术批评教学活动全书主线,围绕批评的视角与实践、批评的视觉文化语境、中西方美术批评传统及核心范畴、现代美术批评新视角、核心素养与美术批评课程、美术批评教学与活动设计展开系统论述。该书在三编八章的内容设置中,既注重以关键词的形式观照中西方不同的美术批评传统,又将美术批评同当代的视觉文化语境及国内外批评的最近进展紧密相连,更注重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美术批评的落脚点落实到中学美术批评与教学活动中。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构成了该书的突出特色。[注]孔新苗主编:《美术鉴赏与批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

五、结语

综上可见,从学科建设的视点观照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批评原理建构、批评方法建构、批评史建构和批评教材建构是中国美术批评取得成绩的集中体现,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并分别呈现出从草创到拓展、从自发到自觉、从拓荒到深入、从基础到前沿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美术批评在学科建设方面依然存有较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美术批评原理建构方面,多数研究者虽然意识到美术批评原理之于美术批评学学科及美术批评实践的重要意义,呼唤一种“元学科”的建构、“走向学科化”,也已基本成为学界共识,但是纵览新时期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尽管已经出现《美术批评学》(孙津)、《艺术批评原理》(李倍雷、赫云)等学术专著,但是原理建构依然不完备,甚至大多数成果仅仅停留在或“呼吁”或“思考”或“构想”阶段,如何将美术批评的原理建构真正落地、坐实,通过具体的研究成果来展现该领域的实绩是摆在学者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第二,美术批评方法建构方面,虽然学者们的自觉意识显著增强并在其研究成果中有着较为明晰的体现,也出现了一些专门谈论美术批评方法论的论文和著作,但是这些成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倚重西方美术批评方法,缺乏对中国传统美术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创造性转化。无须讳言,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镜鉴,西方美术批评方法在美术批评方法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本土美术批评提供了多样手段和工具,……除此,在今日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中,它还快速缩小了与世界的差距,基本保持着与20世纪这个‘批评的时代’的同步,较好促成本土美术批评的现代转化。”[注]李昌菊:《本土美术批评古今之变与承继》,《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3期。但是中国美术批评的方法建构如果漠视本土的美术批评传统,一味成为西方话语的“跑马场”,难免会陷入一种异常尴尬的境地。

第三,美术批评史建构方面,目前的研究还相当薄弱。论文方面虽然数量不少,但总体质量不高。专著方面,在美术批评史的断代研究和地域研究上,虽然已出现部分断代美术批评史和地域美术批评史成果,但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批评史研究相较,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在美术批评史的通史研究上,关于中国美术批评的通史写作尚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第四,美术批评教材建构方面,尽管出现为数不少的《美术鉴赏与批评》《美术鉴赏与批评教程》《艺术批评原理与写作》等教材,但也存在编写理念陈旧、逻辑混乱、体例混杂及方法杂糅等突出问题,很难将美术批评原理、美术批评方法及美术批评史的精髓有机融入其中,这妨碍了高校学生、艺术爱好者及相关领域人士对美术批评的合理认知和有效接受。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世界影响力的显著增强,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情境也由新时期向新世纪以至新时代高歌猛进。新的社会历史情境下,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显著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到学术领域则是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强调学术研究的中国根基、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本位。就中国美术批评的学科建构而言, “我们认为一方面借鉴西方批评理论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对中国批评理论的研究与挖掘工作,建立中国的批评理论,包括批评观念、批评范畴、批评方法等,并用以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理论基础之一,推动当代中国的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注]陈池瑜:《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的意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选编(第二辑)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7页。部分学者对此做了有益尝试。陈池瑜深入挖掘了中国美术批评的儒家传统(兴成教化)、中国美术批评的山水精神(身与物化)、中国美术批评的主要范畴(象、意、形、神)、中国美术批评的审美标准(气韵生动)、中国美术批评的拟喻方法(风、骨、筋、肉)、中国美术批评的风格品类(神、妙、能、逸)和中国美术批评的整一形态(品、评、史、论)。在他看来,无论就精神观念、批评范畴,还是就品评标准、理论形态而言,中国的美术批评都迥异于西方,“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体系,对中国美术批评理论进行系统探讨和研究,既是对中国优良的批评传统的总结和发扬,也是对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理论的深化和提高”。[注]陈池瑜:《中国美术批评学研究提纲》,《美术观察》2003年第4期。孔新苗对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美术批评文化在西方学科思维逻辑的胁迫下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有着清醒的认知:“传统批评文化几乎成为一个主要是用来做学术研究的古典学问而在知识谱系中存在,至今没有完成在现代学科范式中的学理定位。”[注]孔新苗:《中国美术批评的价值自觉与历史担当》,《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22期。他从价值关怀与批评实践的角度呼吁重新认识中国美术批评的文化传统,尤其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批评之“分品批评”的关注。 李昌菊力图从中国传统画论的诗性表达和评价标准两方面寻求建构中国美术批评理论体系的文化资源,认为通过合理转换与创新,前者可以为美术批评的理性言说开启新的美学维度,后者可以为美术批评提供具有本土文化价值的评价参照。[注]李昌菊:《本土美术批评古今之变与承继》,《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3期。

尽管上述学者在中国美术批评的本土化建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方案和智慧,但就中国美术批评学科建构的整体而言,依然显得杯水车薪。如何从总体上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将中国美术批评的优良传统有效融入美术批评的学科建构,从而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术批评体系尚需要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就此而言,中国美术批评的学科建设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建构美术艺术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意美术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建构游戏玩不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