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浩 旅德设计师
我始终相信,小时候的经历对一个孩子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后来在离开德国之前,我在奔驰的创新设计部工作了一年,便觉得自己的创新能力跟我的那些德国同事确实有差距。
我在德国幼儿园看过的一节手工课。那是一堂剪纸课,要是在国内,老师会在你开始剪纸前,告诉你一个主题,比如你要剪一个窗花,或者你剪一个小燕子,但是在德国,老师把剪纸工具发下去后,没有给任何指令,孩子爱剪什么就剪什么。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德国小学有一个“艺术鉴赏周”活动,老师会带着学生直接去到美术馆看名家们巨幅的油画。孩子们就这样围坐在巨幅的油画下面,老师在边上讲油画是谁画的,作者是怎样的人,画里有什么……我是学设计的,当时看到这个场景,内心就特别有感触。我自己是到十五六岁才开始接触画,可这些孩子却能这么早亲眼见到大师的油画,好多艺术的东西就潜移默化到思维里了,相比生硬地去学,差距是蛮大的。
除了学校里的手工课或创意活动,德国社会也经常为孩子们提供发挥创想的机会,比如设计公司就经常给十几岁的孩子开放一些实习名额。这是要让孩子在思维尚未定势之前,尽快把自己的创想落到具体实处。比如让孩子参与设计一把刀,孩子就得明白用什么金属材料,让孩子设计一个水龙头,孩子就得学会利用一些物理原理。
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得这么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不是跳跃式的。德国的木质积木特别多,让孩子放开手,用积木创造些小东西,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做产品交互设计或UA,想着做iPad或iPhone。欧洲人玩乐高积木玩得特别疯狂,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东西。我在德国读大学,需要做模型的时候,也是先拿乐高搭结构,而不是产品一设计出来就直接打样。在孩子还处于启蒙教育的时候,经常地接触这些特别原始的小玩具,有助于孩子培养对所创造的东西的认知。
人们常会把创意和发散联系在一起,但在“理性主义”至上的德国,创意设计也充满逻辑推理的影子。我认为,在德国是没有艺术家的,因为他们做艺术的时候,都是在用一种逻辑行为和逻辑关系来做艺术。比如,做一个平面设计之前,他们会做一个平面分析,他们会想你在看这张海报的时候,先注意到什么,其次注意到什么,你看哪个部分,用3秒还是5秒,5秒以后你会往哪个方向去看……
在开始设计之前,他们一定会先想清楚,目的是什么,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经过的步骤是什么,这样一来,他们的创想就不至于变成空想。我们有的时候会让孩子去设计一个杯子上的图案,如果孩子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那么他们很容易就按照家里用的那种杯子去想,甚至要求老师给一个例子。这时候,你就要和孩子说明,他的设计想法想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是想让他的妈妈通过一个杯子变得“不辛苦”,那么,他就可能想到在杯子上画妈妈很漂亮的样子,而不是汽车的图案,这样妈妈看到会觉得很有意思,妈妈会想“我的宝宝在想着我呢”,就不辛苦了,设计的目的就达到了。“目的导向”对于促进孩子进一步创想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