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剧出发
——评徐昂的电影《十二公民》

2019-07-02 08:29沈诗妤
影剧新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陪审员公民冲突

沈诗妤

电影《十二公民》是我国著名话剧导演徐昂的处女作,改编自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1957年版的《十二怒汉》被奉为最伟大的法律电影,后被世界各国致敬翻拍,其中最有名的是2007年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大审判》。有珠玉在前,《十二公民》要超越本来是很难的,但这部电影最终擒获2015年度罗马电影节最高奖“马可-奥雷利奥”奖,并入围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些都力证该电影的非凡实力。马克·穆勒说:“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的群像作品,对经典的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

《十二公民》讲述了一桩发生在中国社会的“富二代”弑父案,充满争议与疑点,引发舆论关注。在一所法律大学的英美法课程模拟法庭上,12个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中国公民聚在一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探讨案情,他们的讨论结果将决定被告的“生死”。陈挚恒认为,《十二公民》主创借鉴了好莱坞经典戏剧结构,结合本土化的台词与表演,用中国式的嬉笑怒骂,做到了“品啖真理正义之深意,审视偏见冷漠之人情,对话嬉笑怒骂之众生”。这部中国版《十二怒汉》无论对于中国电影或中国法律,都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具有非凡的意义。影片中,导演徐昂将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巧妙移植在中国当下社会土壤上,让公平正义与偏见误解在中国社会产生应激反应,完成了一篇意味深长的当代寓言故事。所以有人戏称,在一个没有陪审团制度的国家拍摄《十二怒汉》,擅长经典本土化的导演徐昂,从戏剧出发,完成了一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事实上,《十二怒汉》在美国一开始也是舞台剧,是上个世纪美国舞台剧中大受欢迎的主流价值观作品。在舞台剧诞生后没多久,米高梅公司将其翻拍为同名电影。徐昂作为一名优秀的戏剧导演,首次触电便选择《十二怒汉》来翻拍,这显然是取巧之举,但更是聪明之选。徐昂的电影《十二公民》主要围绕12个学生的家长组成的模拟陪审团,对一个“富二代弑父案”进行辩论,只有他们意见达成一致,才能结束这次审判会议,他们孩子的考试便能通过。故事由此展开,台词讲事,动作演人,十二个陪审员或讲或演,人生百态和人情冷暖都在这一方时空得以展现。电影从戏剧出发,故事演绎放置在固定场景中进行,把戏剧冲突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故事的冲突建立非常快,一开始的时候,何冰饰演的检察官8号便旗帜鲜明地反对有罪推定,与其他11人形成尖锐的对立。于是,便有了第一轮的言语较量。在争论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各自出身不同,因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判这个案件,这导致讨论一时陷入了僵局。但是一轮讨论下来,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第2个人反对有罪推定。接下来进入了更为激烈纵深的辩论过程,更多的人开始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来理解富二代的犯罪心理,于是有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无罪推定的行列。四场冲突和辩论过后,最后只剩下叫得最响、最不耐烦、但其实内心最痛苦出租司机——3号,还在作垂死挣扎。3号其实在内心已经完全接受了富二代无罪的结论,但因为自己和儿子之间的矛盾带来的痛苦,让他在主观上下意识认定富二代必须受到惩罚。一直到他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之后,他自己的内心得到解脱、释放之后,他终于也加入了无罪推定的行列。这些冲突的背后,是各自的人生投射和自由意志的体现,这令冲突本身深涵意味。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戏剧性并非存在于单纯的谈话中,而是存在于交谈者的那些活生生的动作中。比如,两人争论某一问题,这里不但没有戏,甚至戏剧的要素也没有;但是,当争论者彼此想要压倒对方,努力互相触动对方性格的某些方面,或者刺痛心灵的弱处,同时,通过这一点在争论中显示出他们的性格,并且争论的结果使他们彼此建立起新的关系时,已经是一种戏。”由此可见,“话剧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性化,影片中运用的语言表现对描写人物、事件的特质非常具有形象性”。如首先作为老北京的10号陪审,时不时地控诉着北京变得越来越乱全是由外地人进京造成的,言谈举止之间无一不反映出他对外地人有着强烈的歧视,而他的这种言论,造成了11号河南人的不满。之后的表现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动不动爱打断人说话的、素质不高的市井小民。而后10号房东和11号投票时,10号眉头一皱,不假思索地举手表决“有罪”,而11号则鄙夷地瞥了一眼,立马说自己赞成“无罪”,两人针对相对的立场便很明显地刻画了出来,而两人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则是缘于10号一直对外地人尤其是河南人持有非常强烈的偏见,11号对此非常不满,再加上自己本身对政法的热爱,所以会有此举动也是在情理之中。又如在脾气不好的3号陪审三番五次固执地持反对意见,是因为他与儿子所有的长期的矛盾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导致了他从一开始对案件中的富二代有所偏见,与8号陪审员的争执到达高峰时,他所说的“活该,像你这样的就是该打的”“你丫给我闭嘴”甚至气急败坏地嚷嚷着“我要杀了你”等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人物个性是偏激的,并和8号陪审员树立了一个对立的关系,8号陪审员坚持着“就算一个人真的有罪,都应当花时间论证该不该判死刑,当自身掌握着生死大权时,杀了一个无辜的人和凶手并无区别”的观点,为了说服众人,他不断地一步步抽丝剥茧还原整部案件的经过,将细节一一剖析,引导着众人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路,最终3号陪审员出于“对儿子的宽容”,最后一刻,终于放下心里的重重障碍,同意无罪,同时他也正视了自身一直以来的错误。

“戏剧人物在舞台上的语言要符合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他的身份和人生阅历,要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习惯,体现出他的性格。”而影片中的不同人物正是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和口头禅,观众从而可以迅速界定不同人物之间的个性特征。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变化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揭示出更深层次的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所以这些言语和动作肢体表达是非常必要的。

整部电影的戏剧冲突是十二位陪审员对案件的讨论,它作为影片的主体情节,按照冲突的产生、发展、高潮、结束而组成。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情节结构来贯穿。戏剧结构一般分为单一情节线和复合情节线,后者指的是一个以上故事情节线同时发展的形式。亚里斯多德认为最好的戏剧只能拥有单一情节线,这个观点对于电影《十二公民》也是高度适用的。故事围绕着富二代是否有罪这一焦点问题展开,反对者和赞同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个过程就是单一的情节线。《十二公民》的用镜非常朴素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复杂镜头设计和转场,导演仅仅设置了三个场景,一是学生答辩的教室;二是类似仓库的会议室,也是整部剧情节展开的场景,冲突和动作在此发生,使整部电影的空间具体且固定;三是人们票选结束后,在马路上行走。“这样的空间设置借用了独幕剧这一特殊的话剧形式,在严格时间和场景限制下,比较迅速地展开矛盾冲突”。

确立了这一情节线和固定场景之后,电影又借鉴了戏剧的场幕的设定逻辑原理,将戏剧中的“幕”或“场”表现为情节发展的一个段落,将原本人物众多的场面化整为零,设计成电影适合表现的场面,让人物彼此互动,最终达到推动情节发展的目的。这出戏总共有十二个人物,假如让所有人物每一次都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这显然不符合电影艺术表现规律,内心戏也无法开展。所以,导演将12人的转变态度分割为6次辩论和投票的场景,实际上就是舞台上的六场戏。一开始,由8号独自坚持无罪认定,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之后,通过他和11人之间的唇枪舌战,他成功影响了9号的决定,第一个倒戈支持8号。第二场戏结束。接下来,通过大家共同的论证和严密分析,5号和11号也开始倒戈,有罪和无罪的比例开始变更为8:4;再后来,通过进一步的辩论和现场演示,2号和6号也被争取到无罪的立场上来。比分变成了6:6;又后来,通过犯罪现场模拟和犯罪过程还原,比分戏剧性地变成了3:9;支持无罪的家长越来越多,剩下的最后三位,一个比一个顽固,讨论一度陷入了僵局;这时候,8号,这位最重要的公民家长再次将争论的焦点转移到犯罪现场的证人证词的科学性上面。终于,比分变成了1:11;故事推进到这一步,终于走向了高潮。高潮就是3号公民家长之所以始终坚持富二代有罪,原来真实的理由竟然是因为自己和儿子之间多年的矛盾冲突难以解决,他便将自己对儿子的愤怒和痛苦转嫁到富二代身上。经过一场大爆发之后,3号最终释怀,高高举起了同意无罪的手。可见电影每一场戏中展开的具体对话和动作,都是紧紧围绕是否有罪这一单一情节线进行。

在影片《十二公民》中,导演使用了固定镜头和移动镜头作为主体架构,成为影片视觉舞台化风格的推手。以长方桌为中心,不断反打镜头来拍摄每个人物脸上的表情以及行为举止,使情节走向非常流畅自然。其中,还原老人证词的场景是全片最具有舞台感的一段,场面调度得非常成功。镜头一直以八号的模仿老人的举动为轨迹,做推拉或摇移的镜头运动,使观众跟随摄像机的视角并能够参与其中体会到事件本身,并思考证词情节的合理性,从而形成电影化的戏剧性审美效果。3号与8号发生冲突时,影片进入到高潮部分,窗外的雷鸣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随着天色变暗,长桌上方昏黄的钨丝灯成为唯一的光源,映照出陪审员们立体的面部表情和丰富的角色轮廓,也极具舞台剧的顶光灯光照明效果。

电影的舞台化表现是多方面的。“如通过集中的时间铺排情节、集中的情境显示矛盾、集中的场面展开动作、集中的对话表现冲突等。徐昂以独幕剧的外壳聚焦了大量的社会热点,将单一、长时的场景,通过戏剧冲突主要依靠对话完成,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很好地诠释了舞台表演的特性”。这些冲突一是推进了故事情节的进展,二是在过程中不断揭晓每个人物的身份,三是时间进程中,密闭空间更具有冲突的效果;与此同时,场景设置的舞台化和模拟情境的假定性,也给观众造成一种身历其境的感觉,在此过程也能不断思考案件的可疑性与人物举止的合理性。

电影尾声部分,房间里昏暗的橘色灯光和人们走出房间后的温暖的橙色阳光,似乎都是同一个色系,但明显的色差也体现着人物内心的感受,以及电闪雷鸣,很好地强化了不同阶段辩论的现场氛围。片尾使用了长镜头,镜头里的人物都在缓缓走动着,有的是与自己的孩子挽着手,有着搀扶着父母,画面十分温馨。每个人在经历了心灵的碰撞与洗礼之后,开始更加珍惜生活与周围人,意识到对生命个体应有的尊重。这样的结尾,有些公益宣传片的意味,个人认为与全片的叙事基调有些不符,但能感受到导演良苦用心。

总之,电影《十二公民》借助深刻的现实题材和12位演员的精湛表演,让一部国际化的题材成为了一个极接地气的本土化电影,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和各种思想观念的冲突,成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更重要的是,这部坚持走戏剧化的电影,很好地融入了戏剧表达的诸多要素,借鉴了戏剧创作的语言技巧、结构技巧、叙事技巧等,无论在人物性格、话剧式语言表现还是作为骨架的情节设计方面都艺术化地表现出了戏剧所独有的特点,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以及内在魅力。我们由此受到的启发是,电影可以在人文内涵和艺术纯度上继续向戏剧学习,而不是舍本求末忽视内涵,片面追求影像、特效和高人气明星,片面强调画面以及票房。

猜你喜欢
陪审员公民冲突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十二公民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装模作样的家伙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