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患者, 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低于参照组的2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适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分别为(103.42±1.62)、(89.46±1.46)、(90.57±1.69)分, 高于参照组的(70.16±1.52)、(71.12±1.41)、(72.63±1.6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 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舒适度,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舒适护理;乳腺癌;并发症;舒适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86
乳腺癌在临床中是指发生在乳腺的恶性肿瘤, 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便会对女性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 临床针对乳腺癌患者仍旧主张手术治疗, 虽然能够对病情进行改善并达到治愈目的, 但手术操作可直接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其舒适感降低, 严重影响后续治疗及术后康复。因此, 针对其治疗应及时辅以有效护理干预, 从而对其预后提供保障。本院就4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开展研究, 旨在明确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 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年版)》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1];②均经过病理学及影像学综合诊断确诊;③明确并自主配合研究开展;④同意接受手术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手术相关禁忌证, 如凝血功能障碍;②抵触或抗拒研究开展;③合并严重精神认知异常;④合并严重脏器受损;⑤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46例。实验组年龄45~70岁, 平均年龄(57.6±5.2)岁, 其中Ⅰ期18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Ⅳ期6例;参照组年龄46~71岁, 平均年龄(57.8±5.4)岁, 其中Ⅰ期17例、Ⅱ期13例、Ⅲ期11例、Ⅳ期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并谨遵医嘱对其实施护理, 指导其以正确方式面对手术, 治疗过程中给予医师配合。
1. 2. 2 实验组 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手术开展之前, 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相关准备工作, 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了解, 包括年龄、性格、病史及受教育等情况, 以亲切的态度将疾病及治疗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 提高患者对自身及治疗的认知。同时协助其以正确体位及方式面对手术, 给予全程陪伴, 成功麻醉后配合医师开展手术, 以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手术过程中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并侧重于保护患者个人隐私, 对患者的尊严、安全及舒适感提供保障;手术完成后, 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行为及态度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增强其治愈信心, 并积极解答其面对治疗或康复产生的疑问;术后给予其密切观察, 侧重于切口保护工作, 并注意各引流管及输液管的固定, 避免出现挤压等情况, 从而确保干预效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舒适度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进行评价, 项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 总分112分, 分值越高表明越舒适[2]。护理质量评分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价, 项目包括管理、质量、安全、服务及文书记录等, 分值100分, 分值越高质量越高。护理满意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简易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总分100分, 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出血0例、积液1例、感染0例, 并发症发生率2.17%(1/46);参照组术后出血3例、积液4例、感染4例, 并发症发生率23.91%(11/46)。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 P<0.05)。2. 2 两组舒适评分、護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实验组舒适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 具有常见、易发等特点。由于乳腺并非支持机体活动的重要器官, 故原位乳腺癌并不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但乳腺癌细胞受疾病因素影响, 其无法保持正常细胞的特性, 并出现细胞粘结性松散, 易跟随血流动力学转移至其他组织及器官, 从而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胁。目前临床针对乳腺癌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 通过清除病灶及病变组织来达到治疗效果。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 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 在治疗的同时可对其自身组织造成损伤, 外加女性乳房作为其自身评判美的重要部位, 一旦接受全切手术可对其心理造成严重影响[3-5]。因此, 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积极辅以有效护理干预, 以改善其心理及生理状态, 进而确保临床工作及护理质量。以往临床在手术过程中多辅以常规护理,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临床开展治疗, 但整体效果不佳, 并无法准确满足患者对干预效果的满意需求。舒适护理是在临床中是一种新型护理措施, 是指通过有效干预使患者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无焦虑及疼痛的健康状态中的自我感觉, 其主要目的是能够使患者感到体力充沛、精神舒畅, 感到安全、放松, 生理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满足。在具体干预过程中, 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心理及生理特点, 围绕术前、术中、术后等多个环节实施护理, 使其心理、生理及社会等多方面均达到愉快的状态, 并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开展相关治疗操作。舒适护理干预能够使其生理处于最佳状态, 以良好体质量面对后续治疗, 并极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6, 7]。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出血、积液、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参照组(2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 患者舒适感明显提升, 并处于较高水平, 并进一步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得到提升, 证实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干预效果。综上所述, 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可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同时, 提高其舒适度, 并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 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邵志敏, 李俊杰. 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外科部分解读.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6, 10(1):1-5.
[2] 李凤, 周毅波, 张海宏. 舒适状况量表在耳鼻喉科患者个性化护理中的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6(7):889-891.
[3] 符鸿飞, 林文霞, 彭风云, 等. 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20):16-18.
[4] 杨秋满, 刘红军.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的相关影响分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s1):281-282.
[5] 刘秀英. 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4):283-284.
[6] 韩黎黎. 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探究.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34):138.
[7] 刘丹凤. 舒适护理对手术室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4):2154-2156.
[收稿日期: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