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9-07-01 13:43李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心肌梗死急性

李兵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和血脂指标水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00±0.62)mg/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6.27±2.58)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1.91±4.29)mm, 对照组患者LDL-C为(2.81±0.85)mg/L、LVEDD为(48.53±3.46)mm、LVESD为(36.82±3.68)mm, 两组患者治疗后LDL-C、LVEDD、LVES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疗效较显著, 且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明显较好,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血脂水平以及心脏功能, 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心脏功能指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47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而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持续严重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具有起病急、恶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 发病后患者通常伴随着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 病情严重者极易出现心力衰竭, 进而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 再加上近几年社会不断进步, 人们生活质量快速提升, 生活和饮食习惯日益变化,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增长, 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不良反应少的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案, 以此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及时改善患者胸部后疼痛等症状[1]。本实验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研究其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53.24±7.3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心电图监测和临床检查均符合突发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和家属知晓心血管内科治疗内容, 且同意治疗。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心脏疾病;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精神认知异常者;血液系统存在严重疾病者;存在药物过敏反应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

1. 2 方法 入院后, 两组患者均需接受临床检查和病情评估, 其中包括检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体温、评估心肌梗死等级、CT检查等, 待临床检查和病情评估后, 需指导患者充分卧床休息, 并提供心电监护和吸氧治疗, 同时需要给予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止痛剂、低分子肝素抗凝等常规治疗[3], 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可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素质、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确定。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 40 mg/次,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疗后需监测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和血脂指标, 血脂指标包括LDL-C, 心脏功能指标包括LVEDD、LVESD[4]。②同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 患者经心电图监护、心脏功能检测和血常规显示各项指标正常, 且心电图ST段>0.13 mV、T波直立>50%, 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有效:治疗后, 患者胸骨后疼痛次数减少、疼痛感减轻, 心电图ST-T有所改善, 经心脏功能和血常规检测显示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 患者胸骨后疼痛症状无变化, 心电图检测、心脏功能和血常规检测显示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另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其中包括失眠、胃肠道反应、咽炎等[5]。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和血脂指标对比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LDL-C为(2.00±0.62)mg/L、LVEDD为(46.27±2.58)mm、LVESD为(31.91±4.29)mm, 对照组患者LDL-C为(2.81±0.85)mg/L、LVEDD为(48.53±3.46)mm、LVESD为(36.82±3.68)mm, 两组患者治疗后LDL-C、LVEDD、LVES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7例、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咽炎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失眠3例、胃肠道反应5例、咽炎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 具有起病急、恶化快、病死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 主要是因心脏血液供给不足导致心肌持续缺血、坏死而引发的急性病症, 其发病原理在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血小板聚集、动脉内斑块破裂, 致使血管堵塞、心肌细胞缺血坏死,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主要包括长期酗酒、环境刺激、情绪过激、过度劳累等, 发病后通常伴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或收缩功能不全、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 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6],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生活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日益变化, 工作压力增加,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出现逐年增长现象[7], 因此需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心血管内科治疗, 以往心血管内科多采用双联抗血小板等治疗, 但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患者胸骨后剧烈疼痛症状未改善, 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 可抑制机体固醇合成, 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合成, 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功能, 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 提高患者心脏功能, 稳定血脂水平, 可及时改善患者胸骨后疼痛症状, 且使用安全性较高[8]。本实验结果显示,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LDL-C 为(2.00±0.62)mg/L、LVEDD为(46.27±2.58)mm、LVESD为(31.91±4.29)mm, 对照组患者LDL-C 为(2.81±0.85)mg/L、LVEDD为(48.53±3.46)mm、LVESD为(36.82±3.68)mm, 两组患者治疗后LDL-C、LVEDD、LVES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著, 且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明显较好, 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胸骨后疼痛症状、心脏功能, 降低、控制患者血脂水平, 还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且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 可保证患者心血管正常血运,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华, 李颖, 宋祥红, 等.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5):166-167.

[2] 罗亚坤. 探讨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临床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15):64-65.

[3] 雷柯.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 1(5):33-34.

[4] 高成环.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3):56-57.

[5] 李向红.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6):56.

[6] 陈阵, 艾芬.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关系.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4, 35(1):28-30.

[7] 尹万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替罗非班的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 17(38):102.

[8] 朱继红, 汪砚雨.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 2012, 32(8):166.

[收稿日期:2018-11-28]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心肌梗死急性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