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方式的临床比较

2019-07-01 13:39吴云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

吴云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助产与常规助产的差别, 为单叶产钳助产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258例符合剖宫产术指征的产妇(均为单胎), 根据助产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61例)与对照组(97例)。观察组采用单叶产钳助产, 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4~7分、<4分的比率分别为93.79%、4.97%、1.24%, 而对照组对应的比率分别为80.41%、14.43%、5.1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膀胱损伤发生率为3.73%、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8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3%、31.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46.16±12.17)s、术中出血量(256.50±40.66)ml、恶露干净时间(20.11±7.97)d与对照组的(69.60±15.78)s、(336.39±111.60)ml、(29.29±7.8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叶产钳助产可减少新生儿损伤、产妇并发症情况并改善手术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单叶产钳;常规助产;剖宫产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24

剖宫产术是我国产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术式。据世卫组织报告, 我国剖宫产率近50%[1]。目前产科采用的剖宫产术主要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它是在新式剖宫产术基础上改进而来, 可以较好地解决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的产妇腹壁、盆腔粘连问题[2]。然而这种术式术野暴露仍不够充分, 胎头娩出有一定困难, 极易导致新生儿窒息。由于胎头高浮, 常规徒手取胎头时间较长, 增加了胎儿窘迫、产妇子宫裂伤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对单叶产钳助产方法进行了大量实践,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258例, 其中161例采用单叶产钳助产的产妇作为观察组, 97例采用常规徒手助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0~43岁, 平均年龄(31.24±6.82)岁;孕周36.01~41.99周, 平均孕周(39.26±

1.78)周;初产妇112例(69.57%), 经产妇49例(30.43%)。对照组产妇年龄22~42岁, 平均年龄(30.33±5.95)岁;孕周37.01~40.96周, 平均孕周(38.90±1.18)周;初产妇69例(71.13%), 经产妇28例(28.87%)。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备可比性。同时, 两组产妇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方式, 在产妇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下约3 cm位置横向切开, 并根据胎头大小及位置确定切口长度。切开筋膜, 钝性分离腹直肌、腹膜及皮下脂肪。打开腹腔后, 提起膀胱、子宫, 反折腹膜, 切开子宫约2~3 cm, 再钝性向两侧撕开延长至10 cm左右。刺破羊膜囊并吸净羊水。助手协助推压宫底, 术者尽量将胎位调整为枕横位, 再以左手牵拉子宫切口上缘。对照组术者以切口上缘为支点徒手操作娩出胎头。观察组术者左手持单叶产钳, 钳叶凹面朝上顺右手掌心滑入胎头与宫壁之间, 当钳叶下缘进入胎头耳朵边缘, 撤出右手, 双手持钳向外提拉, 同时助手按压产妇腹部宫底, 待胎头娩出至顶枕位并暴露在腹部切口时放下产钳。随后助手继续施压腹部至胎头完全娩出。放置产钳时须避免脐带被夹进产钳与胎头之间。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产妇并发症(子宫下段裂伤、膀胱损伤、术后产褥热)、手术效果(胎头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4~7分、<4分的比率分别为93.79%、4.97%、1.24%, 而对照组对應的比率分别为80.41%、14.43%、5.1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膀胱损伤发生率为3.73%、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8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3%、31.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46.16±12.17)s、术中出血量(256.50±40.66)ml、恶露干净时间(20.11±7.97)d与对照组的(69.60±15.78)s、(336.39±111.60)ml、(29.29±7.8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产妇恢复快、腹壁瘢痕小, 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施行该术式时, 因为产程没有真正发动, 在子宫下段有行程差, 胎头仍处于高浮状态, 所以胎头娩出比较困难, 当切开子宫至胎头娩出>150 s, 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3]。目前, 评估新生儿窒息与预后常采用Apgar评分法。该评分法包括肤色、心率、反射、肌张力、呼吸5项内容, 每一项评分取0、1、2分, 可在出生后1、5 min进行评价。本研究取出生后1 min评分结果, 总分<4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 >7分为正常。根据本研究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明使用单叶产钳助产对于减轻新生儿窒息是有效的。

单叶产钳体积小, 钳叶表面光滑, 易于滑入胎头下方, 而且柄短、容易操作, 以其助产可减少对产妇腹部按压, 避免因按压宫底而损伤子宫切口和导致羊水栓塞, 能减轻对产妇的伤害[4]。由于胎头位置高浮, 切口较小, 手部又占据较大面积, 徒手取头不易取出, 而反复进入宫腔取头易撕裂子宫切口, 尤其会牵动膀胱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在减轻膀胱损伤和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46.16±12.17)s、术中出血量(256.50±40.66)ml、恶露干净时间(20.11±7.97)d与对照组的(69.60±15.78)s、(336.39±111.60)ml、(29.29±7.8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叶产钳操作灵活, 取头快、准, 对母婴创伤小, 所以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恶露干净快[5, 6]。但应注意的是, 虽然单叶产钳助产优于常规助产, 但操作不当仍会引起母婴产伤, 故应操作轻柔, 在助产前需摸清胎位, 并且术者应熟练掌握产钳操作技巧, 把握好上钳时机和用力方法, 确保一次助产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岚, 樊晟, 王欣. 单叶产钳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吉林医学, 2014, 35(16):3554-3555.

[2] 乔爱琴, 李立红, 韩利红.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1):87-89.

[3] 丁丽鲜. 研究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的临床应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5, 2(2):173-174.

[4] 李淑云. 单叶产钳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临床价值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3):455-457.

[5] 夏梦瑗. 单叶产钳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3):205.

[6] 张华, 陈碧霞, 鲍如蓉, 等. 剖宫产术中单叶产钳的应用体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9):792-793.

[收稿日期:2018-12-21]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笑气吸入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98例临床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效果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36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