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探析

2019-07-01 06:31张丽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必然性外交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新中国外交70多年形成的大政方针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空间,作出了中国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抉择,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与世界关系走向的普遍关切, 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等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和平发展 必然性 外交

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战略走向问题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人对中国的崛起充满质疑,一些国家更是老调重弹,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抉择,坚持将中国的和平发展置于广阔的全球视域,提出必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文明交流的推动者,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1]这一论断既清晰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也充分阐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是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优秀典范。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源于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2]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熔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总书记的一段话,从根本上阐述了中国今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基因。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自秦始皇统一后,中国一直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和合关系,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历史见证。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3]的箴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好等理念世代相传”[4]使和平发展的理念和追求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中国的外交基础思想,到邓小平正式提出“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5]再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都充分表明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和代代相传的一贯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坚持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6]阐明的就是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中国实现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四个全面”的根本就要始终坚持走中国道路,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之路。“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7]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需要有和平的发展环境来发展自己,需要维护好和利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可以说,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要求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这是根据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国对未来世界的承诺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自身的神圣职责,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和时代潮流的坚定推动者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国将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8]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道义与担当,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继续坚持永不称霸、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则,始终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9]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治理新体系;始终倡导和而不同、互学互鉴的新文明观,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发展;始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之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与世界关系走向的普遍关切,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都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人民日报》,2014 年3 月30日。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7] 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9日。

[8]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9] 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9/18/content_26748487.htm

作者简介:张丽(1994-),女,山东济宁,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必然性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探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必然与问题分析
试述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
外交学会接待楼装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