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思思
摘 要:高中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可以在以史为鉴中思考出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以古鑒今。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会涉及中国史、世界史的学习,知识内容也相对丰富,在此过程中,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通过教师素质提升、教材内容挖掘、教学工具运用、教学素材补充等方式,全面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教学目标
一、 前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关注到对历史学科人文性的挖掘,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也是历史学科的职责所在,同样的,也符合新课标要求。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转换思路,将人文精神探寻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才能深入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二、 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传递人文精神,首先就要清楚历史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包含在哪里,笔者对此进行整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教学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注重人类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课标要求,也应当是当前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也在理论的学习中不断革新观念,找到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部分,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转变为具体的落脚点。人文精神不是虚无的、口头的,而是要找到每节课具体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了《鸦片战争》这一课,如何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爱国主义情怀,就是需要关注到的。高中历史每一个单元有主线、每一节课有内容,都是需要教师将其细化,找到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再提炼成为教学目标,给予足够的教学方法引导,逐渐达成。
三、 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人文素养,包含了一个人的行为修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包含了对社会的观察与对道德问题的反思,具体到历史学科中,又深化融合成为一种以史为鉴的自觉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到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机械地将知识讲解给学生,更是一种将情感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在教学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引导着学生。如在讲解《秦王扫六合》一课时,如何将秦始皇的威武霸气,一统天下的气势讲解出来,在讲解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时,如何将魏晋风流讲解出来,这些都是当前教学工作的发展,将真正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讲解过程有温度,是教师教学工作需要关注到的。在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历史教学能力,将人文精神渗透于每节课的教学中,实现具体知识的发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到的环节,全面推动日常教学的发展。人文素养,很多时候是在言传身教中体现与传递出来的,需要教师全面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实现日常教学的全面发展。
四、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作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的辅助,使历史课堂“活”起来。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一些历史事件、历史知识转变为动画、视频等进行展示,将教材中没有明确指明的知识点进行展示及补充,全面达成教学展示,找到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能够清晰冷静地讲解出知识时间轴、事件、发生的意义等,但是却很难将其中的屈辱、爱国等一系列复杂的感情完全传递给学生,而此时一个简单的视频片段,在炮火中革命先辈如何奋勇杀敌的情景,就能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生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可以运用电影《我的1919》的片段,借助演员细腻的表演,来直接将难以言明的知识进行补充与讲解,全面推动教学的发展。
五、 针对史料展开分析
针对史料展开分析,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在,也是历史学习中必须关注到的。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借助史料展开教学工作,挖掘史料中的人文特性,才能达成日常教学的发展。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所在,没有史料的支撑历史学科就是单调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已经有了历史学习的基础和独立解读、理解史料的能力,此时教师关注到对知识的整理与发展,能够全面达成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实现日常教学的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内涵所在,无论是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坚忍不拔的爱国主义情怀等,都是我国当前民族精神所在,需要教师全面关注到对学生的培养,给学生以启发,全面渗透于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许国文.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探析[J].广西教育,2015,20(10):73-74.
[2]崔卫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16(4):121-122.
[3]高月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