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争辩促使目标达成

2019-07-01 03:30李九香
江西教育B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情境同学

李九香

导  读:

小学数学课堂争辩是指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的真假争论。课堂争辩每一节课都在进行着,小学数学课堂争辩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争辩,让课堂争辩有秩序、有内容、有作用、有深度,从而达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争辩是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形式,即各方围绕某一个问题经过思考与探究之后进行的真假争论。在真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各方达成对正确观点的共识。小学数学课堂争辩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小学生争强好胜之心强烈,利用课堂争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争辩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争辩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课堂争辩更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争辩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那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作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争辩,从而促使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 约法三章规范争辩——让争辩有秩序

要使课堂争辩更有秩序,我们必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破除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约束,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去争辩,但如果争辩时只听得见重复的叫喊,教室里闹闹哄哄,久久不能安静下来,这样无谓的争执、失控的争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片段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题目:一个数减去287,小明计算时,把被减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调换了,结果得439,正确得数是多少?

生1:“439+287=726。”

还没等生1说完,有人就开始抢着发言。

生2:“那样做出来的答案是不对的,只求到了错误的被减数。”

生3:“这个小明真是马大哈。不然怎么会把数字调换了呢?他(指着第一位发言的同学)也是个马大哈。”

生4:“小明肯定是近视眼,没戴眼镜所以看错题,……”

大部分学生开始哄堂大笑,没有学生在关注问题的本身,这是一次无效的争辩!

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组织课堂争辩之前一定要与学生“约法三章”。要让学生明白课堂争辩的基本规则是什么,课堂争辩的作用是什么,课堂争辩应围绕哪些内容进行。明白了这些约定并要好好地遵守,只有保证了争辩的秩序,才能让争辩更有效。可具体约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当别人在争辩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地倾听。不然乱哄哄的教室,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听不清别人的观点。别人的发言未结束时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语,教师也不例外,免得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不管别人提出的意见有多么幼稚,哪怕是稀奇古怪,不着边际,都不能加以讽刺,更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一定要尊重他人。

2.围绕中心,简明扼要。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争辩时应围绕争论的主题进行发言,简要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能故意天南海北、信口开河说些与主题无关的话语,更不能故意引同学们哄堂大笑。

3.主动参与,畅所欲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争辩时不能出现只有少数同学辩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而大部分学生只是正襟危坐、目光呆滞、袖手旁观,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指出: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学生不能虽有自己的观点却欲言又止,不敢加入课堂争辩的队伍,只是选择自言自语,或与周边同学窃窃私语。而是要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但敢于与同学进行争辩,也敢于与老师进行争辩。

二、创设情境引发争辩——让争辩有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多创设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情境、有趣的游戏情境、直观的模拟表演情景;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尽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呈现含有数学事实和数学素材的情境,从这些有趣的情境中提炼出可引发学生争辩的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引发争辩,学生思维活跃,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争辩。

【片段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十七第3题。

教学这道题时,教师没有直接出示题目,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简短的情境:同学们,智慧爷爷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礼物和这个四边形都装在信封里,猜对信封里四边形的形状就能得到这个礼物。学生跃跃欲试,很快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课堂争辩。

简短的一个课堂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了可争辩的内容,在学生热火朝天的争辩中,问题迎刃而解,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得到了拓展。

三、指導学生学会争辩——让争辩有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更由于小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非常强烈,每一次课堂争辩都只想拔得头筹,所以常常只图一时之快,根本没有进行思考,甚至题目都还没完整地读完,课堂争辩就开始了,这样的争辩往往是没有作用的,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争辩。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阐述中指出: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自己鲜明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才能让自己在争辩中底气十足。缺乏思考与探究只会导致观点不明、理由不堪一击,这样的争辩学生就难以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受打击的次数却与日俱增,参与争辩的积极性会急剧下降。

【片段3】把一条绳子对折3次后,每段长3分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师:“请大家仔细读题,2分钟后看谁能正确解答。”

生1:“不用那么长时间,我知道用3×3=9(分米)。”

生2:“不对,应该3×6=18(分米),因为是对折,所以应该是2个3段共6段。”

大部分学生:“对对对,应该是3×6=18(分米)。”

师:“大家都赞同吗?”

学生异口同声:“都赞同!都赞同!”

这时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了正拿小纸条在操作的乐乐同学:“乐乐好样的,遇到问题就应该这样去思考,去想办法,去操作探究!”经过教师的旁敲侧击,同学们都动手操作起来。先是折一折,然后是数一数,还有的同学开始寻找规律。等同学们都操作完后,教师再次讲清了这种对折后所分成的段数的规律。刚才不思考就信心满满的几个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刚才人云亦云的同学也红着脸。

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质疑。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质疑的能力。在课堂争辩中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敢于质疑的能力。质疑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能力,在课堂争辩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有质疑的积极性,但往往提不出实质性的问题。所以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可让学生针对别人的发言问“为什么?”“跟我的有什么不同呢?”“只能这样吗?”……随着学生经验的增加,质疑的深度也会增加。

四、变换角色参与争辩——让争辩有深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它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争辩是学生展示个性的一个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一个很好的交往互动活动。教师是争辩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可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角色,随时调控课堂争辩及参与课堂争辩,让课堂争辩丰富多彩,更让争辩有深度。让争辩能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能围绕问题的本质来进行。教师在课堂争辩中可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1.教师当好旁观者。当有学生在课堂争辩中说得条理清楚,表述正确,其他同学也已经接受了这个观点、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时,教师可以静观其变,不必再来重复啰唆浪费时间。

【片段4】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在巩固练习阶段有这样一道判断题:把一个长方形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长方形的[14]。

一读完题,学生的课堂争辩就开始了。

小部分学生:“对!对!”

大部分学生:“错!错!因为没有说平均分。”

认为对的那部分同学一听到对方的理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少同学甚至懊恼地用手去捂嘴巴,想收回自己的话语,新授课时教师已经讲清楚了[14]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有些同学是因为没有认真读题,更没认真推敲导致错误,有些同学是因为分数的意义在脑子中的印象还不太深刻。这里教师只需对学生进行学习品格的教育,不必再对知识点本身进行过多讲解。再去过多解释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这时教师要一心一意当好旁观者。

2.教师当好裁判长。正确答案就在那里,可课堂争辩就是难分胜负,学生表达不清楚,说服不了对方,明明答案是正确却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这时学生一定是会把目光投向教师,等待教师的裁决。教师就应当好裁判长,公正严明,把学生表达不清楚的地方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让每一方都心悦诚服。

【片段5】如下图,一个长方形分成了甲乙两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长更长呢?

生1:“甲部分的周长更长。甲都那么大一块,乙才那么小一块,当然是甲部分的周长更长了。”

生2:“应该是一样长,因为比的是周长。”

生3:“不可能一样长。”

师:“请生2说一说理由,说说为什么一样长。”

生2:“因为……”

这时教师不仅要像裁判长一样,判定生2说的是正确的,更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正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茅塞顿开。

3.教师当好主辩手。课堂争辩中,当所有的学生都想不出答案或是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可明明答案是不完全正确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導学生把道理辩明。

【片段6】计算:981+982+983+984+985+986+987=(   )。

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这道题时,教师先出示了一道类似的加数求和题,然后再出示这道题。当所有学生都认为是不能用乘法来计算时,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当好主辩手,一步一步地“说服”学生,让学生明白这题为什么可用乘法来计算,到底怎样用乘法来计算。

总之,教师可以为学生如何进行争辩做好示范,更要想方设法引发他们的争辩,当然也要在争辩中为学生指点迷津,更可以亲自参与到课堂争辩中来,让争辩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课堂争辩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各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情境同学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