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谓“学习习惯”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习习惯;不良习惯;矫正;探讨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综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后进生
此类学生是在学校或班级乃至老师眼里最最令人头痛的,因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都是受外部不良环境影响及自身的薄弱意志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对待此类问题学生时,就应当真心爱护,坚持正面教育,即“只能心疼,不能头痛”。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应当先进行自信心教育,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期待,寻找“闪光点”,给予机会,激励进取,发挥特长,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会赏识,允许学生的反复,在反复中教育,逐步改变,对家长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而应时常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多注意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督促,同时对于家长亦可提出注意自身形象的要求,言传身教,共同改正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从现代学生身上往往会发现另外一种现象,许多的事最先知道的不是教师、父母,而是同学,许多的事在解决和发生中,同学是最亲密的,可以运用这一特点进行同学教育,实行“手拉手”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或“一帮一”以同桌为对,及时发现和帮助其养成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从而改变其身心上的不良现象,相信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努力做好这一系列工作,学生身上的不良现象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 智优德差生
智优生是只是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在其心理及外在的行为习惯上有严重缺陷制约其发展的学生。具体表现在骄傲自大,自私无情,爱慕虚荣,意志薄弱,性格较孤僻,轻视实践。对于这部分学生应采取区别对待,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其学习好这一面,应尽其所长,让其正确运用自己的长处,多关心帮助别人,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激发其热情,矫正其骄傲自大,自私无情的心理,创设逆境,培养意志。除了正确引导外,还应当有意识地、人为地创造一些逆境,磨炼其意志,有时再苦也应该苦苦孩子,对此部分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方合作,有时学生的不良表现多来自家庭,家长的人才观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所渴望的,但在具体的表现上却放任自流,只要学习好,子女的“非礼”行为、懒惰行为就被忍耐迁就,实行学习外的一切包办,久而久之则形成了成绩好了,思想坏了或是冷酷无情,处处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既要对学生进行品质转化,还要耐心地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化,力争做到家校联合沟通,双管齐下,这样才能使智优德差生成为真正的“人”和“才”。
三、 中等生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在于他们占班级的大多数,同时,既不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占有重要地位,又不是教师心目中的坏学生令人嫌弃。曾经在某一段时间,学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就是“要想让老师记得好,要么就学习好,要么就不停地给老师找麻烦,你如果处于中间,老师对你的印象就沒有”。的确,这部分学生的另一个特殊就是被忽略的群体,他们身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无自信心,缺少竞争意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进取心。
随着教育的深化,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及其每一个方面,端正教师教育思想,因而教师无视中等生的观念将会有大的改观。在具体的施教中,可以将中等生作为重点,授课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锤炼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避免教学过程中“冷场或优等生举手,中等生漠然,差生低头无语”的场面。在班级管理中,大多数教师习惯于将品学兼优的学生评为班干部,或者也会让少数差生参与班级管理,殊不知这一做法使能代表班级的中等生游离于班级管理之外,使大部分的人产生自卑、失落的感觉。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最要顾虑的是中等生,只有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产生进取心,增强竞争意识,调动他们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目标,目标激励对于中等生而言是最好的良方,中等生有时会产生不甘落后于人的心理,只要目标切合实际,让他们“跳一跳,也能够得着苹果”则会大大增强和激发其内在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总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身作则,形成典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同时教师要从小节开始抓起,持之以恒。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学习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李发旺.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几点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8):65.
[2]袁子熹.浅谈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改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12.
作者简介:宋静静,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