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19-07-01 03:45崔云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外资趋势

崔云

虽然我国制造业FDI出现下降趋势,但基于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潜力、比较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的人口素质和不断提高的基础设施水平等重要优势,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中国FDI总规模整体仍将保持波动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将不断优化,中高端产业占比不断提升。

近年来,出现了部分制造业外企如三星、耐克、日东电工、希捷等撤离中国转移东南亚和回流现象。据此,不少研究机构和媒体宣称中国制造业已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中国不再具有投资吸引力。那么,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究竟如何?有什么特点?一些制造業外资为何撤离?中国制造业真的没有投资吸引力了吗?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该如何应对部分制造业外资撤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特点

整体规模呈波动增长态势

中国实际使用FDI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国家统计局和wind数据库数据显示,见图1,1997-2018年期间,除1999年、2005年、2009年、2012年、2016年5个年份出现暂时小幅下降外,其他年份中国实际使用FDI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1997-1998年,中国实际使用FDI增长缓慢,1998年仅比1997年增加了2亿美元,仅增长0.44%;2000-2004年,中国实际使用FDI稳步抬升,2004年比2000年增加了199亿美元,增长48.89%,年平均增长12.22%;2005-2008年,中国实际使用FDI快速增长,2008年比2005年增加321亿美元,增长53.23%,年平均增长17.74%;2009-2011年,中国实际使用FDI增长放缓,2011年比2009年增加260亿美元,增长28.89%,年平均增长14.44%;2012-2015年,中国实际使用FDI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15年比2012年增加146亿美元,增长13.07%,年平均增长4.36%;2016-2018年,中国实际使用FDI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2018年比2016年增加90亿美元,增长7.14%,年平均增长3.57%。虽然近年中国实际使用FDI增速趋缓,但中国实际使用FDI整体仍呈增长态势。尤其是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后,中国实际使用FDI仍然增加了40亿美元。

三次产业分布结构日益优化

第一产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最小,第二、三产业占据主要部分,产业分布结构日益优化。其中,第二、三产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近年来分别呈下降趋势和上升趋势,但两次产业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1997-2004年,第二产业占比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04-2018年,第二产业占比整体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1997-2010年,第二产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大于第三产业;2011-2018年第三产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大于第二产业。1997-2018年中国FDI三次产业分布的具体情况,见图2。

第一产业实际使用FDI在三次产业中占比始终最小,2002年达到最高值1.95%。1997-2002年,第一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为波动上升趋势;2002-2006年,第一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为逐渐下降趋势;2006-2012年,第一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为波动上升趋势;2012-2018年,第一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为不断下降趋势,尤其是最近两年,下降幅度更大,由2016年的1.51%下降到2017年的0.82%、2018年的0.53%。

第二产业实际使用FDI及其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且呈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以第二产业实际使用FDI占比上升或下降变动趋势分,2004年达到最高值74.98%,以2004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97-200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第二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又可细分为1997-1999年下降阶段和1999-2004年逐渐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为2004-2018年第二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呈整体较快下降趋势(仅有2008年和2018年比先年稍微上升)。以第二产业实际使用FDI及其占比与第三产业比较,以2011年为界,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97-2010年为第一个阶段,第二产业占比高于第三产业,2011-2018年为第二个阶段,第二产业占比低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实际使用FDI及其占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呈先降后升的阶段性特征。以第三产业实际使用FDI占比下降或上升变动趋势分,2004年最低值为23.18%,以2004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97-200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第三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又可细分为1997-1998年上升阶段和1998-2004年逐渐下降阶段;第二阶段为2004-2018年第三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占比整体呈较快上升阶段(仅有2008年比先年稍微下降)。以第二产业中国实际使用FDI及其占比与第三产业比较,以2011年为界,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97-2010年为第一个阶段,第三产业占比低于第二产业,2011-2018年为第二个阶段,第三产业占比高于第二产业。

制造业FDI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整体趋势看,1997-2018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同时又表现为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即,1997-2011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1-2017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整体呈下降趋势;1997-2004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2004-2017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呈下降趋势;2018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中国实际使用FDI比重均表现为上升态势。1997-2018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中国实际使用FDI比重的具体情况,见图3。

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2011年达到最高值521亿美元,以2011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97-2011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又可细分为1997-1999年显著下降阶段、1999-2004年快速增长阶段、2004-2006年小幅下降阶段、2006-2008年快速增长阶段、2008-2009年显著下降阶段和2009-2011年稳步增长阶段;第二阶段为2011-2017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整体呈逐渐下降阶段。2018年,在发生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实際使用FDI从2017年的335亿美元增加到412亿美元,增幅达22.99%。

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也十分明显。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2004年达到最高值70.95%,以2004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97-2004年,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其中又可细分为1997-1999年显著下降阶段、1999-2002年快速上升阶段、2002-2003年小幅下降阶段和2003-2004年稳步上升阶段;2004-2017年,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2018年比较特殊,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从2017年的25.57%快速上升到30.50%。

制造业FDI下降原因探究

中国实际使用FDI整体呈增长态势。在产业分布上,无论是中国实际使用FDI金额还是产业占比,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2012年开始下降,制造业实际使用FDI占比2005年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中国对于外资仍具有吸引力,只是在产业结构上有所调整。中国制造业FDI之所以会出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如下:

国际产业转移规律的客观作用

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业FDI的发展变化。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利润率会率先下降,然后扩展到其他产业部门。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会在全球寻找成本洼地和利润高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重构产业,不同类型的产业不断地从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历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表明,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产业优化升级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开始,继而扩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低端产业比重逐渐降低,中高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部分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资企业转移到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东南亚国家,小部分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零配件生产线和一些组装加工车间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外资企业撤离中国,都十分正常,符合国际产业转移规律。

制造业成本上升

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制造业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设备折旧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土地成本、税费成本等。不同类型的产业有不同的成本结构,各种成本的变动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有不同的影响。中国制造业FDI减少的主要为服装、鞋帽、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其受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大。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获得大幅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3969元,其中,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为12671元,到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74318元,制造业年平均工资达到64452元,分别为2003年的5.32倍和5.08倍。目前,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已大幅超越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和南亚国家如印度。加之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工资标准和福利标准,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更高。

土地成本快速增加。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全国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土地价格快速上涨。中国地价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均不同程度地上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上涨幅度更大。中国地价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主要城市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平均值分别为1615元、923元、444元/平方米,珠江三角洲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平均值分别为2289元、1294元、493元/平方米。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平均值分别达到7600元、7080元、834元/平方米,珠江三角洲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平均值分别达到22895元、15873元、1482元/平方米。由于2007年外资企业不再享受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增加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环境成本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对企业的排污管控日趋严格,提高了排污费征收标准,从而增加了排污企业的成本。

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的大幅提升,迫使部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

国内外政策变化

国内政策主要为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改革开放前期,为吸引外资,弥补经济发展资金不足,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等,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超国民待遇的税费优惠政策。外资依靠这些优惠政策,加之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等,获取了高额利润。近年来,为创造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取消了外资超国民待遇。例如,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以往对外资执行的再投资退税、特许权使用费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并将外资企业所得税从15%提升到25%。税收优惠政策红利的消失,压缩了外资企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外资企业的获利空间,部分制造业外资企业开始撤离中国。

国外政策主要为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与东南亚国家出台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改变本国产业空心化并解决失业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振兴本国制造业的举措,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大力实施工业 4. 0计划、英国加速落实工业 2050 战略等,鼓励高端制造业回归本土。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2009年美国复苏及再投资法案》《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促进联邦制造业法案》《高端制造伙伴关系》《在美国制造》《先进制造业战略》《制造创新国家网络》《创造美国就业及结束外移法案》等多项文件。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如美国先进制造项目办公室和白宫制造业政策办公室执行“再工业化”战略。例如,美国取消或削减制造业企业的部分原材料进口关税,为海外回迁就业的企业提供24个月工资税减免,并终止为向海外转移工厂和生产企业提供部分补贴等等。美国这些举措促使在外的美国制造业回流。在此背景下,部分在中国的美资制造业企业也开始回流。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纷纷出台税费优惠政策,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例如,越南法律规定,从事政府鼓励投资项目或在政府规定的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纳税人可降低所得税,外国投资者对不能在当地采购的自用进口货物免征进口关税,在四类开放性园区投资的投资商,可减免土地租金、土地使用费、土地使用税等。东南亚国家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了部分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转移到东南亚。

本土企业竞争力增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本土不少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起来,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与同领域的外资企业形成有力竞争格局。这首先表现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继而扩展到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由于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本土企业在满足国内市场客户需求、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从而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造成挤压,最终将部分外资企业挤出中国。

发展趋势:中高端产业比重不断提升

虽然制造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出现下降趋势,但中国实际使用FDI金额整体呈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实际使用FDI金额及其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当前,中国FDI整体呈现为规模波动增长、结构优化的趋势。那么,中国FDI的前景又如何呢?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影响FDI 流入东道国的因素主要有: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潜力、劳动力成本、产业配套体系、人口素质、基础设施、经济开放程度、政策法律环境、文化差异等。虽然我国制造业FDI出现下降趋势,但基于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潜力、比较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的人口素质和不断提高的基础设施水平等重要优势,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中国FDI总规模整体仍将保持波动增长态势,FDI产业结构也将不断优化,中高端产业占比不断提升。

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潜力

外资企业通常会把生产或服务区位选择在市场规模与潜力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以接近消费者和要素市场,降低成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获取较高利润。目前,中国GDP规模世界第二,并呈持续较快增长态势。GDP规模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通常决定了市场的大小及其潜力。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潜力是不断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高质量、差异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智能定制应运而生。智能定制产品一大特点是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效果。为提升消费者体验效果,最佳选择是将生产地点设在距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地方。此外,联合国贸发会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服务业FDI存量和流量均占据最大比重,并呈较快增长态势。中国产业结构和FDI结构也日益优化,服务业总规模及其占比均已超越制造业,并呈快速增长态势。服务品具有消费和生产的不可分割性、不可储存性、产品的异质性等特性。这些特性要求提供服务的区位选择上更接近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潜力决定了中国对于FDI仍会有很大吸引力。

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生产分工日益细化,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要生产出消费者可直接使用的产品,必须依托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利润水平。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已具备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东南亚国家虽然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中国,但产业配套体系与中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虽然越南服装加工业吸引了大量外资,服装出口大幅增长,但由于缺乏相应规模的纺织面料和服装附作物,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增加了其生产成本。越南服装加工业属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条较短,即使相关产业配套体系不够完善,对产业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IT等产业链条较长的技术型密集产业,如果缺乏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生产成本就会大大提高,从而难以在市场中形成竞争力。正是由于中国具备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尤其是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配套体系,才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前来投资。

不断提升的劳动者素质

从FDI产业区位选择看,通常情况下,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更倾向于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投资,中高端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对劳动者科技素质要求较高,更倾向于向高科技人才集聚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近几十年来,中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大幅提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也随之大幅提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一线城市更是高文化、高科技、高知识水平人才的集聚地。这不仅为中国制造业优化升级提供了人才储备,也成为吸引中高端产业领域的外资企业前来投资的一大优势。

不断提高的基础设施水平

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完善的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和高速畅通的通信与信息网络,会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大大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加企业投资收益。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外资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并远远超过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这也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一大优势。

中国制造业FDI下降的应对策略

密切关注外资撤离动向,确保撤离地区社会稳定

外资撤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外资撤离进展,了解外资撤离的深层次原因,估测可能产生的风险。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撤离,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一旦撤离外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而对于供应链与国内中资企业密切相关的外资撤离,还需关注外资撤離对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不利影响,避免产业链上的企业集体撤离。因此,要严格监控外资撤离流程,全面评估潜在风险,确保外资撤离依法、依规、有序,切实维护撤离外企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撤离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

积极引导FDI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积极引导FDI调整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在建立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基础上,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引导外资向高端制造业领域投资,鼓励外资设立研发中心,提升高端制造业占比,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在提高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基础上,通过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化外资区域布局。既要发挥东部发达地区的市场、产业集聚、人才、基础设施等优势,积极引导外资向高科技领域投资,又要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等优势,积极引导东部地区撤离外资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降低外资转移东南亚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

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投资吸引力

完善有关外资法律和法规,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投资环境提供重要法律保障;确定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创造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外资企业权益的保护。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深化农业、采矿业以及制造业对外开放,放宽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推进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度,适度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外汇和人民币资金使用的便利度,提升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便利度,简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的程序。此外,鼓励外资企业并购投资。通过各种措施,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外资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新时期浙江省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探究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
我为园区发展献计献策
所得税内外资企业有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