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法治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舆论管理的必要性和对策

2019-06-30 04:25廖善康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大学生

廖善康

【摘 要】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参与社会政治的重要渠道。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舆论管理能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有利于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宣传、教育、管理、互动、自律等“五位一体”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网络空间;大学生;舆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244-02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参与社会政治的重要渠道。当前,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形成思想和传播思想的综合平台的地位和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社会经验、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所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可能会被放到大学的网络虚拟社区中进行讨论,从而形成错误的“舆论场”,会使更多不了解真相的大学生形成错误的理解,从而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1]。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

1 网络空间法治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舆论管理的必要性

1.1 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在各种考试、就业、爱情、交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在心理压力。如果他们的情绪没有被疏通或导致激化,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基本是校内外发生的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观点反映在互联网空间中。互联网的反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态度。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识

在国家教育系统的法律宣传和教育第六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中,建议“法律教育作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树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法律、自由与平等、公正与正义、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高等教育法于2016年3月1日生效,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服务,并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成为道德、智力、体质和美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可见,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犯罪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失范或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1.3 有利于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我国已经吹响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一体化进程的号角。在整体法治背景下,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法的培训和教育,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能够自觉地依法上网、发帖和回帖,为依法治校的构建提供了良好氛围。

2 网络空间法治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舆论管理的对策

当前,网络已成为舆论的“传播者”和“放大者”[2]。网络空间的合法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并将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宣传、教育、管理、互动、自律等“五位一体”的指导机制。

2.1 构建大学生网络舆论宣传机制

2.1.1 建立正面宣传机制,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

高校要重视掌握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动态,加强网络的积极宣传,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帖和网上评论员的跟进,及时、适当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论。一是就社会关注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讨论,纠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社会出现热点问题时,高校应注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我们呼吁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举办研讨会,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把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放在“桌子”上,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并讨论不同的想法。积极回答大学生的问题,阐明一些令人困惑的观点,并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二是推进高校网络评论员建设,加强主流言论引导。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由学校教育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等组成。通过网络媒体,他们可以对学生关心的校内和校外的热点问题和困难问题发表某些倾向性的评论。他们可以在网络上主动发布评论或在论坛和微博等交互式交流平台上参与评论,并负有消除各种过度和有害言论的责任。

2.1.2 整合校园媒体,形成网络舆情引导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在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设有新闻信息中心,学校新闻信息中心下设学校报纸、学校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管理部门。高校应整合校园媒体,形成上下联动、立体报道的网络舆论优势资源引导模式,以实现“主流舆论”与“民间舆论”之间的有效联系[3]。新闻信息中心的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通过报纸头版、网上头条、专题广播和宣传标语加强正面舆论宣传。一方面,大学应努力建立新闻网站,网络和传统媒体共享信息及其交互功能。另一方面,校园媒体在整合资源时也可以利用其传播特性和优势进行有偏见的报道。例如,传统媒体可以就学术政策和大学政策进行学术报道。校园论坛BBS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对某些热点新闻发表意见。校园微博可以发布有关校园生活、活动、娱乐和大学生关心的其他信息[4]。

2.2 构建大学生网络舆论教育机制

在互联网公共领域全面推进法治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们遵守法律。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未来事业的后继者,大学生接受法治网络教育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在大学网络舆论教育中系统课程很少。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成为大学生培养法治观念的主要渠道,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法治观念,必须坚持以法律基础课为中心,开辟法治教育的渠道,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绝对不是自由奔放的“自由丛林”和“言论自由不等于言论自由”。从而养成依法办事、依法上网的习惯。

2.3 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网络技术控制管理机制

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的最新进展。切实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建立全面、多层次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和处理机制及高效、灵敏的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师生讨论的重点和敏感问题。运用技术手段合理过滤高校相关论坛信息。由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虚假陈述的“免疫力”不强,校园网平台的开放性也使得信息传播范围广,一些信息来源不明。这种情况导致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传播虚假、欺骗性信息,或故意截取某段文字或不真实照片传播虚假新闻,造成围观者破坏校园网的和谐,严重危害网络的健康环境。面对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员要学会用“旁观者”的身份,少用说教语言和官方语言与大学生沟通,以免遭遇大学生心理抵制。高校必须提高网络事件的透明度,并对复杂事件使用公开深入的报道。明辨是非,勇于承认错误和失误,全面掌握负面舆论信息情况,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跟踪解决事件,及时发布事件处理最新情况,回应大学生的质疑和猜测,避免谣言不当传播,不断引导大学生网民往正面舆论方向走。

2.4 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网络舆论互动机制

“互动”是校园网络舆论管理机制的实质。传统的舆论管理策略主要是阻止新闻的发布或面对问题“沉默是金”,这显然不适用“以人为本”时代。因此应建立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以人为本”的互动机制。一是课内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案例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唱主角,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在揭示问题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二是辅导员和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互动。辅导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议、入学教育、网络交流、BBS、博客、微博、微信、QQ等方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2.5 构建大学生网络舆论自律意识培养机制

网络道德是传统道德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传统道德相比,形成“他律道德”的难度更大[5]。因此,网络道德更为强调道德主体的“自律道德”,因为网络实名制还没有实现,同时,高校的网络监督还远远不够。开展大学生网络舆论自律意识培养教育,应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引导网络舆论的有效途径。增设网络教育相关课程,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倡导,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网络舆论道德“知行合一”,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鼓励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经常反省自己。在实践中,践行网络伦理。

3 结语

只要有网民,就会有网上舆论场,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场。解决网络舆论场乱象,根本在于网民走向成熟,特别是大学生群体。高校要将其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协调好宣传、学工、教务、思政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从宣传、教育、管理、互动、自律等方面构建 “五位一体”的指导机制。

参 考 文 献

[1]李冉.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2]胡明辉,蒋红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特征、载体及引导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2(5).

[3]孟达.高校网络舆论场域的建构与优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4]蘇宏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策略[J].科教导刊,2015(25).

[5]张秀,潘勇.论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J].学理论,2010(6).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大学生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大学生就业趋势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