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志昊 冉辉 闭合
【摘 要】近年来,广西通过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从2008—2018年,10年间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其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025-03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2016年,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修订并发布了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2],进一步放宽了认定条件,简化了认定管理工作流程,拓展了技术领域,并加强了认定企业后续的监管。充分体现了国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力度,进而推动技术、产品的不断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广西通过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从2008年开始至2018年,10年间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1 发展总体情况
2008—2018年,广西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63家增长到1 868家,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累计超过了3 000家,特别是2016年新的认定办法发布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8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 868家,较2017年净增加664家,同比增幅为55%,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
1.1 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地域分布来看,全区14个地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南宁市高新技术企数量继续稳居第一,达到751家,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40.2%,柳州、桂林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442家和236家,分别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23.7%和12.6%。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3个广西的主要城市,占全区高企数量的76.5%,其他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较少,地区发展不均衡(如图2所示)。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2018年度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分布来看,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共385家,占比20.61%;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企业共280家,占比20.34%;高技术服务领域企业共350家,占比18.74%;生物与新医药领域企业共303家,占比16.22%;新材料领域企业共208家,占比11.13%;资源与环境领域企业共146家,占比7.82%;新能源与节能领域企业共92家,占比4.93%,航空航天领域企业共4家,占比0.21%。其中,占比较大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领域、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节能领都在广西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之列,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如图3所示)。
1.3 中小企业发展迅猛
2018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48家,从上年度销售收入情况分布来看,上年度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401家,占全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42.3%;5 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722家,占全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76.2%,2亿元以下的企业有848家,占全部新認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9.5%,规下中小型企业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组成,其发展迅猛,活力十足(如图4所示)。
2 研发投入及产出情况
2.1 研发投入及专利产出情况
2018年度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考核的是2015—2017年的数据,因此对这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及专利产出情况做了统计分析。研发经费支出、拥有有效专利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增长率分别为39.5%、24.5%、43.5%,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如图5所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不断开展,专利成果不断产出,尤其是发明专利等高含金量知识产权增长速度高于研发投入力度,产出效率不断提高。
2.2 经济效益产出情况
从2015—2017年全区高企的经济效益产出总体情况来看,其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2%、27.5%、34%、43.5%,均表现为较快增长,显示了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如图6所示)。
3 人力资源情况
从2015—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情况来看,企业的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数量增长率分别为19%、18%、24%,均表现为较快增长,从业人员数量及质量不断提升。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增长最快,显示了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而人才的有力保障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如图7所示)。
从2018年全区新认定948家高新技术企业来分析,从业人员14.4万人,其中科技人员3.31万人,科技人员比例为23.0%;而高新区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共6.69万人,科技人员共1.86万人,科技人员比例为27.8%。高新区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区的46.5%,但科技人员比例却能达到56.2%,显示科技人员在高新区内聚集度较高(如图8所示)。
4 结语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步提升、高新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成果及效益产出不断提升。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持续地开展项目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提升自有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科技主管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注及投入。
(1)全覆盖式政策宣传及辅导培训。2018年,广西科技厅牵头,各地市科技局承办,开展了16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培训,涵盖全区全部14个地市,内容包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认定申报材料的编制及认定管理系统的应用、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加强研发活动管理等,有效解决了企业对政策的理解不够,以及科技管理、申报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2)大力加大高企培育入库。开展高企培育入库管理,2018年度累计进入培育库525家。旨在重点培育一批持续开展研发活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并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注重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果轉化能力和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最终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群体,培育一批准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对入库培育企业,在科技计划项目中继续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专项,支持入库培育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主营产品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合作等。
(3)不断加强政策激励。为做大做强广西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自治区在政策激励上不断加强。在自治区科技计划中,倾斜支持入库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开展研发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新增1 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中指出,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对于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0万元/家的奖励,对于重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家的奖励,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给予“后补助”奖励,每成功孵化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5万元,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有效期内,按照年度企业研发费用总额的20%为上限进行补助,每家企业累计补助不超过30万元[3]。而且,企业所在的市、区(县)也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在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全区高企在很多方面仍有待提升。例如,高企数量及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与东部、中部发达地区相比,数量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高企队伍中以小微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总量还不大,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及创新发展作用还不够明显。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Z].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Z].2016.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