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竞争力视角下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2019-06-30 02:57崔圣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城市群

崔圣为

【摘 要】近年来,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民营经济的增长呈现出普遍乏力态势,因此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成效却各不相同。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的经济结构不同,而扶持措施却是一级参照一级,并没有突出本地的特色。因此,如何根据各地城市的特点“定制”扶持措施,成为近年来地方政府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竞争力—激励措施”模型,并以民营经济的前沿——浙江省台州市为实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台州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对策措施。由于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民营经济占96.35%的民营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因此对其实践进行探索,对各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3-0020-02

0 引言

浙江省台州市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于1994年8月设立。自撤地设市以来,台州市凭借灵活的民营机制和“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台州人文精神,创造了以“民营主导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近年来,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台州经济总量的96.35%,74个产品在细分领域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经济实力跃升浙江省第五。但是,台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发展后劲不足,面临被新兴城市赶超的危机。2018年,台州市GDP与排名第四的绍兴的差距由2017年的665亿元扩大到715亿元,而与第六名嘉兴的差距由2017年的33亿元缩小到3亿元。这真是一组让人非常紧张的数字。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目前学界也有很多说法。但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区域优势,台州市是民营经济的先发城市,其起跑速度比绍兴快,凭借的是“灵活的民营机制和台州精神”。但是,机制可以被复制,精神可以被学习,但地理优势却难以被复制。当“长三角”诸城市抱团取暖的时候,台州的制度先发优势就后劲不足了。因此,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台州市综合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发展环境欠佳,导致中小企业外迁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台州外迁企业共计4 315家。工业企业外迁共造成900多亿元资本外流,其中大部分是中小规模企业。在近几年台州市政府组织的13次与外省市经济项目合作活动中,台州企业分别与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市区签订了202个项目,协议总金额约345亿元。根据以上调查统计推算,台州实际外流或计划外投资约1 200亿元,其中实际外流资本已超过330亿元。深究其原因,其实和企业的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浙江省一直在淘汰落后产能,而在这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大量中小企业的设备被淘汰;各种激励政策的“蛋糕”没有切均匀,门槛过高,使不少中小企业享受不到优惠政策;融资难,办事难,缺乏相关地方性法规的支持,物流业不够发达,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为了压缩成本,大量企业不得不选择外迁。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降低激励政策的门槛及利用湾区经济的风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台州工作的一个重点。

1.2 与上海距离过远,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从产业聚集的视角来看,台州的发展缺乏腹地,而地理位置也并不优越,需要自己独立发展城市功能和金融业。从这个视角来看,台州自身城市实力一般,不具备大量持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金融基础。此外,台州与上海、杭州的距离过远,导致台州利用上海、杭州的人力资源和高校资源的效率过低,而且台州自身的高校资源也不如绍兴丰富,缺乏创新是台州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

1.3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创新能力

首先,按照发达地区的经验,重工业比重高、增长速度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就快。台州市的工业主要以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出口比重大的工艺品、食品饮料与塑料日用品三大行业为主。这样的经济结构使其经济发展非常容易受国家宏观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起落较大。其次,企业规模有待扩大。截至2018年底,台州市的上市企业有53家,其中制造业有47家,但是这些企业相对来说市值都偏小,缺乏板块的龙头企业。最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截至2018年底,市本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仅282家,实现的产值仅占规模上工业企业产值的17%左右,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1.4 人才竞争力不足

在《经济》月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研究组对中国最具竞争力的47个城市进行评价时,台州个体经济决策的自由度位居47个城市首位,但人才竞争力却处于倒数第六位,人才资源的教育状况则居于末位。根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台州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这一状况也可以看出,台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人才危机。目前,与台州相邻的金华、温州、宁波分别具有一座以上有着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而台州一座都没有。台州城区目前虽然也有一个“高教园区”,但里面都是一些职技性质的大专,目前台州境内最好的大学——台州学院与最好的中学——台州中学仍然留在临海,台州市区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沒有吸引太多的高级人才,导致台州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人才危机。

2 对策和建议

2.1 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营造都市经济区

发展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不单单是工业经济内部的事情。在目前这样全国性激烈竞争的大工业发展时代,哪里的基础设施好,哪里的投资环境就好,哪里就有可能发展得快。改善发展环境正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所在。

政府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为企业营造一个好环境,就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排污管线、电力设施、工业用水等。二是解决工业企业的用地问题,如加快沿海滩涂建设、盘整现有用地情况及清理违规占用等。三是有针对性地维护好投资软环境,如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投资环境、高效解决“专利诉讼”、拉平补贴的门槛及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引进等。

2.2 大力提升台州人才竞争力

要提升台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必须提升台州的人才竞争力,更广泛地吸收中高级知识分子留在台州,同时要尽快在台州市区创办一座能吸引和培养中高级人才的大学,以全面提升台州的人才竞争力和人力资源教育水平。

2.3 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要以城市化为依托。城市化为工业提供了金融、保险、信息、航运、物流等多方面的优质的服务,尤其是人才的服务。大城市留得住人才,小城市、乡村的人才则不断流向大城市。同样,大企业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则只能留住小企业。此外,城市化集聚起来的人口和企业,又不断产生新的第三产业需求。此时,城市化就成为工业化的推动力和平台。城市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大力推进城市化就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

3 结语

从对台州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机制创新的探讨中,可以肯定地指出,要想让新兴城市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就必须创新机制,把竞争力的侧重点由传统的经济和产业层面转移到阻碍该新兴城市取得长足发展的薄弱层面上来。因为大多的新兴城市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兴起,它在经济和产业上必然存在较大的优势,所以多数新兴城市在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都应以提升薄弱环节的竞争力为主。

同時,在提升新兴城市竞争力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兴城市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并不可能一跃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此,新兴城市竞争力提升过程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适度控制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促进城市经济与城郊经济的完全相融。在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欠发达乡镇的发展,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更好地将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带动起来,以实现辖区的总体发展,从而达到新兴城市竞争力总体提升的目的。

由于新兴城市在兴起之初,城市职能尚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在城市发展中更要注重特色竞争力的打造,以特色竞争力的提升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同时要促进城市文化的营建,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新兴城市发展为一个具有较强地方魅力的经济实体,以使新兴城市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参 考 文 献

[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度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罗小龙,沈建法.基于共同利益关系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例[J].经济地理,2008(4):543-547.

[3]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国家“十五”重点图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城市群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尽快启动秦晋宁蒙沿黄国家级城市群建设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激活民营经济活力研究
对东北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再思考
对东北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再思考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中国城市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