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隽菁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问、问什么,是值得教师研究的话题。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具有三個特性,即真实、真情、真辨,具体而言,就是从“物镜”中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引领生活经验;以“关怀”为出发点进行观点采择,选取富有真情的问题,让课堂有道德滋养;用“反思”促价值辨析,让“重要的小事”提升自我导向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问题;真实;真情;真辩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3-0063-04
一、问题的提出只能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吗?
在一次区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竞赛中,笔者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几乎所有核心问题的提出教师都采用了情境创设这种方式。如:统编《道德与法治》二上《我们小点声》一课,教师提问:看了图片、听了声音,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问题源自教师呈现的视频和图片;二上《大家排排队》一课,就呈现的照片,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三上《远亲不如近邻》一课,教师结合视频提问:放在门口的垃圾,是谁丢掉的?可见,教师都是通过视频或图片,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提问的。
难道真的只能如此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指出:“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是21世纪以来道德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向生活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所主导的学习方式。可是,现实教学中,教师完全屏蔽了儿童的真实生活,或是采用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或是提出预设的问题,这使得学生所学与现实完全脱节。
二、儿童生活真的没有问题吗?
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有太多的困惑与不解。课后,笔者进行了调查:
《我们小点儿声》:什么时候能大声说话?什么时候必须小声?声音要多小呢?……
《大家排排队》:别人插队,我为什么不能?为什么我们排队了,还是觉得挤?……
《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家楼上住户太吵了,我爸准备买“震楼器”报复他们。邻里关系融洽,真的很重要吗?……
遗憾的是,这些儿童在生活中遭遇的真实问题,被排除在了课堂之外。那为什么进不了课堂呢?原因很简单,创设的情境便于教师掌控,不会出现偏差。在这样的教学中,教者和观者皆是教师,唯独缺失了最为重要的儿童。
三、何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真问题”?
1.真实:从“物镜”中发现问题,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引领学生生活经验。
道德学习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以缄默的方式存在的,它所包含的意义与情感以非话语的形式浓缩在“物镜”之中。[1]对于道德学习而言,儿童的日常生活是最典型的“物镜”。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物镜”,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把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让儿童表达、分享自己的个体生活经验,进而促进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同时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认等促进儿童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力图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每一课内容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见页末表1)。
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环节,有的创设了诸多情境。比如《我不拖拉》一课提供了2幅图:就餐时只顾玩,让父母等;教师收作业,不肯交;提供了1首儿歌《“等一下”与“还没完”》,分别表现了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旨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儿童的拖拉行为产生共鸣,然后回归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的拖拉表现。有的教师在引导儿童看过图画、读过儿歌后,直接抛出以下问题:你有没有这样的表现?你见过这样的表现吗?貌似对接“物镜”,实则适得其反。
其实,教师可以不从教材中的图片入手,而是选取另一个生活场景——早晨起床。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学生早晨起床困难是最让家长头疼的问题,而这不就是学生拖拉的直接表现吗?于是,我们可以从一个起床困难的学生入手,呈现其早晨起床的视频,然后提问:明明今天上学会迟到吗?看完视频,学生纷纷举手:都已经7:30了,他还没有起床。他闭着眼睛穿衣服,太磨蹭了。明明吃早饭也是慢吞吞的……明明就是一面镜子,他的起床状态,让很多学生看到了自己,在评价明明的同时,也是在自我反省。“拖一会儿没关系的”,教师的辩解一下子“激活”了学生,他们纷纷认真地“教育”老师,说拖拉坏处很多。随后的体验活动更是将拖拉的后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明明和丽丽一同收书包,扮演明明的学生拖拖拉拉;扮演丽丽的学生动作迅速,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物镜”源于儿童的生活,但从儿童生活中选取的画面却不都是“物镜”?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物镜”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必须是活生生的、必须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必须能让儿童从中探索出生活的本质和生活发展的规律。而这样的“物镜”,才是问题的生长点。那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的问题、教师自己设想的儿童生活中的问题、教师从教材上简单照搬下来的问题,都不是值得研究的真问题。
2.真情:以“关怀”为出发点进行观点采择,让课堂有道德滋养。
观点采择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发展观点采择能力时,他们“就会对他人的感受和心态变得敏感起来,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别人的需求和喜怒哀乐,这正是俗话所说的‘设身处地。”[2]相应地也就会出现道德行为。毕竟,从心理层面分析,道德思维的结构形式是一种类我思维。
进入中年级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视野从自我、班级扩展至了社区。社区和家庭、学校一样,都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场域。除了家庭成员外,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儿童的所作所为有时既可能是邻里友好相处的纽带,又可能是两个家庭发生争吵的导火索。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非常有必要。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从自我中心转向考虑他人感受的时期。教师应该把握儿童的这一特征,激发其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视角看待、思考问题,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民主协商,进而学会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
教学时,有教师创设了邻里之间常见的相处场景:楼上深夜大声唱歌,楼下被吵醒。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楼上邻居和楼下住户,尝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随后的情景再现,楼上邻居诚恳道歉、楼下住户也大方原谅,大家其乐融融。可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特地进行了访谈:作为楼上住户,你希望楼下邻居怎样对待你?有三个选项:原谅我、不理我、批评我;就“你希望楼上邻居怎么做?”也有三个选项:主动认错、不理不睬、恶语相加。学生的选择完全一致。鉴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总结:犯错方希望被对方原谅,因此犯错方要主动认错;受害方希望对方主动认错,因此,受害方要原谅别人。你们看,你希望别人关心你,你就要关心别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希望别人做到的,就是别人想让我们做到的。这就是换位思考。
于是,学生立刻就理解了,也很快就会运用:我希望楼上小弟弟不要在家里拍皮球,我也不能在家里运动。我希望邻居家的姐姐不要在深夜里弹琴,我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练琴时间……而这样的思维方式,除了邻里相处时需要,在其他场景中也需要。
脑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在有人际情感信息的沟通及恰当的情感应答关系时,才能产生诸如联系感、安全感、同理心等,这些是德性品质形成非常重要的情感条件。[3]我国学者潘冬芳的研究表明:“对于行为规则的认知并不是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往往是那些对他人的情感、处境有更为准确理解和体验的儿童”。[4]在小学阶段,学生观点采择能力的形成需要依靠成人的恰当反馈。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不能生硬地灌输抽象的道理,应以“关怀”为取向提出问题,通过情感表达,让课堂有道德滋养。
3.真辨:用“反思”促价值辨析,让“重要的小事”提升学生的导向能力。
真理,越辩越明。在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正值道德观形成时期的儿童容易被外界不良价值取向所误导,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选择并确立自己价值观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导入生活中具有争议的道德事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分析和论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远亲不如近邻》一课的备课过程中,大家就是否采用“震楼器”这一素材,展开了讨论。
正方:必须采用。(1)这是与学生平时交流中发现的,他们已经在讨论这个问题了,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视而不见。(2)与邻里相处,如何应对出现的矛盾,是最考验智慧的。(3)孩子的不良举动往往是邻里矛盾的导火索,应该让他们直面矛盾。作为家中的一分子,也应该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并发表观点。
反方:不能采用。(1)这是一个反面事例,我们的课堂应该弘扬正能量。它的出现,会把整堂课带偏。(2)与邻里之间的纠纷一般都是父母出面解决,根本就轮不到孩子。这样的教学没有实际意义。(3)可能有的学生并不了解“震楼器”,上完课之后,学生会不会鼓动家长去买呢?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各备一节课,同课异构。两节课的氛围完全不同。一个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一个其乐融融,轻松平常;一个跌宕起伏,一个平铺直叙。
从“交往形式”看,围绕“震楼器”进行辩论的课堂(简称A课),出现“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全班回答”行为的次数明显少于无辩论的课堂(简称B课),这就保证了“学生相互评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的充分开展。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由于辩论的问题源于学生,在A课中,我们还看到了“学生质疑教师解答”“指导学生讨论或辩论”等教学行为。
日常生活体验常常是一种非反思性的生活体验,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即便我们有时选择、认同、遵守某些道德规范,也不去深究其理由。因此,这样的选择是缺乏反思的。那怎样助推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呢?其实辩论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辩论中,学生基于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生平情境”、已有的德性结构、独特的道德需要,对“重大的小事”进行判断,再基于判断进行反思。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要从单一、直观的事物中,发现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引入具有道德意义的随机事件或儿童道德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辨析,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一串串涟漪,提升其导向能力,进而促进其道德养成。
作为终身学习者,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图谱,而是一个个具体问题。真实存在的、富有真情的、能够引发真辨的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它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学生才可能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以及该如何学习,他们的德性疆界才会在未知的迷雾中渐次铺展。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寻找、提取、凝练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激起学生思维的一串串涟漪,是我们的当为之事。
【参考文献】
[1]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94.
[2]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3.
[3]朱小蔓.道德学习与脑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1.
[4]王健敏.道德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基本方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