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冰洁 毛丹丹 吴华勇 吴安 戴伟民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肝素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下降至150×109/L 以下或者较用药前下降50%以上,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发生在肝素治疗后的5~14 d,而停用肝素后血小板计数一般在1 周后恢复正常[1]。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临床诊疗中使用较为广泛,而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相对较少[2-3]。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 年11 月收治1 例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诱发HIT 导致一侧横窦血栓形成脑出血、全身多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女性,57 岁,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处疼痛18 h”于2019 年11 月27 日入住我院骨科,既往体健。入院影像学检查示:肱骨骨折,锁骨骨折,骶3 锥体骨折,耻骨下支骨折,头颅CT 未见出血(图1A)。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数量:213×109/L。入院诊断:左侧肱骨骨折,左侧锁骨骨折,骶3 锥体骨折,耻骨下支骨折,右顶枕部头皮血肿,软组织挫伤。患者入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评分3分,基于Caprini 评分标准,属于中度风险等级,大出血风险评估为非高风险,有抗凝治疗指征。入院时予以达肝素钠注射液(法安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54976A51)5000 IU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1 次/d,入院后第3 天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图1B)。12 月3 日于骨科行左肱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术前患者血小板数目为233×109/L,术后患者VTE 评分4 分,大出血风险评估为非高风险,术后继续予以达肝素钠注射液5000 IU 皮下注射,抗凝治疗1 次/d。术后于12 月7 日测得血小板数目为117×109/L,较术前已有明显下降,但医师并未给予足够重视。12 月11 日患者出现频繁呕吐伴头晕,复查头颅CT 示: 左侧颞枕叶脑出血伴少量硬膜下出血 (图1C)。考虑颅内出血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发症,遂停用肝素治疗,因颅内出血转入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此时患者神志清楚,GCS 14 分(M6V5E3),四肢肌力Ⅴ级,予以保守治疗。12 月19 日患者出现双侧瞳孔散大、意识下降,并出现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下降,经过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后,行肺动脉CTA 示:右上肺动脉栓塞(图2)。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侧股浅静脉中段,左侧腘静脉、胫后静脉其中一支血栓形成(图3)。此时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04×109/L。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再次栓塞风险,请血管外科急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毕行DSA 检查示左侧横窦闭塞、侧裂静脉增粗(图4)。其后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返回神经重症病房,接受脱水降颅压、止血、护胃等对症治疗,全麻复苏后,呼唤可点头或摇头示意,但双侧肢体未见活动,刺痛后无活动反应,复查头颅CT 提示颅内未见继发出血及低密度梗死(图5)。术后24 h 患者意识障碍较前进一步加重,GCS 降至3 分,复查CT 颅内未见继发异常。患者此时血压波动范围大73~237 mmHg/42~128 mmHg(1 mmHg=0.133 kPa),血小板计数240×109/L,自主呼吸消失,中枢性高热,尿崩。12 月22 日经科室讨论后,考虑患者意识障碍加重跟颅内窦静脉继发梗死相关,再次使用低分子肝素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5000 IU,皮下每12 h 注射1次)抗凝治疗。经过治疗72 h 后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控制,血压不稳定,血小板持续下降,双下肢进行性肿胀并伴有网格状花斑形成。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继续进展,同时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部分血栓形成。结合患者全身多发血栓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数量骤减(59×109/L),纤维蛋白原下降(下降至1.13 g/L),关于血小板下降请血液科会诊后才注意到患者可能存在HIT,本院临床检验实验室对于诊断HIT 存在一定限制,缺乏相关抗原及血小板活化的直接证据,不能通过检验明确诊断,但是怀疑HIT,因为其在HIT 的4Ts(HIT 的预测试临床评分系统)临床评分中得分7 分,因而在12 月26 日停止接触一切肝素,改用利伐沙班15 mg、2 次/d,抗凝治疗。48 h 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血压趋于平稳,尿崩症状得到控制,体温逐渐正常,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149×109/L。经过全面停止接触肝素,及脑保护促醒治疗,患者最终神志清楚,四肢肌力恢复为Ⅱ级,于2020 年1 月5 日查头颅CT 提示颅内出血基本吸收,中线结构无移位(图6)。
讨论 HIT 是指在使用肝素期间或其后出现的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在接受低分子肝素后免疫介导激活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4,PF4),引起血小板聚集[3-4]。目前可以通过血清学和血小板功能测试明确诊断HIT,其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和14C-血清素释放实验被认为是诊断HIT 的金标准[5]。我院因为缺乏HIT 相关诊断的实验室条件,HIT 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Warkentin 等[6-7]提出HIT 预测评分系统,即4Ts 评分系统,其中6~8 分表示HIT 为高概率。本例患者4Ts 评分为7 分,应充分考虑HIT 诊断[8]。
图1 患者头颅CT 资料;图2 患者肺动脉CTA 检查提示右上肺动脉栓塞
图3 患者下肢血管彩超影像;图4 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DSA 检查;图5 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即刻复查头颅CT 影像;图6 患者全面停止接触肝素后复查头颅CT 影像
HIT 与其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并发症不同,HIT 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形成,主要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主,其他部位的血栓也有报道,如肺栓塞、上肢静脉血栓形成、腹腔脏器静脉血栓形成、肾上腺静脉出血性坏死等,但数量较少[5,9-11]。鉴于患者因接触肝素后并发HIT诱导致命性横窦血栓形成脑出血事件在神经外科发生率极其少见,因而外科医师在对此患者术后的抗凝决策存在不足,再次使用肝素后导致患者血栓事件加重,改用利伐沙班抗凝后患者病情才逐渐稳定好转[12]。
HIT 是发生在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中的致命性并发症,临床医师需对接触肝素患者血小板减少开始出现时高度警惕,根据病情及时更改抗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