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效率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岭回归分析

2019-06-29 09:59梁罗胜
北方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梁罗胜

摘要:首先对中国交易效率进行测度;其次是建立包含交易效率的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现阶段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交易效率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综合交易效率和交易技术效率指数逐渐提高,综合交易效率指数增长幅度较小,且其数值总体偏低,而交易技术效率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交易效率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随着中国综合交易效率的逐年上升,交易效率贡献率也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12%上升到2008年的29.36%,而技术进步贡献率在2000~2008年间存在较大波动,没有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交易费用或交易效率水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关键词:交易效率;经济增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3-0027-04

Ridg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ransaction efficiency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Liang Luosheng

(China Jiaotong Ocean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Sanya Hainan 572000)

Abstract: Firstly, we calculated th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followed to establish a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which contains th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Then thought empirical analysis to research whether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whether transaction efficiency coul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comprehensiv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ndex and transa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index gradually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ndex growth range is small, and its value is on the low side, and the transaction technology efficiency index growth speed is relatively f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of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rehensiv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from 12% in 2000 to 29.36% in 2008.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luctuated greatly from 2000 to 2008,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level of transaction cost or efficiency really determines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large extent.

Key words: Transaction Efficiency;Economic Growth;Production Function.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式增长奇迹”。在中国经济“腾飞”过程中,交易效率无疑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Young(1928)指出分工演进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按照“斯密定理”,分工水平取决于市场扩展,而市场扩展取决于交易费用或交易效率。显然,交易费用或交易效率—市场扩展—分工演进—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逐次影响的关系,降低交易费用或提高交易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置条件或内在要求。因此,本文在对交易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对交易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目前对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Eigen-Zucchi(2001)对交易费用测度做了相关研究,张维迎和柯荣住(2002)对于中国的跨省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关于中国的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相关命题。赵红军(2005)在其相关的研究中对中国在1997-2002年的时间段中,建立并测量了分省交易效率的指数。高帆(2007)通过对技术型交易费用和制度型交易费用的定义,发展出综合交易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01年8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进行了验证与分析。本文正是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照高帆测度交易效率指标的选取,对中国的综合交易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来研究交易效率尤其是内生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

二、中国交易效率的测度

(一)数据来源及其指标体系的选取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实际研究的需要,本文利用《世界发展指标》(2001-2010年)的數据作为综合交易效率测算的基础数据,并参照高帆(2007)测度交易效率选取的指标,建立交易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测算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及其测度方法,可得中国1999~2008年的各类次级交易效率指数及综合交易效率指数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1999~2008年,中国综合交易效率和交易技术效率指数逐渐提高,前者增长幅度较小,且其数值总体偏低,而后者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这也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在交通、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比例明显增加。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交易制度效率指数却并无显著增长。具体来看,我们可将综合交易效率指数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2002年,在这一阶段综合交易效率指数曲线、交易制度效率指数曲线和交易技术效率指数曲线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交易制度效率指数曲线位于综合交易效率指数曲线的上方,交易技术效率曲线位于综合交易效率指数曲线的下方。这表明,在1999~2003年间,交易制度效率和交易技术效率共同推动综合交易效率的提高。根据表2中的数据,该阶段综合交易效率指数的提高主要由交易技术中的交通和信息,及交易制度中的信贷因素引起。

第二阶段:2003~2008年,此阶段交易制度效率持续下降;交易技术效率保持了第一阶段的增长势头。2003~2004年,交易制度效率指数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交易技术效率曲线的斜率,说明交易制度效率指数下降的幅度要大于交易技术效率指数提高的幅度,最终导致了综合交易效率指数的降低。通过因素分解得知,在这两年间,中国市场不够自由的市场出入机制、较高的市场风险等级及较低的私营部门信贷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导致交易制度效率从1.0701急剧下降到0.9783,综合交易效率从1.0080下降到0.9969。2004~2008年,交易制度效率继续制约着综合交易效率的提高,但由于交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其引起的综合交易效率指数下降的幅度小于其本身的变化,这就是综合交易效率指数曲线位于交易制度效率指数曲线之上的原因。

三、建立包含交易效率的生产函数模型

(一)建立模型

交易效率的变化是通过交易过程而影响经济增长的,交易效率变化本身对固定产品的生产函数并没有直接影响。本文把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分别都作为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同时,用人口规模替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投入变量,本文认为人口规模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之所以这一优势没有明显地得到充分的现实证明,其中关键在于我国内生交易成本比较高,阻碍了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深化。杨小凯和张永生(2003)指出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中,人口规模并不能直接对生产率有积极的正面影响。生产率是由分工水平决定,而分工水平又由交易效率决定。当交易效率很低时,即使人口规模很大,但众多人口会分割成互不往来的地方市场,所以分工水平低,生产率也低。

鉴于此,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来研究交易效率尤其是内生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分析资本存量(K)、人口规模(L)、综合交易交易效率(G)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体模型如下。

式中:Y为经济系统的产出,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

K为经济系统中的资本要素投入量,一般用资本存量表示

L为经济系统中的劳动力要素投入量,这里用总人口数量表示

G为经济系统中的综合交易效率,包括交通、信息、教育等交易技术的投入以及市场、信用和信贷软环境的投入

有上述公式可知,求解投入要素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关键是确定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中的各模型参数,从而计算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

(二)岭回归分析

上述模型结构是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分析求解模型参数,减少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以保证模型参数求解的准确性。

研究所用样本数据部分来自于《世界发展指数》(2001~2010年);综合交易效率数据来自于本文测算的数据;资本存量方面由于世界银行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统计,我国目前也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因此本文以张军等人测算的我国2000年资本存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永续盘存法推算其它年份的资本存量。因此,本文利用SPSS17.0做岭回归,得出的拟合优度RSQ以及各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随K的不同取值的变化。随着K取值的增大,各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迅速趋于稳定,当K=0.25时已基本稳定,并且可以看出随着K取值的增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SQ)逐渐下降。并且当K≥0.25时趋于稳定,此后没有明显波动出现。因此可以取趋于稳定后的前三个点的K值平均值,即K=0.30作为岭参数做回归分析,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由上图中可以看出,当取K=0.15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Adj RSqu)为0.9792,接近于1,说明方程拟合优度较好。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统计量为58.6399,对应的P值为0.0169<0.05,说明回归方程在=0.05的水平下显著。

图中B列表示K=0.15时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SEB为标准误差,Beta为标准化回归系数,B/SEB为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T值。由改图得出非标准化的岭回归方程如下:

(三)要素贡献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运用上面计算贡献率的公式分别计算2000~2008年9年间我国资本、人口规模、交易效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2000~200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2004年间资本贡献率迅速下降,从2000年的42.35%下降到2004年的30.89%,2005~2008年资本贡献率趋于稳定,稳定在30%左右;人口贡献率同样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34.25%逐年下降到2008年的17.49%;交易效率贡献率开始比较低,但随着我国综合交易效率的逐年上升,交易效率贡献率也逐年上升,从2000的12%上升到2008年的29.36%;技术进步贡献率(索罗余值或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08年间存在较大波动,没有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此外,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交易效率的稳步上升,人口贡献率自2003年以后下降趋势减缓,然而我国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比较低,很难充分利用中国人口大国的优势。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综合交易效率指数逐渐上升,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综合交易效率指数仍比较低,这样严重阻碍了国内市场分工的深化,国内市场规模进而也难以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财富也难以增加,最终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四、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交易效率提高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1999-2008年综合交易效率的测算,并度量了综合交易效率指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一是在交易效率方面。从整体来看1999~2008年,中国综合交易效率指数逐渐提高,但增长幅度较小,且其数值总体偏低。

二是在资本、人口规模、交易效率贡献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从1999年到2008年间,交易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2%的贡献率增加到2008年的29.36%的貢献率,一跃成为超过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因素。这说明交易效率水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由于市场格局、政府职能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交易效率仍然偏低,如何通过提高交易效率来促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提高交易效率: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加快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易更为便利,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技术交易效率。其次,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广大人们的文化水平,同时还可以劳动者的素质能力,进而减少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再次,要健全制度,加快推进市场化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进退出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降低市场交易的制度成本,节约交易费用,从制度方面提高交易效率。最后,要完善金融市场,消除金融二元结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拥有完善健康的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降低筹资者的筹资成本,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

总之,由于我国交易效率尚低,所以从交易效率方面着手去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所以我们要从交通通信、教育、市场、信用建设、信贷等几个方面去努力提高我国的技术交易效率和制度交易效率,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我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Young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The Economic Journal,1928,(38): 527-542.

[2] Eigen-Zucchi, C. The Measurement of Transaction Costs [D].George Masm University, USA, 2001.

[3]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 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96.

[4] 赵红军.交易效率:衡量一国交易成本的新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6-9.

[5] 高 帆.交易效率的测度及其跨国比较:一个指标体系[J].财贸经济,2007(5):105-110.

[6]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4-75.

[7] 杨小凯.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个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8-120.

[责任编辑:金永红]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